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封爵
燕錚滅蜀之后,又平亂豫州,戰功赫赫。如果單單這樣也就罷了,蜀地守軍賊心不死,益州太守章甫難以制約,蜀京被叛軍占領,又立新君。
章甫將此事上報朝廷,沒等京中商量出個結果,燕錚秉雷霆之勢而下再次平亂,立蜀地舊臣鄧彧,王部,許青松,安頗為四人為參軍,輔助章甫治理蜀地,蜀地這次徹底消停了。
蜀地平定自然是好,問題就在于燕錚能耐太大又不聽指揮。
若是無令而出,敗戰而返,只管數罪并罰即可。可燕錚次次不聽指揮卻大勝而歸,這就很為難了。大秦不宜內亂,良將又難得,朝廷還是決定封賞燕錚,將他不遵命令之事一筆帶過。
眼下如何獎賞他又成了一個問題。尋常的賞賜自然不可,太過掉價小氣。但大肆封賞更不可,豫州平定以后就歸燕錚所有,現在再加封他,就是鼓勵他割據地方。
休沐后上朝的第一天,又要吵架。在朝為官的官員們大多是世家出身,又飽讀詩書,究竟是為什么每天都要像鴨子一樣的吵個不停,真讓人腦仁疼。
都是以謝卓為首的一干老油條,每天吵個不停,帶壞年輕新進的后生!姜清吉想想就頭痛,不過看到身邊自矜守禮的姜凌風,心里又好受了些:姜氏的嫡系還是出息的,料謝氏有謝卓這樣的死老頭子,肯定教不出姜凌風這種好孩子。
他又想到尚在荊州的燕錚,簡直是老懷大慰,昂首挺胸的走進了大殿。
姜凌風走在姜清吉身后,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他在本家時聽說的都是家主的光輝事跡,什么振興姜氏的榮耀,什么位列八公之類的,長大了就離京去荊州任職,得到不少姜清吉的幫助,一開始他的心態還是很敬仰的。
后來....他發現家主和堂妹不愧是父女倆,都有奇怪的發散思維,尋常人根本不明白他們在想什么,思路又跳到了何處去。
姜清吉剛才有些煩躁,隨后嘆氣,無意中瞥了他一眼之后又抖擻精神,高興了起來。讓他摸不著頭腦,有時候他真覺得自己才是姜氏最穩重的人。
這一會功夫兩人已經走進了大殿,姜凌風收拾了思緒的枝枝叉叉,持重大方的走了進去。
我就是姜氏的面子,我決不能被家主影響。不過看到謝卓那張臭臉,他有預感,今天又是唾沫橫飛的一天。
“襄陽郡公!!他擔得起嗎!”
謝卓果然聲嘶力竭的說,配合著胡子的抖動,當真是十分動情。
姜凌風乍聽也有點驚訝。郡公聽起來不比前朝的王公聽起來那么位高權重,但在大秦卻是異姓臣子的最高封爵。有些王公之封徒有虛名,但郡公不是。
大秦五等爵,郡公居第一品。開國以來,郡公僅封過一人,便是隨高祖打天下的長樂公。
郡公有封國、食邑,可以開國置國官,可以世襲。食邑從數千戶到萬戶不等,以郡立國,封國置相,其職責相當于太守。
雖然是太守之位,不過象征意味非常濃厚,畢竟是可以合法立國的封號,郡公還能自稱為寡人。
確實有點重了。不過他不打算發表什么看法,反正一時半會沒什么結果,不如靜觀其變。據他所知姜清吉與燕錚關系匪淺,就算燕錚獲封,對姜氏也沒什么害處。
姜凌風優哉游哉的站在一旁,在尚書荀威看來,姜氏這一大一小面帶算計,一個比一個討人嫌。
荀威出列一步,大聲到把姜凌風嚇了一跳:“陛下!不可封鎮西將軍為郡公!若如此一步登天,日后燕錚就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富貴,他又手握重兵,到那時大秦又當如何呢!還請陛下三思!”
御座上的皇帝心中也在糾結。
他何嘗不知,自從燕錚滅蜀,他的威望就日日高漲。之前并不是沒人動念,可成功的只有燕錚。加之崔奕這個飯桶不戰而退,損失了一萬多士兵不說,簡直是又給燕錚鍍了一層金,真正讓世人覺得,燕錚就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絕世名將。
畢竟是滅了一個國家的大將,宣和三年溫揚之亂的慘狀還歷歷在目,皇帝也要謹慎行事。
他皺著眉,沒有說話。
燕錚地位提高,想討好他的大有人在,依附謝卓的就不如從前多了。謝卓正有勢單力孤之感,荀威就瞌睡送上枕頭,正中謝卓下懷。
他正要再說些什么,禮部侍郎李興業站出來道:“論功行賞是自然之禮,哪有因為功勞太高就不行封賞的呢?朝中諸位安然高臥,正是因為邊關將士們殊死戰斗,如今因為忌憚莫須有之事,就不封燕大人,豈不是令人寒心嗎!”
最后一句話時,李興業特地加重了語氣,看向謝卓的方向,氣的謝卓吹胡子瞪眼睛。
大秦地處江南下游,若欲長治久安,必須依賴上游的巴蜀地區。只有上游可靠,下游才會安全。蜀滅于魏,孫吳遂難自保,“一片降幡出石頭”,大秦不可不鑒。巴蜀地區戰略地位重要,則消滅劉氏政權也就勢所必然。
這是百姓安居樂業,大秦國力強盛的基石,燕錚立此大功,封郡公實在不為過。
姜凌風有感于此,就見姜清吉上前一步道:“臣以為李大人所言極是,臣請封燕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征西大將軍,郡公之位。”
姜凌風跟上道:“臣附議。”
皇帝還是不說話,但想必有些意動。
荀彧急道:“封賞可以,郡公不可!”
姜凌風見他還是堅持,對荀彧行了一禮道:“荀大人,您以為燕將軍之功,當不當封?”
荀彧沒好氣道:“自然當賞,但是功高震主,那就萬萬不可!”
姜凌風笑瞇瞇的,看不出來有什么不滿,說出來的話卻不好聽:“皇上天威深重,誰敢不服?既然要賞就厚賞,何必像大人一般小家子作風?如此大功一件反而一筆帶過,那就不是賞賜,是結仇了。”
平心而論,姜凌風這句話算是說到了皇帝的心坎里。皇帝不是老油條,他尚有做一代明君,統一天下的雄偉宏圖。
名將難得,封賞貴重也無礙。天下之大,有一個燕錚,難道就不能找出第二個來嗎?
想到這里他下定了決心,擱著重重珠簾,對著百官道:“就按太宰說的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