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實時展現。對于低齡兒童,初始教育圖文展示永遠比單純文字容易懂。
連漪找出那副廣為流傳的圖片,一位只見背影的醫護人員,藍衣執甲,一往無前。
在這次疫情中,很多穿上了防護服的年輕人,原本也只是孩子,不過穿上了大人的衣服,學著大人的樣子,扛起了她們的責任。
連漪找出紀實的視頻,和肖一寶共同觀看。
有的人一定要跟著父親上醫護前線,共同作戰;有的人留下遺書,戰病疫,救蒼生,如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有的人長時間值守一線,勞累猝死;有的人奔赴千里,直奔抗疫戰場。
連漪從不覺得有必要回避死亡,真實雖然讓人心痛,但也容易堅定信仰,淬煉本心。
肖一寶目不轉睛,神情震驚,不時詢問疑惑之處,連漪一一給予解答。這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媽媽,她們太令人尊敬了?!毙ひ粚毟懈诺?,“我要畫一幅畫,大家早日打敗病毒?!?p> 孩子的世界有時很天真,善惡分明。
肖一寶畫了一幅圖,她認識的人都變成戰士,有醫生,有小朋友,有警察,通過共同打病毒怪獸,獲得了勝利和平。圖中空白處寫下毛筆字“WH加油,ZG加油!”
連漪拿起筆,開始描繪那副圖。雖然從沒學過素描,但是手中的筆沒有聽指揮。連漪覺得似乎是筆自己再動,一筆筆描繪出哪位不知姓名的醫護人員的背影。
甲衣颯颯,自有風流。
肖一寶的班主任在群里發信息,請各位家長提供寶寶的抗疫作品,從中選取代表作品寄至一線,表達家鄉人對于白衣天使的敬佩之情。
文學創作來源于真情實感。肖一寶每天都要觀看抗疫視頻,特別傾佩80多歲的Z老和L老,YS的脊梁。看到集結隊伍的醫療隊,贊嘆佩服。在她幼小的心靈,種下了民族的精神力量和信仰。
連漪看著肖一寶一天創作一副圖畫,心里很安慰。
雖然國外有很多先進的理念、設施、建筑和人文歷史,但是連漪還是覺得要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保留優良傳統。
每張圖都有一個主題,每張圖都是精心繪就。肖一寶終于對自己的一張“豈曰無衣”滿意了。
時值國內集中抗疫,各省市最強大的力量全部集結WH。
連漪所在城市,也派出醫療隊參與。肖一寶在新聞播放上,恰巧看見同學的媽媽也在其中,于是有了靈感。畫面為兩個城市標志建筑,中間用一座橋相連,橋上站了一批身著防疫服的醫護人員。
肖一寶超級用心,一筆一劃,整整畫了一天,然后將“豈曰無衣”的文章寫在了右上角。
肖長宏很震驚,肖安華和王韻瑤也是,沒有人想到肖一寶畫得那么好。大家都覺得肖一寶長大了。
連漪很欣慰,她在肖一寶身上看到了教育、陪伴和引導的力量,少年智則國家智,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有信仰則國家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