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亂局
秦浩出城兩三天后歸來,姜嫵進門時恰好聽到秦浩的奏報:“稟告大人,城外流民分別集中在三四個地點,警惕心很強,不肯和外人多說話。屬下從旁偷聽,得知他們大約會分成不同的幾波,分別前往荊州不同的鎮子,自然,來襄陽的人最多。
話音剛落,姜嫵走進門接道:“是嗎,我這還有一個好消息。”
燕錚聽見她的聲音站起身來,笑著道:“什么好消息?”
姜嫵晃了晃手里拿著的文書:“今日我在外面看春耕情況,回城的時候恰巧路過邸報處,想著我順路,不必再等他們送來浪費時間,就自己拿來了。”
她說著把文書遞給燕錚,燕錚拆開看完:“確實是好消息。”
姜嫵道:“是啊,就說劉厲是個不安分的,劉蒼老糊涂了才會傳位給劉雄。”
秦浩還沒走,在一旁聽的云里霧里:“大人,你們在說什么?”
姜嫵道:“我們在說蜀地王病逝,他讓侄子繼位的事情。”
秦浩驚訝道:“蜀地王有十個親兒子,一個也看不上嗎?非要讓別人繼位?”
燕錚笑道:“你看,你也是這么想的,那劉蒼的兒子又怎么甘心呢?”
秦浩似乎明白了什么,但還是沒有說話。燕錚讓他退下去了。
待秦浩走了以后,姜嫵道:“劉厲從所鎮之地出發,騎馬兩三日就可以趕到蜀地的京城。以劉雄的行事風格,想必要等劉蒼下葬之后,才肯行登基大典。”
燕錚嘆道:“這簡直是白白給劉厲刺殺他的機會,名不正則言不順,劉雄一日不登基,一日就不是真正的的皇帝。就是劉厲殺了他又如何,待劉厲登基,不過是在奪嫡中殺了一個連皇子都不是的王爺,算不得大事。”
姜嫵想了想:“你覺得何時動手妥當?”
燕錚說:“這倒是有些為難。不過依我之見,最好等劉厲登基之后。劉厲沒什么治理之才,難不成他前二十年都是在藏鋒嗎?有能耐他早就現出來了,我看就是沒有。如果現在出兵,一是我們兵力不足,二是劉雄若是借機和劉厲聯合起來,轉移視線到我們這里,反而得不償失。”
姜嫵頷首:“你說的有道理。劉厲此人陰鷙酷烈,等他殺了劉雄,我們再做商議。”
姜嫵少時學觀天象,下學后姜清吉問她學到了什么。姜嫵一本正經:“俗話說事在人為,但天命如此不可違拗。常人成事,五分天意五分人事。若借得東風,便是只有三分能耐也可大事。”
姜清吉聽了,臉上露出她當時不太明白的表情,摸了摸她的頭道:“你學的很好。”
如今想來,大約是欣慰的意思。這世間萬事萬物實在玄妙,實非人力所能及。但運氣要找上你的時候,你也甩不掉。
溫揚之亂前,京城人心惶惶,姜嫵得知燕錚留在晉京十分擔憂,燕錚卻說:我自有天命眷顧,不必擔心。姜嫵一直覺得這只是燕錚為了讓她放心而說的玩笑話,如今也有點懷疑燕錚是否真的有氣運加身。
因為蜀地的發展,和之前兩人預料之中的,幾乎是分毫不差。
劉蒼下葬已畢,遷入皇陵。劉雄又哀悼齋戒九日,方才行登基大典。姜嫵幾乎笑出了聲,簡直不知道劉雄是不是一心尋死,真的溫良恭謙讓到,要把性命與皇位一同送到劉厲手中。
劉厲自封地趕回來,本來疲于奔命狼狽不堪,若要謀事也得掂量輕重。這九日的齋戒,就為劉厲的謀劃提供了絕佳的喘息之機。劉厲聯合幾個在京中的兄弟,在劉雄繼位的當天,將劉雄刺死在劉蒼的靈前。自封為王。
連登基的東西都不用準備了,劉雄有現成的。
姜嫵的意思是,劉厲繼位,待蜀地國勢一衰,即可出征,結果又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劉厲被殺了?”
姜嫵難以置信,問燕錚道:“是誰殺的,如今蜀地王是哪一個?”
最近日子過得順風順水,她都想說燕錚是天命眷顧,沒想到局勢又突然急轉而下。
燕錚很理解的看了她一眼:“劉厲他資質平平,但堂兄劉期有大才,愛寬仁,和劉雄單純的仁厚不同,劉期手里有兵權,而且擅長打仗。”
姜嫵問:“既然是這么一個人,怎么現在就會篡位?劉厲才登基四個月,還沒來及霍霍蜀地江山,他有什么理由現在起兵,這不就是謀反?這么一個有聲望的人,他也舍得?”
燕錚不屑道:“這就要問劉厲自己怎么想的了,自己的椅子還沒坐穩,就開始忌憚朝中的大臣,也不看蜀地還有沒有根基,足以被他這樣禍害。”
他道:“劉期在蜀地威望很高,劉厲坐立難安,對他十分忌憚,派了不少人去監視劉期的動向,還把劉期的弟弟毒死了。劉期可不是劉雄那樣的軟柿子任他拿捏,眼見著老實做人已經不能太平度日,他干脆先下手為強,直接殺進了京中。”
姜嫵聽明白是聽明白了,有點沮喪:“若果真是這樣,劉期是個明君,能像劉蒼那樣勵精圖治,還能再活三十年,那我們還打什么?別說今年拿下蜀地不可能,以后能不能也是個未知數。”
她又不滿道:“自從我負責了職田之事,出城的時候越發的多了,消息實在不靈通。這樣的大事發生了好些日子,我到現在才知道。等這一陣最關鍵的時候過去了,找一個擅于農桑的人來代替我吧。”
燕錚寬慰她道:“這是自然,你只是推行法令,又不會種地。時機就是這樣,風水輪流轉。你不是也說了,就算是劉厲不死,今年出征,糧食和兵力都不足,我們也是不能成行的。有這份心是好,但也強求不來,還是等一等吧。”
姜嫵默默:“好。”
她急于成事,是想在打下蜀地之后回京。現在看來,一切都隨著劉期的上位而發生了變化。為今之計,只有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