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謹言到底是不是怪胎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的是,喬玄明的酒量絕對是出奇的差。
別看他作為武林高手,喝起酒來卻完全對不起他的這個身份。
不僅如此,他的酒品也不是很好,喝醉之后充分地發揮了習武之人豪爽的本色,在張謹言表示自己不能多喝的時候,隨手一抓便將他按在桌子上硬是灌了好幾碗下去。
于是,酒席開始還不到半個時辰,張謹言這個主角就已經徹底昏睡過去。
第二天起床的時候,張謹言除了感覺頭疼欲裂之外,對之前在得月樓發生的一切已經完全不記得了。
自己還是個孩子啊……
他捂著昏昏沉沉的腦袋,在心中悲憤的想著。
喬玄明這個老貨,竟然如此欺負自己,如此大仇,來日必當百倍奉還!
在心中發了一會狠,張謹言無奈嘆了口氣,他其實明白以喬玄明的身手,自己估計這輩子都報仇無望的。
下次如果要喝酒,最好還是躲著喬玄明為妙。
在家里待了兩天,除了第一天上午因為實在頭疼,躺在床上沒有起來之外,后面的一天半時間,張謹言還是堅持去找費老好好研究策論去了。
并不是他完全不將第二場的詩詞放在心上。
而是因為詩詞一道,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有所得的。
所以張謹言只能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自己前世歷史的積淀中。
好在他前世創業的時候,閑來無事也喜歡看一些唐詩宋詞來陶冶情操,畢竟對于一個商人來說,身上如果能帶上一點書卷氣,或多或少都比較容易博得其他人的好感。
而且在之前他就已經問過費老關于詩詞考試的相關問題。
雖然每屆鄉試所考的題目都不一樣,但基本都在那一個無形的框架之內,所以只要自己寫的不是反詩,應該也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若是以他的底蘊,在第二場考試中都能碰上從來沒有見過的詩詞考題,那也只能認命了。
所以張謹言覺得不如將所有的重點都放在第三場考試的策論上。
第一場已經通過了,第二場不出意外的話應該也可以混過去,只有這第三場,張謹言是真的一點把握都沒有。
兩天的時間一晃而過,十月二十四日,第二場考試如期到來。
依舊是被九九從床上叫起來,依舊是帶著裝滿了糕點和飯菜的食盒,也依舊是那一輛馬車。
張謹言在小郡主和九九期盼的目光下,朝著貢院緩緩而去。
“希望小言這場考試也能像上一場一樣順利。”望著漸行漸遠的馬車,九九雙手合十,輕聲祈禱。
小郡主看著九九有些緊張的樣子,出聲安慰道:“放心吧九九,以他那天晚上在棲鳳樓專門為淺墨姐姐寫的那首《水調歌頭》來看,這家伙的才華通過第二場考試,那絕對是簡單至極。”
九九點點頭,似乎若有所思的樣子。
小郡主繼續說道:“我倒覺得,與其關心這家伙考不考的過,還不如猜猜他這次到底能考第幾名。”
聞言,九九突然轉過頭看向小郡主,眼光中露出探究之色:“剛才郡主說小言哪天晚上去的棲鳳樓?”
……………………
來到貢院的門口,這次等待進入考場的考生已經比第一場考試的時候少了很多。
就連戒嚴的范圍都從一里地縮減到了半里。
下了馬車,張謹言隨著人流朝貢院走去,突然,他感覺自己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過頭,卻看見蘇泓一臉笑意的看向自己:
“謹言兄,你可是把我騙的好苦啊。”
“呵呵,蘇兄不要介意,張某只是不想憑白增添事端罷了。”張謹言笑呵呵地解釋道。
“謹言兄放心,我也不是喜歡到處亂說的人。”
“可是我記得上次在貢院門口好像就是你出賣了我吧。”
“……”
蘇泓覺得和張謹言聊天很累,幾乎每次說到一半都會被對方噎的說不出話來。
再說,上次那是叫出賣嗎?自己明明是等他跑遠了才喊的,而且那些人也沒追上他的馬車不是。
蘇泓臉上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容,岔開話題道:“這一場考詩詞,想來以謹言兄的才華,第二場的頭名應該不在話下吧。”
“呵呵。”張謹言只是微笑,卻并不回答。
兩人說著話,很快就來到了貢院的門口,由于第二場考試的學子明顯減少的緣故,查驗身份的程序簡化了不少。
而且最關鍵是,第二場考詩詞,所以并不需要經過驗身這一道程序。
畢竟寫詩作詞這種事情,可不是靠夾帶幾張小抄就能夠玩的轉的。
那都是在多年的積累之下才能夠迸發出來的一點點靈感。
而且考試的題目也沒人知道,所以也就不能像參加詩會那樣,提前做好準備。
所以這也是第二場考試雖然只需要做兩首詩詞,卻依舊需要考兩天時間的原因。
所有人都必須在兩日的時間內,將指定題目的詩詞寫出來。
可別覺得兩天的時間很長,從武國歷屆鄉試的結果來看,第二場考試真實的通過率一般都是三場中最低的。
因為這場考試除了拼平日里閱讀的積累之外,還要拼這兩日時間內誰能夠靈光一閃,抓住那稍縱即逝的靈感。
而在這種決定人生未來的重要考場上,考生們承受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煎熬,想要在這種環境中憋出一點靈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張謹言曾聽費老說過,很早以前武國的鄉試曾經出現過一千名考生只有不到二百人的詩詞能夠達到通過標準的事情。
是以從那以后,鄉試的規矩就改成,無論第二場考生作品如何,都必須選出至少三百人進入第三場考試。
所以對于考官來說,品評第二場考試的卷子有時候無疑是件痛苦的事情。
因為他們不得不耐著性子,忍著惡心反復閱讀那些稀爛的詩作,然后從里面挑出一些人來補足通過的人數。
不過好在有些考官自己曾經鄉試的詩作也是稀爛無比,所以即便無奈,但基本都能堅持下來。
一直和張謹言走到熟悉的五號考倉,蘇泓才對他拱了拱手,朝自己的考倉走去。
倒是個不錯的家伙。
張謹言看著蘇泓的背影在心中暗道。
隨即他搖了搖頭,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走進自己的號房之中。
隨著貢院中一聲銅鑼響起,第二場考試也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