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仙俠

我有無數神格

109章 絕音谷

我有無數神格 看了吳鉤 2085 2020-05-25 23:34:48

  凈空大師拿著玉簫,認真看了一會,放在桌子上,目光之中多了點淡淡的憂慮。

  李賢沒著急,繼續等著,過了會,凈空大師道:“天寧寺誕生于一千二百年前,從一個深山小寺廟,經過兩百年的發展,總算有了點名氣,在一千年前出了個實力和名氣都頗大的高僧,正好和朝天宗李朝歌處于同一個時代。兩人是否認識,是否有交集,如今已不可考。但這玉簫,是那位高僧之物,怎么到了朝天宗李朝歌手上,沒人知道。據貧僧所知,李朝歌公開使用法器和兵器之中,并未有這玉簫的記載。玉簫是公子從青陽城帶來,那必然是李朝歌當年之物。這其中的緣由,貧僧也一時想不明白。”

  李賢拿著玉簫看了又看,實在看不出什么古怪。

  他想了想問凈空大師:“大師,千年前那位高僧也喜歡音律?”

  凈空大師從石凳上站起來,緩緩道:“豈止是喜歡,稱得上癡迷,入魔。”

  沒能體會癡迷,入魔這兩個詞其中的程度和含義,李賢也大概能想的出來,僧人喜音律,既不有駁于佛門清律,也非不學無術的下三濫之道,可李賢卻從凈空大師的眉宇中瞧見了點深深的無奈。

  “大師,這里邊可還有隱情?”李賢問道。

  猛然轉身的凈空大師也不避諱,直言不諱的道:“這位高僧喜歡音律到了著魔的程度,寺中之事一概不管,走遍天下去尋那懂音律之人,覓知音;更是不計成本,尋找可作為各類樂器的材料。什么昆侖山之玉,東海回音弦,每每聽說,便瘋也似的四處找尋。終于,在花甲之年,魔性大發,不可收拾,下了五峰山,再無蹤影。而這玉簫,便是那位高僧留在天寧寺的唯一之物。”

  李賢微微點頭,習慣性的問道:“那后來呢?”

  凈空大師搖了搖頭:“那位高僧從此不知所蹤,玉簫也在天寧寺消失不見。只有天寧寺之人才知道這玉簫的存在,那天在高橋鎮外看到公子吹玉簫,便有了這樣的猜測,只好修書一封,讓公子來五峰山一趟,一來感謝公子仗義出手,二者也想明晰這其中緣由。”

  李賢苦笑道:“大師,玉簫乃是李家祖傳之物,是李朝歌所有,這千真萬確,至于其他諸事,晚輩實在是兩眼一抹黑。”

  凈空大師連忙擺手:“不妨事,畢竟已經過去千年時光,貧僧也是隨口一問。”

  天寧寺上和凈空大師的第一次談話,聊了很多,凈空大師不愧是得道高僧,很多見解,很多佛家禪語,讓李賢茅塞頓開,這一趟沒有白來。

  天寧寺的齋飯,李賢倒也挺對胃口,多吃了幾碗。

  這一夜李賢睡在天寧寺的客房,第二天起得挺早,在五峰山上轉了一圈,空氣很好,秋日里的五峰山冷了幾分,漫山遍野的樹葉落了一地,依稀能看到壯麗秋日光景。

  用過了早餐,李賢跟著凈空大師,去了五峰山上并不遠的一處峽谷。

  走進谷中,起初李賢并未發現什么不同之處,可越往里走,越是覺得詭異。

  就算是站在凈空大師對面,似乎也聽不到他說話。

  打著手勢和凈空大師比劃,凈空大師告訴他出去說。

  兩人走出山谷,終于能聽到彼此對話,李賢忙不迭的問:“大師,這谷中很是怪異啊。”

  “這叫絕音谷,這谷里聽不到任何聲音,哪怕是面對面,也聽不到,所以才有了絕音谷的名字。”

  想不到天寧寺還有這等怪異之地,李賢納悶的問凈空大師:“莫非這絕音谷和那位高僧有關?”

  凈空大師點頭道:“是的,這山谷乃是那位高僧當年修行鉆研音律之地,他走后,這谷中再無聲音,所以才取名絕音谷。李公子,你這拿玉簫試下,看玉簫的聲音,能否在這絕音谷中聽見。”

  兩人再次走進谷中,李賢拿出玉簫,吹了幾個簡單的音符。

  凈空大師大驚,他聽到了玉簫的聲音,這是千年來絕音谷中聽到的第一聲聲響。

  李賢何嘗不震驚,他也聽到了聲音,看來這玉簫和那位大師必然淵源頗深。

  李賢試著說話,不僅自己聽不見,凈空大師也聽不見他的聲音,

  兩人心領神會的對視一眼,走出山谷。

  凈空大師雙手合十,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善哉,公子機緣非常人能比,天意如此,朝天宗從新崛起,也在情理之中。”凈空大師拿出一本線裝書:“這是當年那位高僧留下的曲譜和對音律方面的心得研究,或許對公子有用。”

  “這……”李賢猶豫了一下。

  “公子,何必如此,此物雖珍貴,但在天寧寺也無用武之地。那日高橋鎮之恩,將此物相送,也算圓滿了,公子莫要推辭。”

  李賢接過線裝書,也懶得虛偽的讓來讓去,實話實說,李賢對這玉簫知之甚少,音律方面也不過剛入門而已,這東西于他而言足夠珍貴,哪能不想要。“那晚輩就卻之不恭了。”

  在天寧寺住了三日之后,李賢準備離開了。

  方丈帶著寺內高僧將李賢送到門口:“李施主,相逢便有分別日,天寧寺歡迎李施主常來做客。寺中沒太好的東西,但粗茶淡飯,暮鼓晨鐘還是有的,李施主若是不嫌棄,天寧寺隨時敞開大門。”

  李賢拱手道:“感謝方丈盛情款待,晚輩這就告辭了,他日若有機會,必然上五峰山聆聽大師教誨。”

  眾高僧目送著李賢離去,方丈對凈空大師道:“師弟,此子大可不必擔心有朝一日走上歧途,他一身正氣,也無當年那位高僧的執念,前途遠大,重現當年朝天宗輝煌不在話下。”

  凈空大師雙眼深邃,望著李賢離去的方向:“師兄,一切都是定數。前有商紅葉的傳人和鳴淵重現世間,雀兒嶺有李賢一步青云,正邪不兩立,終究還是有人能解決那魔頭興風作浪。千年前,李朝歌能封印商紅葉,千年后,李家子孫,豈能敵不過商紅葉傳人?這天下的浩劫只是一時的,此子在,大可不用擔心。”

  凈虛大師雙手合十念了一聲阿彌陀佛:“人間正道是滄桑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