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何言百善孝為先,孰管親情大似天。
烏鳥絕詞能反哺,世人得勢只圖錢。
虎狼雖孽兒孫好,梟獍無良父母煎。
小子風(fēng)流憑少壯,伶俜白發(fā)恁堪憐。
話說象沙婆買回糧食見了長老,當(dāng)下分發(fā)眾村民,村民無不感恩戴德,連連叩拜。長老一一扶起,善言撫慰。村民各自回家,長老仍住在兩老頭家里,妻子歡歡喜喜的做飯,兩老頭陪著長老聊天解悶。一旁站立的象沙婆心神不定,緊張的手心出汗。
長老聊了半天,突然覺得不對,問楊立呢?沙婆見瞞不住,又深愛楊立,不能把事推給他。只得承認(rèn)道:“是弟子只顧著貪嘴,與糧車相撞,把師父的四棱石缽弄丟了。紫郎先讓我回來交差,他正苦苦搜尋。”三寶恨責(zé)道:“臨行前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弄丟,到底弄丟了。”
兩個老頭也驚慌失措,妻子也不做飯了,跑過來問怎么辦?長老緩了一口氣又稱贊楊立道:“不必驚慌,此事若于他人身上,一籌莫展。于楊立身上,迎刃而解。”
正說著話,只聽一聲門響,沙婆急忙開門,視之,果然楊立。只見他捧著石缽來到長老面前,石缽里盛著他老家最愛吃的西紅柿雞蛋面,長老忍不住淚流滿面,抱著楊立千恩萬謝。
住了幾天后,村民挽留不住,執(zhí)意要走。村民無物可贈,只將獸皮毛衣送了幾件御寒。話說三寶師徒離了井溝村,走了幾年,不知不覺又到深秋。但見:
天高云淡,風(fēng)清氣爽。林靜只聽葉落聲,秋收遍觀民帶笑。楊樹黃葉多,榆樹半徐娘,柳樹雖老韻猶存,算來只有松樹青。林間小路幽,園中翠梨香。柿子燈籠春節(jié)掛,蘋果半紅羞嗒嗒。算來只有胡麻煩,翻來覆去不出油。
話說三寶坐在駱駝犬上,穿梭林間小道。見風(fēng)吹落葉,觀金秋十月。笑吟吟仰望藍(lán)天,喜孜孜俯瞰山麓,乃有感作詩曰:
翩翩蝶舞落陽坡,腳下黃金葉以多。
愿把秋華當(dāng)國色,不教歲月任蹉跎。
作詩畢,騎出林內(nèi),至一坡野。見一片墳?zāi)梗蟠笮⌒〉膲災(zāi)褂袔资选D贡现挥袃煞N文字,不是“某某某父之墓”,就是“某某某母之墓”。長老嘆道:“也不知誰家的父母遭此不幸?”沙婆道:“都是些隔年的核桃,管他什么?”楊立知道他要說什么,故意問:“師姐,什么叫隔年的核桃?”沙婆挽著他胳膊道:“舊時人。”
長老乃慈悲之人,最見不得死人。于是坐于墳中間,念經(jīng)超度。楊立乃違心之人,言不由衷道:“師父真具菩薩心腸。”
話說遠(yuǎn)處有農(nóng)田,田里有農(nóng)民收割莊稼,也有的刨山藥。高處有放羊放牛的,低處的有摘豆角西紅柿的。三寶嘆道:“真乃勤勞質(zhì)樸之人家也!”楊立把長老扶下坐騎來,長老道:“為師去和他們攀談一二。你們且原地休息,莫要跟來,恐驚了他們。”
長老稍整衣冠,步行田野,望割麥子的耄耋老叟走了過去。老叟身穿黻裝,頭戴匼巾。見來了一個慈祥帶笑的和尚,站起身來問好,乃道:“老師父從何處來?”
三寶也回禮道:“貧僧從東土而來,去往南海觀音處。因路過豐田,見施主刈麥。故而來此拜見,不到之處尚望海涵。”老叟點頭,揮手道:“師父莫嫌棄,且在這土里坐坐。”三寶坐下,喜上眉梢道:“老人家今年好收成啊!”老叟笑道:“風(fēng)調(diào)雨順,怎么不好?”看著茫茫麥田發(fā)愁道:“這么大的地,人手不夠可不行,畢竟人老力衰,不能蠻干了,令郎何在?怎么不懂事到這種地步,讓他老子受苦,他去躲清閑。”
這句話正戳到傷口上,搖頭嘆息,再去追問,老叟什么也不想說了。
三寶納悶,又去了刨土豆那家地里,那家地里是夫婦二人,均已高齡。一钁子一钁子的刨,钁頭也舉不高,搖搖晃晃刨下去也只能入土半分。三寶過去道:“老人家,貧僧問訊了。”二老揉揉眼,看到長老奇裝異服,神情失措,道:“你……你是?”
