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回來晚了,是因為父親生意上的事和日本人發生了沖突,吃了虧,一氣之下,一病就是2個月,浩然還是留下來賠著父親,看著父親身體漸好,才動身回到王家。
王老爺很是高興,特別是王夫人,一直掛著女兒的婚事,左盼右盼就怕浩然不能回來。
秀芝的腳也已經養過了100天。
秀芝知道浩然回來了,高興的神情溢于言表,無數個夜晚,憧憬過浩然哥哥回來的場景。
二夫人春兒帶著三個兒子也來看望先生,一家人其樂融融,
王老爺詢問了浩然父親的病情,浩然如實相告,王老爺也痛恨日本人,大家又陷入了亡國奴的悲哀里。
``````
花園里蘋果樹、梨樹、沙果樹相繼開出了嬌艷的花,又做了果,果子慢慢的長大;楊柳吐著新綠,再長到枝繁葉茂;楊樹的葉子幾天不注意就大了一圈,仿佛一眨眼就已經是綠樹成蔭;季節的變換,帶著心情的變換,放眼望去,草兒一天天的綠了青青山崗。
秀芝上完了課,總會來到花園散步,看看那朵花,嗅嗅這朵花,現在腳步輕盈,讓她整個人都如換了一個人一樣,丫鬟小杏兒看著小姐的變化,也從心里為她高興,
浩然也會陪著她,給她講古韻里的春。秀芝最喜歡李清照的那首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賣花擔上,買的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帯彤霞曉露痕。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叫郞比并看。卻從沒有在浩然在的時候念起過,那是女孩家的心事。
王老爺遵著夫人的意愿,想找個機會和浩然聊聊婚事。浩然剛回來的幾天里,王老爺忙著酒廠的生意,兵荒馬亂的日子,生意越做越艱難,家業難守卻不能不守,幾代人的家業不能在自己的手上毀了。這天,剛好經過花園,看到女兒秀芝和丫鬟小杏兒。
秀芝正在垂柳下的石階上捧著書本讀詩。
“春色滿香徑,燕回柳色青。杏花映梨花,粉紅面相盈。”這是春天時秀芝吟的詩,杏兒不懂,但是小姐寫的詩一定是好的,就拍手叫好。
王老爺剛要進花園,看到浩然從書房的方向走過來,就停下來,想看看平時他們都做什么,也想了解一下他們相處的怎么樣。
杏兒和秀芝站起來,秀芝笑著迎上去:“浩然哥哥好。”杏兒也問了聲先生好。
“天氣這么好,花園是看書的好地方?”浩然說。
“嗯,小姐不但看書,還會寫詩呢,想請先生評價評價。”杏兒搶著說。“什么杏花梨花的,我記不住,小姐,你讀給先生聽吧。”杏兒說。
秀芝笑了,不好讓杏兒尷尬,也想讓浩然評價一下自己寫的詩有沒有長進。
浩然聽了秀芝的詩,連連點頭稱贊道:“好詩,好詩。”
低頭想了一下吟道:“春陽遍山川,風來綠家園,最憐枝上花,那堪倒春寒。”
秀芝聽了浩然的詩,定定的看著他,秀芝知道浩然對日本人的入侵,對家國的擔憂,心里也有了傷感:“浩然哥哥,你真的決定去抗日嗎?”秀芝問道。
浩然笑了笑,點了點頭:“全國已經掀起了抗日最高潮,我們離勝利的日子也許不遠了吧,父親不讓我參軍,哥哥們都是商人,我只能讀圣賢書,可是,男兒就要保家衛國,不能就這樣看著日本人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踐踏咱們的土地,欺辱咱們的百姓,叫我們為‘東亞病夫’。”浩然攥緊了拳頭。
“是不是不想來這里教書,才回來的這么晚?”秀芝一直就想著這個問題,就是羞于開口,聽了浩然的話,更讓她覺得浩然可能真的會一去不回。想著這些,神色黯然。
浩然也默默地低下了頭:“不全因為要參軍才晚來,父親病了,我照顧父親,我怎能再忤逆他,參軍的事只是想一想罷了!”
這時,王老爺走過來:“賢侄啊,有國才有家,你的想法沒有什么不對,你的父親也送了兒子去戰場,別人不知道是怕日本人找麻煩,我是知道的,你們兄弟幾個個個都是好樣的。”
浩然迎向王老爺:“叔父謬贊了。”
王老爺:“浩然,叔父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這樣吧,今天晚上你去我的茶房。”
浩然答道:“是,侄兒一定到。”
弦月微明,華燈初上,浩然如約來到王老爺的茶房,仆人已經泡好了茶。
王老爺的書房里有很多上好的茶葉,每到春秋兩季,茶剛下來,就會有賣茶的商人來送新鮮的茶葉,還存有經年的普洱和老白茶。王老爺酒并不會多飲,但是茶卻不能有半點的糊弄。
從茶具到茶盞,從泡茶的手法上都有講究,不同的茶便是不同的沖泡法;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茶壺來沖或煮;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茶盞來喝。今天,給浩然喝得就是存了20年的普洱,浩然進來,便聞到了茶湯的濃郁香味。
浩然一直很敬重王老爺,父親曾經給他講過,父親年輕的時候去王家進貨,在大板到林西的路上遇到土匪,土匪把錢財搶劫一空,那時,秀芝的父親15歲,讀私塾,回來的路上看到了徘徊在自家門前的李興福,也就是浩然的父親,就走上來盤問,當他知道事情的原委以后,想了想問:“哥哥果然是咱家的老主顧嗎?”
李興福趕緊說:“不敢有半句假話。”
“既然這樣你在這稍等,我先進去,看看能不能幫到你。”秀芝的父親說。
過了一袋煙的功夫,有一個傭人過來請他進去,先到賬房寫了賒賬的欠條,然后到庫房里提了貨。
李興福很納悶,雖然說自己家的貨大多都是王家的,但是沒有什么交情,更不能有別的來往,他們王家的客戶多如牛毛,沒有哪個掌柜的能記住他。怎么就這么放心的把貨給他。
他就問伙計剛才進去的少年是誰。
伙計告訴他是他們家的少爺,也是老爺的唯一一個兒子叫王啟成,也就是今天王家大院的王老爺。
李興福順利的把貨運回家,父親重新湊了錢,他帶著錢折回林東登門道謝,沒想到王家老太爺不知道這件事,賬上也沒有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