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人類在Great Wall星門建設成功過去了兩萬年,科考星人類文明已經開始在這里扎根。
從意識能量流體公布星圖開始,人類文明也公布了星門科技,到現在整個宇宙中的星門數量呈爆發性的增長,大大拉近了星系團之間以及星系內的距離。
自從人類發出通緝令之后,很多初階的文明開始結成聯盟或者尋求高階文明的庇護,這促使了各個文明航空業的發展,各個文明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頻繁。
人類星門建成之后不久,陶禾帶領的蠻西星-2以及卡紅星-4人類首先抵達了這里,他們也要在這里生活。
慢慢的,花園人,斯通人,卡鎢星人,卡森星人,甚至多米圈都來到了這里。
大家一起探索這里的星系,結識這里的智慧種族,學習他們的文化,看起來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但是楊凱瑞知道,這一切的背后是不安和恐懼。
科考星人類依舊沒有進行四維科技的實驗,特別是將意識能量流體化,原本這些科技在網絡里還能找到些痕跡,因為科學大會的明令禁止,現在已經找不到資料了。
科學大會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現在有了星路圖,再加上各個航天市場的繁榮,大小不一航天器的層出不窮,科考星上的科學家完全有能力駕駛航天器消失在茫茫星海,而且一個科學家擁有的知識在加上幾個機器人,他們完全有可能在一個荒涼的星球重建一個文明,當然也有能力去收集意識能量化所需要的一切來進行四維實驗。
現在科考星人類的聯網已經擴大到了除開還在學校學習的所有人類。幾乎所有人都沒有什么秘密隱私可言,不過除了一開始加入的人覺得有些尷尬,那些老人們早就習以為常了。
姚思潔在走之前留下了一套系統,每個人每天必須花五分鐘時間接受系統的檢查。至于科學大會的成員更加嚴格一些,除了平日必須接受系統的檢查,開會前還會進行特別甄別,這個時間大約是一個小時。
大家曾經懷疑過系統的準確性,不過在知道系統的真相的時候都打消了懷疑。因為這個系統的真相就是克萊蒙特。克萊蒙特為了科考星人類也選擇了大腦進化這條道路。大家都知道這條路的艱險,也知道這意味著克萊蒙特這以后有可能都不能離開科考星了。
科考星人類雖然沒有研究四維科技,但是他們都很關心其他的文明有沒有來開展實驗,這種擔憂最近幾年已經到了最高值。不只是科學大會成員,就連普通人平日里聯網都能感覺到這種擔憂。
這樣下去可不行,大家決定就算科考星人類文明不研究,但也需要知道有哪些文明現在在研究四維科技,研究到了哪個階段。可惜的是姚思潔到離開的時候都沒有告訴他們當初全票通過的有哪幾個文明。而且到現在人類也不知道姚思潔去了哪里,想要知道情報就只能自己去搜集了。
現在科學大會決定成立訪問團,出使他們認為的幾個有可能的高階文明,去探查情況。
不過這也有很大的風險,一來別的文明會不會接待,而來接待之后他們會不會被意識入侵,如果帶著現在的系統出訪,科考星的人類有怎么辦,在科考星周圍的文明又怎么辦,這都是問題所在。
為了考察團能夠順利出行,姚慧敏和蜜糖氡金也選擇了大腦進化。其中姚慧敏的進化過程比克萊蒙特還要順利,但是蜥蜴人蜜糖氡金在自我進化的過程中險象環生,有好幾次經歷了長達三千年的自我休眠和修復,更有幾次姚慧敏變形之后也參與了他的進化。
在他后來的回憶中,他不建議莎莉鈉鉀前輩和埃菲爾氫鈣前輩進行大腦進化。因為他們現有的大腦已經是經過了無數次的改進,在自我進化的初期稍有不慎便會引起全身器官壞死,嚴重的腦補也會壞死,一點一點重生這很麻煩。
再者,到了進化后期,必須得借助外力的幫忙,他是因為百分之百的信任姚慧敏,愿意接受她的修改,才能夠進化成功。
這個時間又用去了差不多5萬年,人類考察團終于準備妥當,即將出發。
當然了人類的并不是盲目的尋找,這時候不得不說意識能量流體給的星圖真的好用。
這副星圖不僅僅是立體的,還是隨時更新的。就比如人類在這里建設星門,耗費了幾顆星球,它都能即使反應出來。
克萊蒙特將這副星圖與他自己的意識聯網,不用耗費大量人力去觀察就能知道每個星系的變化。
要將意識轉化成意識能量流體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如果有文明在經行實驗,那么他們所在的星系內將會有大量的能源或者物資減少,這就是標志。
現在克萊蒙特給出的區域以及各區域所在的文明有十來個,這十來個文明科考星人類都將一一探索。
除此之外,人類還有另一個目的,找到楊冰。
人類發出通緝令這么久,完全沒有楊冰的消息,就好像她已經消失在了宇宙中一樣。
最初的時候,人們都有些懷疑是不是有的文明故意包庇她,不想交出她,畢竟她有著人類文明的很多知識,而且又愿意自我流體化,也算是實驗的上好人選。不過姚思潔對來訪的各個文明都進行了探查,完全沒有楊冰的消息。
這下楊凱瑞又成了空巢老人,他算了算,作為人類他也就只剩下十多萬年了。當初得知他們的設計壽命是五十萬年的時候,他覺得好長好長,畢竟人類從原始社會到星際時代都沒有這么長,現在想想只剩下十萬年左右,相比各個星星的形成和演化時間,簡直不值一提。
不過他又想到,就算是星星,也不長久,也沒有什么是永恒的,現在人類說要把他們搞來重新變成別的物質,也就變了,熄滅一顆恒星也就半年左右的事兒。不知道在另一個維度下他們對這些行星恒星做出的改變是什么樣的情形,是另一個維度上出現了新的物質還是產生了裂縫?
這些不看到沒有數據支撐,他總是想象不出。
現在的宇宙還是美好的,四維視角下看到的宇宙是什么樣子呢?其實他也很想知道。
我們的宇宙有沒有未來,它們的未來是什么?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宇宙連個名字也沒有,或許像那個小朋友說的一樣,如果有可能名字,人類或者其他智慧種族就會珍惜了呢?還給我們的宇宙取個什么樣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