“我是個遠(yuǎn)方的和尚,因腹中饑餓,特來打擾,見諒了。”
“沒什么……應(yīng)該的。”
說著二老從籠頭里撿了幾顆山藥,又在附近摟了把柴,敲著火石引著了火,一陣濃煙升騰上空,又被風(fēng)吹向一邊。二老忙活完坐在土上問:“老師父是哪方人氏?”三寶道:“不敢當(dāng),貧僧北龍神洋東土武周國人氏。”
“東土人?我們這乃南獸神洋孝治國界,距此有幾萬里之遙吧?”
“嗯。”
“啊呀!了不起,真了不起。老師父獨自一人要行萬里之遙,真?zhèn)€佩服。”
“不不,貧僧還有兩個徒弟。幸有二徒相護(hù)持,方能至此。”長老賠笑道。
老頭嘴里咬了一根草,道:“為何不見賢徒?”長老道:“二徒不懂規(guī)矩。”
長老將話題一轉(zhuǎn)道:“敢問農(nóng)老,令郎幾位?”
老頭道:“只有一位,老師父為何有此一問?”
長老道:“施主膝下有子,施主又如此年邁。如今正是農(nóng)忙之時,怎么不見令公子下地幫忙呢?還有其他地里的農(nóng)民,都是一個個的高齡老者,皆不見有其子相助?”
農(nóng)老從柴火里扒拉出一顆山藥,擦黃了皮皮,遞與長老吃。只聽他道:“都說家丑不可外揚,可到了這種地步,也非說不可。我們是孝治國里的城民,國王以孝治天下,各州府以孝廉舉仕。光我們村就出了三十個孝廉,那時候大人們、年輕人們、孩子們都很孝順自己的父母。平時家里有什么活都搶著做,洗衣服做飯等都不用父母動手。逢年過節(jié)的,無論多忙都帶著禮品,回來兩三天陪著老人們說話聊天。
我那兒子更是孝順,家里給他錢讓他花,他不花,攢起來給我們老兩口買補品。說了一門親事,只因為那姑娘罵了我們老兩口一句,他就和人家分了。”
長老笑贊道:“好兒子,施主有福。”那農(nóng)老忍著眼淚道:“哎!什么福啊?沒福氣,全是作孽。”長老問:“何出此言?”
只聽老農(nóng)道:“一粒老鼠屎,攪壞一鍋湯。兩年前從外地來了一位宋小姐,說是做皮草生意的。身邊帶著一包黃金,說要開一個皮毛店,只是人手不夠。所以來我們村招人,招了二十八人。這一招完了!人也變成了禽獸。自打這二十八人跟了宋小姐以后,變得貪婪、兇殘。逢年過節(jié)一回來,完了!保準(zhǔn)死人。村里不是誰家老子被兒子殺了,就是誰家老母被他兒子宰了。我那孽障兒子回來一次家,差點沒把他娘給掐死。”
長老氣憤道:“怎么會這樣?天底下哪有這事?我聽到兒子打父母的事已經(jīng)夠心酸了,誰曾想還有親生兒子殺父母的?他們下的了手?為什么會這樣?官府不管嗎?”
農(nóng)老嘆息一聲道:“長老來的時候,可曾路過一片墳地?”長老點頭。農(nóng)老道:“那就是鐵證啊。那就是兒子殺老子的鐵證。常言道:‘跟好人,學(xué)好人,跟上強盜就殺人。’一個人要是變了心,就是皇帝的兒子也有宰老子的時候。”長老道:“令郎在哪?貧僧愿勸導(dǎo)他浪子回頭。”
農(nóng)老道忙搖手道:“別別別,我謝大師父好意。那逆子呀,我們不要了。愛他到哪發(fā)財去,都與我們無關(guān)了。”
長老道:“貧僧還有兩個徒弟在那邊等著,他們也是一天沒吃飯了,貧僧可否帶幾個山藥過去給徒弟?”農(nóng)老呵呵道:“這有什么?莊戶人家有的是山藥,盡管拿吧,不夠再燒。”長老感激不盡,農(nóng)老扒拉出十顆山藥包在布里遞與長老,謝了老農(nóng),快步而去。
長老朝徒弟們走來,笑得沙婆彎了腰,道:“師父親鍋底去了,把個嘴唇弄的黑不溜湫的。”長老道:“是吃燒山藥弄的。”說著把布打開,把山藥蛋倒出,數(shù)數(shù)十個。沙婆肚大,吃了七個。楊立肚小,吃了三個。吃完都是黑嘴唇,師徒們又彼此玩笑了一回。長老又把‘子不孝親’的事說了一遍,二徒皆有憤恨之意。
下了坡坡道,前面就是一條寬闊大路。路上兩旁都是黃燦燦的白楊樹,葉子嘩啦啦的響。三寶坐在騎上悠然自得道:“真是秋高氣爽啊!”
