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光治二十八年九月十五,歷時十日的九品選拔落下帷幕。在一相三司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優秀的一府三郡學子脫穎而出,而他們各個摩拳擦掌等著三日后的殿試。一些門第較低,從未見過皇帝之人,對于三日后能看到龍顏感到異常興奮激動。
而此時丞相府發生了一段小插曲。
丞相府,書房
熊鐸正怒氣沖沖地訓斥林酉。
“你怎么搞得,為何讓魏和落榜?”
林酉聽言嘴中發苦,這個魏和就是前幾日的那個自詡聰明的提前要考題的學子,而他正是熊鐸一受寵愛妾弟弟的兒子。熊鐸本答應愛妾的請求,可沒想到林酉讓魏和落榜,他都有些抬不起頭……
“啟稟丞相,魏和此人到殿內一言不發,還自作聰明地索要考題,屈毅和余戎在旁,屬下實在沒辦法!”
熊鐸聽言,沒說什么,只是擺了一張冷漠的臉。
林酉看到熊鐸不說話,以為后者氣消了,又道:“屬下觀一些品級較低之人,他們的才能也不吝于洪浩,屬下認為丞相可將這些人收歸己用。”
熊鐸聽言楞了一下,但還是拒絕道:“不必了,那種低賤之人怎可為我們所用,那我們豈不是和太子一樣了嘛!”
“可是……”
林酉話未說完,熊鐸直接打斷道:“好了,你退下吧,讓老夫歇一會!”
林酉嘴張張,想說什么,但話又堵在口中,只好行禮離開。
書房此時只留下熊鐸一人,他仔細咀嚼林酉的話,無奈嘆口氣,他難道不想用那些有才能之人嗎?他想,可是他代表燕國所有舊貴族勢力,他有今天之位,就是有那些舊貴族的支持。若是今日用那些低賤之人,恐怕他明天就得告老還鄉。有時候他還挺羨慕太子那些人,可以不拘泥于身份為自己找幫手,而自己只能孤身作戰……哎!
熊鐸想著想著就靠在椅子上睡著了。
……
而林酉被熊鐸拒絕后,心態很是萎靡,一路上在馬車上,沒有絲毫平日的精氣神,直到回到家里都沒有反應過來。
“老爺,到了!”
下人的呼喚,才讓林酉回過神。后者踏著沉重的步伐走進府里,恰在這時他看見自己三兒子林緘高興地向門外走來,但林緘恰在這時看到林酉,連忙掉頭回去。
“站住!”林酉喊道。
林緘聽言立馬像個釘子樣站在那兒,動都不動。
林酉走到林緘面前問道:“去哪兒?”
林酉支支吾吾道:“沒去哪……就是……去轉轉”
“去洪浩那兒!”
被探得秘密的林緘咽了口水,小心謹慎地問道:“爹,如何得知?”
“我是你老子!”
林緘不說話了,等待父親訓斥,但是林酉并沒有訓斥,反而說出讓他吃驚的話。
“去吧!早點回來,不可飲太多酒。”
林緘愣住了,之前經過那事后父親可是很反感自己和洪浩接觸,自己每次去醉仙居都得躲著他,怎么今日……
林酉看這呆頭兒子,輕聲罵道:“怎么?還不快滾!”
