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珍說需要領貨單。”李笑告訴阿英。
“哦,那你去找你叔開單吧。”
“嗯”
李笑于是去找王乾,王乾正在座位上打磨模型。
“怎么啦?”王乾看著李笑關切地問。
“我領不到銅條,說要你開單才行。”
“是嗎?什么時候定的規矩?”王乾有點生氣道。“走,我帶你去問問。”
放下手中的模型,王乾就往外沖,李笑也跟著往外沖。
到了辦公室,看見珍在跟一個女孩說著話。
“阿珍,給你介紹下,這個是李笑,我們組的新成員,以后領銅條就拜托關照一下。”王乾客氣地對珍說。
“好。開始你們都不說,我也不認識,不可能隨便哪個來領銅條我就給吧,現在我知道了,下次我會發放的。”珍很強勢地解釋。
“那先謝謝了。”王乾仍堆著笑臉道。
然后領銅條簽字。
走出辦公室,王乾的笑臉立馬凝固。
“他們本地人就是這樣外強中干,自以為有個本地身份就高人一等,無端欺負外地人,特別是像你這樣的新人。”王乾轉過頭看著李笑道,“受委屈了是吧,你只有努力學習,讓自己成為骨干,成為這個工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經理賞識你,你才可能在這里揚眉吐氣。”
說著說著便到了模房。
把銅條架到機子上才發現銅條太長,超過了機子容納的范圍。
“銅條太長了,需要鋸短一些。你可以用機子把它割斷,也可以用鋸子鋸斷。”阿英看到李笑的囧狀說。
“哦。”
“用機子切比較慢,鋸子就快些。”阿英補充道。
李笑聽從了阿英的建議,拿著銅條準備去鋸斷。路過王乾處,王乾看到李笑拿著銅條,問怎么回事。李笑說,銅條太長要鋸斷。
“你會鋸嗎?”
“不會。”
“來,我教你。”
到了模房最后一排,王乾把銅條固定在鉗臺上,拿起鋸子開始鋸。“銅條一定要夾穩,否則不好用力,就不好鋸。”
“哧哧哧哧”,很快銅條就鋸斷了。
“下次要學會自己鋸。你師父阿英非常厲害,很多機器都會擺弄,銑床車床也會。這個銅條還要鉆孔吧。”突然王乾提醒道。
“是啊。”李笑突然想起。
“知道為什么要鉆孔嗎?”
“不知道。”
“你師父沒教你?”
“不記得了。”
“在切割前鉆孔就是方便后期銑床和火花機固定。如果沒孔,他們怎么固定?當然有時切割這邊也會忘記鉆孔,那么我們后面的人要幫你補鉆孔,無形中就會增加后面人的難度,而且還會加大誤差。”
“我知道了。”
拿過銅條,李笑便興沖沖地去開始切割。
編程,輸入,開割。
看著線沿著銅條邊緣走動,銅孔未居中時,李笑一陣懊惱,看來這個銅弓要作廢了。可想而知。兩小時后,王乾興沖沖地來拿銅弓時,李笑羞愧地不敢看他。
“咦,怎么這個樣?”王乾大聲囔囔。
阿英走了過來。看著手中的銅弓,分析說:“線沿邊切割是因為沒有設置進線距離,也就是讓切割絲進來一定的距離才開始切割,既能保證銅弓的弧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孔在中央。”
李笑知道道理,但是操作時卻忘記了。
“英,謝謝。”李笑對阿英說。
“不客氣。”
“現在怎么辦?”李笑緊張地問王乾。
“怎么辦?只有我去打磨一下,后面工序也會麻煩些。”
“給你添麻煩了。”
“下次注意了。線切割有很多細節的東西,不是把東西割出來就行了。慢慢在實踐中學習吧。”
“好的。”
王乾拿著圖紙和銅弓走了。
自從李笑可以獨立開始切割時,模房便分成了兩組,李笑屬于一組,組長是王乾。阿英屬于二組,牛是組長。
又一個星期過去了。
李笑的父親突然到訪。
他告訴李笑,叔叔給她弄個指標進教師進修學校,學習三年,就可以分到中學當英語老師。不過需要交費3000元。本來說是打電話來,叔叔擔心李笑不回來,特意叫父親過來接她。
父親把情況告訴王乾,王乾立馬反對。
“姐夫,按理我是應該支持你們回去的,但是你們分析過目前的形勢嗎?鄧小平南巡講話加大改革開放,鼓勵發展沿海經濟,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非常迅猛。你這一路過來也可以感受到人對經濟的熱情和經濟的發展吧。現在李笑一上班就可以拿到200-300塊,雖然剛進來基本工資只有6.8一天,那不過是普工的工資,她現在進了模房,基本工資至少要調到8塊一天,干的好,10塊,15塊都有可能,我現在就是15塊一天,每天再加三個鐘,一個月也有500多。你們現在回去,雖然是個鐵飯碗,但是按照內地的工資標準,李笑至少要五年后才能拿到現在的工資水平。而且這個工作還要先繳費3000,以你們家的情況,拿出這筆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是不是,姐夫。現在能搞到錢就是好事,誰還去在乎是不是鐵飯碗。李笑目前學的是新興技術,只有沿海地區才有,學好了以后自己可以開廠當老板,比上班是不是強多了。上次我們這里離開的一個人,就是自己去開廠去了。”
一番話,說的頭頭是道。
“那是那是”李笑的父親點頭稱是。
“另外李笑進模房,我也費了好大的勁。之前到啤部,差點出事,我找了經理,才把她搞到模房。她剛出師就走,我也不好向經理他們交代。”
王乾的話讓李笑的父親感到難為情,當時求別人好不容易進廠好不容易獲得學技術的機會,這時有了其他的機會就拍屁股走人,確實對不住人。
禁不住王乾的軟磨硬泡,李笑的念頭動搖了。李笑并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對未來也沒有預見和規劃,所以聽從也是當時唯一的選擇。
李笑的父親也認為王乾說的有道理,于是不再強求李笑回去,認為在這里發展前途還會大些。李笑的父親興致勃勃地來接李笑回去,又獨自一人興致勃勃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