正愜意間,忽然狂風(fēng)大作,沙石暴起。風(fēng)沙里猛獸嚎叫,震的人心驚膽戰(zhàn)。楊立聲音小,不善言辭,又不會大聲說話。只喊了一句:“保護(hù)師父。”那沙婆耳朵大,風(fēng)聲緊,沒聽見楊立說話。楊立被風(fēng)沙纏住,迷了眼睛,不能前進(jìn)。
狂風(fēng)消散,猛獸退去。卻發(fā)現(xiàn)長老不見了,急得沙婆如熱鍋上的螞蟻,直道:“完了完了,師父不抗風(fēng),被刮走了。”楊立吩咐道:“師姐勿急,且于此看管坐騎行李,等我回來。”沙婆百般糾纏,做了事再去,楊立執(zhí)意要救師父,沙婆沒了興致,囑咐小心。
話說楊立駕云空中,早有十二星君來助,楊立鷹眼一歪道:“不勞相助,只需告我妖邪何在?”
十二星君里有個天機星君,上前俯首道:“稟爺爺,向西千里有一山,名無良山。山中有一洞,名獸心洞。洞里有一妖王,號稱“唗天獍”。他手下齊聚二十八只野獸,都是人心所變。他們原本是凡間小人,只因殺害親生父母。多行惡事,故為野獸附身,是為走獸。”
楊立大手一舉,十二星君退下。弄清方向,便駕云向西而去,須臾間來到無良山,于溝澗處尋見洞門,洞壁楷題“無良山獸心洞”。
話說三寶被風(fēng)沙卷到獸心洞中,洞中黑暗,鬼哭狼嚎。三寶大怖粗喘,喘出白氣化群怪獸。乃貔貅、饕餮、夔龍、狻貎、狴犴、獬豸等二十八只怪獸。怪獸們巨口獠牙、張牙舞爪地向長老走來。未到三寶跟前,卻被一個掌心雷打散。長老虛目視之,只見他:
高達(dá)數(shù)丈,壯如巨象。頭上長綠毛,毛上長黑角。兩只眼睛大如磐石,一只發(fā)紅,一只發(fā)白。全身黑油鱗甲,手腳變換使用。手能成腳,腳能成手。鼻孔有如盆大,呼吸之間起大風(fēng)。世間萬獸有爸媽,唯有此獸最奇葩。母獸怪胎艱辛出,長大反把母獸殺。
話說唗天獍一個掌心雷將二十八獸打退,來至三寶前問:“你就是北龍神洋東土武周國來的取經(jīng)人唐釋子三寶?”長老被嚇傻了,癡癡呆呆的不說話。只是立在那里,形同木偶。底下小妖道:“大王,他被您嚇?biāo)懒恕!?p> 唗天獍道:“生的有生的吃法,死的有死的吃法。怕什么?本大王連親娘親爹都吃,還怕吃死人肉?”即命:“鍘蔥剁蒜,和面搟皮。今晚大王要吃神仙餡的餃子。”小妖們聽說要吃神仙肉餃子,高興的連呼:“大王萬歲!”
話說楊立來到獸心洞,正看見小妖們忙著劈柴挑水,剝蔥剝蒜。嘴里嘟囔著:“快干,快干,好吃神仙肉餃子。”
楊立不吭聲,踢飛地上幾塊石子,就把小妖們的腦袋踢出一個洞來。小妖們倒地身亡,化作原形,無非是些野豬野狗。留著一個小妖不知所措,跑出去又跑回來。跑出去了,自言自語道:“今晚有神仙肉餃子,吃完了再走。”說著又跑回來了,又自言自語道:“這個人厲害,惹不起,保命要緊。”說著又跑出去了。
來來回回跑了幾十遍,楊立近前,道:“叫你們大王出來受死。”
小妖記性不好,剛跑進(jìn)去,又跑出來,問楊立:“你叫什么名字?我好與你通報。”楊立道:“擎君爺爺。”小妖牢牢記住,跑進(jìn)唗天獍的寢洞就喊:“大王,人來了。”唗天獍驚問道:“什么人來了?”小妖道:“我等兄弟奉了大王之命,在外頭剝蔥剝蒜。不料來了一個白衣藍(lán)履的和尚把弟兄們都給打死了,他還說讓大王去領(lǐng)死。”唗天獍大吃一驚,道:“他叫什么名字?”小妖道:“他說了,他叫擎君爺爺。”唗天獍大怒,道:“反了,敢到我的地盤上稱爺爺。”即叫:“點齊二十八家將,隨本大王出洞。”
話說唗天獍率二十八兇獸出洞,正對著楊立,只見楊立:
身高米八,直立如楊。愁鷹眼,狼笑目。魚鰭眉,狐瘦臉。白衣藍(lán)履,紫額青唇。手執(zhí)水晶槍,眼帶伐善意。能忍又能狠,能忍時,刀割火焚不吭聲。能狠時,婦孺遺孀不留情。對陣從不言語,殺敵只需一招。
