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一個不知道什么市,什么縣有一個男孩,男孩從小看著古龍的書長大的。成長過程中,開小賣鋪的那家小孩給他推薦金庸,男孩看了幾頁的金庸卻發現自己更喜歡古龍。你若是問他喜歡古龍的什么的話?他肯定答不出來,不過這并沒有阻礙他喜歡古龍。
有一天,這個男孩長大了,還有了一個喜歡在家門口當秋天的女兒。
男孩的弟弟一直惦記著媽媽留給他們兄弟倆的房子。弟弟知道他哥瞧不上他那渾天燎日的樣子,不過這沒有讓他打消爭奪房子的念頭。弟弟是個明白人,他知道他哥會把房子留給他,但是呢!你知道一些東西越是得不到越是有吸引力。
“哥,媽的房子,你給我。”
“房子,我會給你。但你的先結婚,這是媽留給你的婚房。”
“哥,你怎么成了家里遺囑的守夜人。你先把房子給我,我就結婚。”
“找我要錢咱們好商量,房子的事沒法商量。”
“那,你先給我600。我欠了小李500,剩下一百,我給我的車加油。”
“我這只有550了,夠不夠?”
“550也行。”
“我不盼你戒賭,但我想你能多考慮考慮自己的將來。”
“哥!你想讓我跟你一樣娶個媳婦,在這里為了孩子過一輩子嗎?這種生活想想確實不錯,不過并不適合我。我這個人沒有根,在一個地方停不住。”
“我不管,之前年輕的時候,我也感覺自己可以一個人過一輩子。現在我也還在想,不結婚,我會過得多好。不用每天都跟家里的瘋婆娘鬧離婚,也不用想你侄女的學費。可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做一定年紀該做的事,不然以后就會后悔。”
“哥,你說的我懂。你讀過書,書中寫過,婚姻可是自由的墳墓,更是自由的牢籠。”
“你這個沒讀過倆本書的人跟我說起書來了!那你告訴我,你哪天老了,膝下無兒無女,到時候誰照顧你?”
“這我沒想過。”
“人不能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現在還小,更不能沖動!”
兄弟倆的爭吵總是一拍兩散,弟弟從來沒有成功從哥哥手中拿回房子。
男孩是一個對事情過了就會忘了的人,長這么大只對三件事記得特別清晰。
第一件是,自己因為逃學被老爸打。
第二件是,自己十八歲那年二叔去別國勞務。
第三件是,反正我是不知道。可能男孩也忘了。
男孩有個叔,他叔是一個男孩不去上學就會打男孩的人,是一個男孩不看閑書就會打男孩的人,是一個喜歡王家衛的電影的人。男孩的叔是一個喜歡發呆的人,與別人家的男孩的叔并不一樣。這個叔讀過幾年書,沒念過大學,就一直活在這個不知道是什么市的一個什么縣里面,沒有出去過。我記錯了,倒也事出去過一次。
現在男孩長大了,活成了他叔的模樣,我們暫且稱他為大男孩。
大男孩在這個不知道是什么市的什么縣里面開著一個發廊。發廊的招牌在風中飄飄欲墜,喝了幾斤似的。發廊開在巷子里面,上面是個成人用品店。為發廊招攬客戶的與其說是招牌,不如說是那個成人用品店。
發廊里除了大男孩還有一個六十多歲的奶奶。大男孩是奶奶的學徒,他們第一次見的時候,大男孩二十六七的樣子,那個從小讓他讀金庸的書的小孩推薦大男孩來的這里。大男孩小的時候并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理發師,不過現在的事情,之前的時候又怎么會知道。
“喂!你說,我理一個毛阿敏的發型好不好看?”
女孩理完頭發,就和陪她一起來的男友出去了。
奶奶因為年紀,需要經常在家里休息,這天也沒有來上班。
店里又只剩下大男孩一個人了。
只不過,人要么平庸,要么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