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收的麥田邊追趕著嘻戲著,好不熱鬧。年幼的我們不知辛苦,不懂得心疼勞累的家人,只圖自己高興。
那是1996年的秋天,剛開始上小學的我,還沒有體會學習的樂趣和痛苦。一天到晚都在瘋,因為我的生日是8月底,9月開學的時候就先上小學了。我覺得我自己太幸運了,可以比我小一點的朋友先上學。讓我有機會充當老師,教她們還沒有學習的知識。感覺自己太厲害了,驕傲到不行。
在田壩上放飛自我,一身臭汗,不懂體諒媽媽的艱辛。
可能是年紀小,視力也很好。老遠就看見爸爸背著大帆布包朝著我們的方向走過來,我興奮地飛奔過去。爸爸是農忙的時候回來幫媽媽收莊稼,因為早就料到了爺爺奶奶不會幫媽媽忙。他也心疼媽媽,把東西放在田壩上就去動起來了。爸爸也是干活的好手,終于在天黑之前把這塊田里糧食收回家。爸爸媽媽圍著廚房,邊休息邊聊著在外打工的情況。我翻到了爸爸給我買的新鮮零食帶著一群朋友坐在大院門口,分享著美食,聽著她們說的夸獎,看著遠處田里面還在燃燒的稻草。秋天夜晚的風把熱氣吹散,很舒服,愜意,玩鬧一會之后回家吃晚飯。
爸爸好久沒有回來了,今天晚上有肉吃,我還多吃了一碗飯。在那還落后的年代,大概要一周時間才能吃到肉。而且還算不錯的了,有很多人家還沒有肉吃。由于我爺爺12歲左右就開始掙工分,要養大下面的幾個弟弟妹妹。他很早就開始想辦法掙錢,腦子也靈。開過加工廠,餐館,在當時我們村還是最早的萬元戶。在他35歲的時候就開了茶鋪,開始養老的生活,天天喝茶聊天。所以我們家日子還算不錯,爸爸他們兄弟姐妹從小就跟著做小生意,頭腦也機靈。分家之后,爸爸就外出打工了。
當時經濟剛開始發展,到處都是機會。爸爸這次回來就和媽媽商量要一起出去闖,在老家干農活太累了而且沒有多大的收成。媽媽是有點心動的,但有很多的顧慮,最大的顧慮就是我。忙活了幾天之后,終于把要收的收玩了。爸爸媽媽帶著我去外婆家幫忙,請了幾個人一天就收玩了。媽媽在家幫外婆做飯,我幫著燒火。媽媽跟外婆商量著外出的事情,外婆不同意,媽媽一直在開解。“明珠啊,你這么老實,我怕你上當受騙。”
“不會的,楊樹挺機靈的,腦子也爛。我們也是想讓生活變好,以后讓睿兒多讀點書。”
“那孩子這么辦,還這么小,又要讀書”
“我們跟她爺爺奶奶說了,請他們幫忙帶”
“他們能同意,要不我幫你帶吧”
“不用麻煩您呢!您身體也不好,爸也經常去開會”
“我不放心他們”
“我們商量了一下,把家里養的豬,雞,鴨還有牛都給她爺爺奶奶。就幫忙帶一兩年,等日子好過了就帶到城里讀書。這樣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不知道她們能帶好嗎,他們自己都過得很隨意”
“媽,別擔心了。總歸是自己的孫女,她們不會虧待睿兒的”
“但愿吧,有時間我就過去看睿兒”
“好,辛苦您啦”
商量好了之后就開始炒菜了。她們以為我小孩子不懂,其實從知道以后我就沒有真正開心的笑。灶前的火光照在我的臉上,紅撲撲的,眼里飽含的淚水都被熱氣烤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