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結束,距離援衣假就只剩了一個半月,盛秋轉冬寒,只是眨眼之事,所以六學給夠生員時間回鄉添衣順道看望親故,這是外舍生頭一次的長假,家居良渚的生員當然不必憂心這種雜事,而遠居外州外郡的人仔細計算腳程,逾期不回六學者,將直接從太常簿中除名。
援衣假前,六學的生員還面臨一場華林賽事,緊跟著華林賽后便是天下矚目的大射禮。
華林賽的起源要說到南魏先王宇文仲弘的一時興起,某次華林園宴請諸臣,他將一個盛滿美酒的酒杯舉起,懸掛于百步之外,讓當時參與酒宴的朝臣競射,武官們首先便請旨一試,宇文仲弘卻賜酒給他們,讓武官們一旁歇息,滿朝文官,也有欲動者,最后卻無一人射下金杯。當時的左相,也就是如今陛下的皇父雨師乘歌,以白矢之箭術贏得了那金杯,白矢箭法,破靶,破標,箭鏃穿物而過,銀光一閃,至今尤被南魏百姓稱贊。
華林之前,六學的生員只是飽讀詩書,此后,射和御的生點比之從前多了兩倍,和樂與數齊平,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禮和書之外,其余四個皆是同等地位。
《論語》中也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直講強調道,“射不但是殺敵衛國的要法,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雅致,射者,仁之道也。射者,求正諸己,己正而后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己矣。”
下面有不知深淺的外舍生問道,“勞煩包直講說說吾等的射課公試。”
還有人大膽求問道,“大射禮今歲陛下會出席否?”
……
面南而坐的直講,一聽見山內銀鈴回蕩,站起,“射課諸生也上了半個月,就各自選擇課題。”
看著擇單上的幾項,長跺、馬射、步射、平射等幾處,時嵬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她連馬都騎不好,馬射其名便知是馳馬射之,看樣子是要放棄它,可惜了,幾項中生點最高。
午間用膳,在官廚碰到美人師兄,他拿過時嵬的擇單,“你選了什么?”
“平射。”
“還不如選步射,比平射的生點高一點。”他把擇單還給時嵬。
時嵬嘆氣,“站定不動我尚且都不知可以射中靶子,如果步射,肯定射不中。”
趙青棋陷入自己的美夢中,“你們外舍生的射課結束,我的好日子就來了。”
她不解,“什么好日子?”
“射課結束,要進行華林賽。”
“啊?不是射課公試嗎?”她把筷子放下。
“那是你們外舍生必經之路,可是華林賽,哈哈哈哈……六學美事一樁。”
看她似乎一點也不知道,趙青棋解釋了一番華林賽,又道,“上三學和下三學分別要進行華林賽,選出勝者還要進行一次甄選,可謂是強中擇強。”
時嵬不太感興趣,尋了尋元幕的身影,官廚并不見他,不可能在蘭影場,剛才她在那里碰見了明若離,可是也沒有看見元幕在那邊。
他在時嵬面前揮揮手,“醋醋,你怎么分心啊。”
“我……嗯……我也不參加華林賽。”要是秦毅在,一定可以拿到一個好名次,只是難為她手力微弱,氣力不足。
總之能把射課試的生點拿到她就要燒香拜佛了。
“醋醋,你知道咱們離開六學得花幾年?”
“短則六年,長則八年。”她當然清楚這個。
“那你猜我和元幕花了幾年從外舍生到內舍生,然后又到了上舍生?”
“嗯——五年?”
“再猜。”
“四年?”
“再。”
“三年?不會吧?真的是三年?!”時嵬捂住嘴巴難以置信,這樣說,也就是他們兩個每一次私試和公試都是過,從她入六學以來,三次私試已經有一次沒有及格,再來一次,她明年便不能升為內舍生,還需再讀再考,六學嚴格之至,她也是到了良渚親身經歷才知。
正是自己參加了一次次的私試公試,時嵬才明白她和元幕、季伏微等人云泥之別,想到季伏微竟然直接跳級,從外舍生一躍為上舍生,她不禁贊嘆此乃神人,于她,鞭長莫及,用盡一生也難以望其項背。
趙青棋挑眉,“你不會以為我每一次都是過?”
“難道不是?”
“哎呀,咱們身為六學生員,就得有點六學生員的覺悟,你這覺悟太低。”他搖搖頭噓氣。
“還請師兄賜教,怎么才算覺悟高?”
“你每一次私試和公試都過,拿到的只是普通生點,可是如果是公試就不同了,會有驚人的額外生點。”
“嗯?”她眨巴眼睛。
“就拿這一次華林賽來說,算是一場六學集體的公試,不止是針對某一級的舍生,若是這樣的賽事能拿到優異的名次,生點足夠你逃一次私試。”
時嵬哇一聲,“這是六學暗藏的規則嗎?”
“別管暗藏不暗藏,醋醋,聽美人師兄一句,只會死讀書在六學里混是不行的,只有父輩官爵,在六學里行走,也是不行的,你要放眼天下,放眼廟堂,放眼江湖……”
時嵬啊一聲,將食盒向旁推推,一臉認真道,“多謝美人師兄指點,我知道了,一定盡力。”
趙青棋吹鼓,“你會參加華林賽嗎?”
聽完他說了諸多華林賽的益處,時嵬當然渴求,哪怕自己的箭術已經有個年頭沒有一試。
她搗蒜似的點頭。
趙青棋讓隨侍的齋仆到一邊去,偷偷道,“那我們說好了,你一定要參加。”
“好。”時嵬一口答應。
天賜良機,趙青棋快活不已。
華林賽于他而言其美有二,一則,倘若他這次可入了揀擇賽,上一次的私試不利便可抵消,二則,六學華林賽,親眷可入六學觀禮,六學的生員有的把粉娘藏于親眷中夾帶入內,一同觀禮,這下可好,不必出六學也能瞧見美人兒,他倒是想看看最近良渚又來了什么樣的麗人。
要是時嵬也決心參加,她很快就會知道獨射和眾射還是后者更有利于她,眾射是一所為一個集體參與,這樣,北齋二所進入揀擇賽后的面極大,前提是季斐裕那個小子不會先和國子學中的齋舍同盟,他得到的消息是上一次的華林賽,季斐裕就是和國子學南齋一所共同出賽。
元幕那小子,一向獨來獨往,從不參與眾射,他獨射只拿一個不上不下的名次,其實說到底,就連趙青棋也不知道元幕到底幾斤幾兩。
新來的明若離,頭腦不錯,讀書不賴,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拿起弓箭,要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那他可壓錯寶了。
算計來算計去,趙青棋搖搖頭,想要把這些人都放進一個棋盤中也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