唗天獍道:“傳言楊擎君與石魔女王乃有情有義之士,今日一見,果然少年英雄,名不虛傳。”楊立不語,似思別事。唗天獍趁人之危,命二十八兇獸攻殺楊立。
話說二十八兇獸飛撲楊立,楊立飛身挺槍,向二十八兇獸一揮,但見:
萬支冰箭出銀槍,齊射兇頑鎮(zhèn)悍身。
原來楊立水晶槍乃寒冰所制,揮一揮,能發(fā)萬支冰箭,皆零下三千度。瞬間把二十八兇獸冰鎮(zhèn)住,腦子里突然想起了剛才那個跑進(jìn)跑出的小妖,不禁嫣然一笑,笑的露出三顆晶瑩剔透的牙齒。
唗天獍見楊立心不在焉,于是飛撲楊立身上,將楊立摁倒在地。張開巨口咬了下來,楊立一閃,咬到肩膀,咬下一塊血肉來。
楊立槍疾手快,一槍刺穿唗天獍的喉嚨。唗天獍兩爪已伸到楊立脖子,可惜他還是慢了許多,竟被楊立穿喉而死。楊立眉眼中還帶著一絲蔑笑,不過現(xiàn)在不是笑那個跑進(jìn)跑出的小妖了,而是在笑眼前這個不知死活的唗天獍。這正是:
太圣不在此途中,又顯殷勤楊立高。
話說楊立殺了唗天獍,將長老救出。長老對楊立感恩戴德,贊賞非常。長老見楊立肩膀受了傷,忙扯下一條白布給楊立包扎起來,問:“賢徒受傷,我之罪也!”楊立違心一笑道:“沒感覺,不疼。”
長老出了無良山獸心洞,見眼前有一群被冰封的猛獸。這些猛獸乃貔貅、饕餮、夔龍、狻貎、狴犴、獬豸。長老看了這些猛獸,乃叫楊立:“賢徒救我。”楊立問故,長老道:“賢徒呀!為人為徹,做事做絕。這些猛獸和那妖王是一伙的,你既把妖王殺了,為何不殺他們?留著他們好為妖王報仇。”
楊立道:“他們不是妖怪,也不是猛獸。他們是凡人,只因壞了良心,殺了父母,所以才變成禽獸的。”楊立一說此言,長老立馬想起了老人們說的話。
長老對著被冰鎮(zhèn)的猛獸哭道:“當(dāng)家方知柴米貴,養(yǎng)兒才曉父母恩。天下人哪個不是父母生養(yǎng)?不知報答也就算了,為什么要迫害他們呢?石魔女王是一個妖怪,她都能做到把別人的母親當(dāng)做自己的母親,把別人拋棄的嬰兒當(dāng)做自己的孩子。她雖然是一個妖精,但因為她的好學(xué)、善良。所以天下人都很尊敬她,愛戴她。
一個妖精都能做到仁與義,為什么我們?nèi)祟愖霾坏剑磕銈冞@些孩子都有父母,是最幸福的事。可是,可是貧僧的父母呢?我出家人也有父母,我出家人就不懂得孝順父母嗎?他們在哪?我多想有一個父親,我多想有一個母親。人有四恩,母愛為大。你們這些人忘本忘孝,雖死不足惜也,可憐那些生你養(yǎng)你的父母,他們有什么罪過要忍受這樣的痛苦?”
長老情到深處,不能抑制,放聲大哭。情動楊立,也跟著流淚。最后哭的冰消融化,猛獸化為人形。二十八人痛哭流涕,悔罪不已。道:“做了幾天禽獸,才知道做人的難得。雖然我們從禽獸變成了人,可是我們還有一顆禽獸的心,殺了我們的父母,壞了我們的良心,雖然擺脫了唗天獍的魔爪,難道還有臉去見家鄉(xiāng)父老?”
言訖,二十八人觸石欲死,被楊立制止。三寶道:“死很可怕,所以人人想求生。如果死不可怕,人人都想去死。那么,生,需要欲望。死,需要勇氣。如果把死的勇氣用在生的欲望上,不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嗎?你們能知罪,悔罪。從一只禽獸變回了一個人,為什么不能從一個人變回一個好人、善人、有用的人呢?”
二十八人頓悟,決意重新做人,別了三寶,各自回家去了。未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