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聰明人,而很少有人認為自己是個傻子。
隨著三十而立之際的我,突然在經過幾件生活小事后由感而發,讓我心生只愿做一個傻子的想法。
老人家時常告誡年輕人,“吃虧是福”。但很多年輕人很是不服氣,心里盤算著,若是令自己吃虧,這還不要了他的命嗎?所以,很多人不愿吃虧,更不愿白白受了委屈。若有,則定會鬧他個雞犬不寧,不得安生才罷了手。由此,世界便不再有安寧的時候。戰爭與災難從古至今,都未停止過。以牙還牙,以暴制暴,實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人們總是寄情緒假借于面部的兇狠,大聲的呵斥,張牙舞爪的揮動拳頭,方能顯赫他們的不滿與悲憤。仿佛只有這樣,問題才能得以解決,情緒才能得到安撫。作為旁觀者和親身體驗者,一些無畏的爭吵和謾罵只會帶來面部可憎的你和永永難以平復的五臟六腑之氣。老話說的好,“氣大傷身”不無道理。
聰明人固然有他們的才智和頭腦,但太過斤斤計較,丟小失大,反而成了愚笨之人。
面對生活中的爭吵對象,如何化解其矛盾,我也不得而知。但我認為,不如在這場爭吵中做個旁觀者,做個什么也不解的傻子好了。因為無論哪一個人都無法去平復另外一個人的滿腔怒火和粗劣行為,只會讓其愈演愈烈。想吵就讓他自個一個人去吵好了,我們自己該做什么就做什么。慢慢的,怒火之人也成了孤軍奮戰,毫無爭議的對象。
而甘心做一個傻子,對于不善言辭的人來說,卻是極好的。既減少了紛爭,又圖了一個樂觀的大天地。
我是極厭惡爭吵的人,所以逐漸的學會了不再與人爭辯誰是誰非。學會傾聽,學會理解,更要學會做一個傻子。
吃虧是福,那就吃虧好了。常聽老人言,準是沒錯的。
這也許就是人生經驗帶給人的豁達和好處。從年少不知到血氣方剛,再到撞了生活的南墻血氣淋淋,內心才得以歸于平靜。但有的人到老,還是未明白過來。一味的吵鬧下去,完全把自己的一生置身于一片火海之中。總是覺得自己是極苦難且最受委屈的人,不爭不吵,不得回報。
做個傻子,心境卻更加明亮起來。誰是誰非,傻子才不會去理會。開心都不夠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怎得還要管得其他云云。
如此看來,將傻子精神發揚光大,才是正經之事。若要快樂多一些,瑣事之鬧少一些,不妨你也來學習一下傻子的處世之道吧!相信,學習過后,你也不愿再做一個所謂的聰明人,更加愿意退居幕后做一個快樂的傻子呢。
處世之道,太過于繁冗復雜的話,會將自己陷入一團亂麻之中。抽絲剝繭,細水長流,才不會沉淪于人海世事紛爭去。
傻人有傻福,此傻福大概就是叫做快樂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