“是!這就滾……”
說著,林緘連忙往外跑,防止自己父親反悔。林酉看林緘狼狽模樣,只是笑笑,他現在希望林緘能與洪浩接觸,將來可為自己林家留一絲血脈……
……
三日后
燕國未央宮,正殿外
此次一府三郡參加選舉之人將近三千人,在第一回合的三司選拔中刷掉了現在的一千多人,而這一千人多人還有不少參與武舉之人。經洪浩安排今日殿試只選拔文士之人,但文試之人依舊很多,原先計劃在殿內考察,現在只能放在殿外廣場。
幸好這一天風和日麗,萬里無云,而且九月的燕國氣候已不算濕熱,只有微微習風撩得人分外舒爽。
今日燕皇姬陌親自監考,坐在廣場上的御階龍椅上,望著一望無際的學子,頓時有些吞吐天地的氣概,今日他終于感覺當皇帝的真正成就感,這時感嘆一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而一旁的洪浩聽言不由好笑,就憑這種半成品的制度,哪有可能讓天下英雄都能來。今天洪浩是可以休息的,但是燕皇姬陌還是讓他和太子一同觀看,這種殊榮可算是君恩。
……
廣場上
諸位考生有些正奮筆疾書,有些則抓耳撈腮,不知如何是好。
今日殿試的題目由祁文決親自出題,問題很尖銳,矛頭直指燕國當今局勢,讓考生想出如何解決燕國藩王貴族的問題,如何真正地達到民富國強。
對于這種題目,答題一般要抨擊燕國的弊端,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就很是難為一些貴族子弟,他們本身就不怎么關注燕國國政,更不知民間疾苦,只好寫一些之乎者也,希望以此蒙混過關。
在看一些品級較低的學子,比如李嶸,他商賈出身,從小就跟父親闖南走北,去過很多地方,深知各郡百姓的不痛苦楚,所以很容易下筆。
而像黃元柏這種農戶出身,雖身處燕京地帶賦稅較低,但是一到天災荒年,他們這些農民就沒法過日子了,他爹娘就是死于幾年前的荒災,這種記憶尤深的痛苦讓他下筆行云流水。
“古言:民以食為天,縱為一府三郡稅低役輕,卻可諒天災無情……”
殿試一日,日暮交卷。
隨著一聲鐘響,考生停止書寫,監考官在甲士看守下陸陸續續收起考生的考卷。一些未寫完的學生想負隅頑抗一下,卻料旁邊甲士一伸手直接將人抬起來,待考卷收起后,直接扔在地上,任他痛哭也無用。
洪浩:【可以,這很高考!】
……
皇宮外
兩兩三三的學子在那討論殿試。
這時早就出來的李嶸看見黃元柏,便向其走去,“怎樣?黃兄,答得如何?”
黃元柏只是笑笑,謙虛道:“還行,感覺并不是那么難!你呢?”
“哦!看來黃兄志在必得啊,至于我感覺這榜首非我莫屬呢!”
此話一出,周圍的學子不禁側目而視,想看看誰這么大膽敢說此話。
黃元柏看到周圍人的反應,拉著李嶸道:“李兄,趙兄和葉兄也出來了,我們換個地方聊吧!”
李嶸無所謂,他如今就感覺黃元柏是他的對手,其余之人他是不屑一顧的。但是黃元柏要求,自己還是應從。
“行,走吧!”
……
翌日
未央宮宣室
今日是閱卷日,按照洪浩之前所提出的,今日的殿試改卷將由太師祁文決、大司空林酉、大司農屈毅以及五位光祿卿(皇帝的智囊班子)共八人共同改卷。八人各占一桌,由小黃門將試卷分交八人,輪流傳閱,各加“○”、“△”、“\”、“1”、“×”五種記號,得“○”最多者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選○最多的十本進呈皇帝,由皇帝選擇誰為榜首。
洪浩按照科舉制加上自己的想法,將這些卷子品級先分開,上、中、下,每個品級分為一、二、三甲,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一,三甲若干人,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二。
這樣一可避免燕國貴族的不滿,畢竟上級的人也有位列榜首,二可以讓皇帝合理選擇人才,不用擔心自己用到舊貴族之人。
皇帝姬陌仔細看了他們上交的三個品級共二十三卷子,只見下級、中級各十張卷子,上級就三張。姬陌不由得搖搖頭,感慨燕國貴族子弟都已經爛完了,就連試卷都沒法湊到十張。
感嘆完,他只好先拿起中級的第一張試卷,而這張卷子署名正是李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