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王宮,聽政殿。
“啟稟大王!大事不好!”
城門校尉來報,“城中謠言四起,道是西羌造反,入寇關中;鄢陵侯彰借口抵御西羌,斬關出城、率領舊部返回長安去了!”
“什么!”
曹丕大驚失色,結結巴巴地說道,“這……這如何是好?”
“大王勿憂!”
丞相長史司馬懿三角眼微露兇光,上前奏報道,“鄢陵侯彰有勇無謀、不足為慮,微臣愿提一旅之師,克日西行,必擒之以歸!”
“不可!”
大夫劉曄進言道,“前者青州兵潰歸,青徐臧霸等人已有不穩跡象;鄢陵侯彰勇力過人,若逼之過甚,必反無疑了!”
“嗯……”
曹丕點了點頭,陷于沉思。他剛剛即位,就出了這么兩件大事,真是讓他頭痛得很;若是大動干戈,后果殊難預料,于是抬起頭說道,
“吾二弟生性蠻勇,前次問及璽綬之事,已露不臣之心,若是派大軍征討必反無疑;臧霸等人本為泰山之賊,割據青徐二州多年,急難除之。不知子陽有何對策?”
“大王不必憂慮。”
劉曄見曹丕問話,不禁微微一笑道,“所謂姑欲取之,必先與之。鄢陵侯彰有勇無謀,可加封其為鎮西將軍,以慢其心;然后再任命郭淮為鎮西長史,暗中監視,徐徐圖之可也。
青徐臧霸等本是賊寇出身,并無天下之志;可派曹休為鎮東將軍,都督青徐諸軍事,以為監視。陛下可效漢高祖偽游云夢故事,假意伐吳東巡廣陵,借機收了臧霸兵權……”
“妙、妙!”
曹丕頓時豁然開朗,拊掌大笑道,“子陽之計果然大妙!那么就依子陽之計而行!”
“大王過獎!”
劉曄微微一笑,拱手說道,“如今劉備特使關平已在鄴城等候召見多日。正好可以利用一下此人,暫與劉備罷兵講和。”
“嗯!”
曹丕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明日在銅雀臺召見來使!”
“遵旨!”
劉曄、司馬懿二人躬身領命。司馬懿扭頭看了劉曄一眼,鷹視狼顧之下三角眼露出陰冷嫉妒的目光……
……
傍晚時分,曹仁就來到關平驛館。
“關將軍!”
曹仁拱手道,“明日魏王在銅雀臺款待將軍,真是可喜可賀!”
“如此甚好!”
關平點了點頭,總算這趟沒白來,終于要見到曹丕這尊真神了。
如此看來,自己挑撥曹彰的這條計策果然奏效;曹丕如今肯定是內憂外患、焦頭爛額,終于肯接見關平了。哼哼,這回老子看你曹丕還拿什么架子!
“明日切不可失了禮數。”
曹仁叮囑道。曹仁現在也不敢小瞧關平,一來是因為在他手里折了徐晃,怕被曹丕追究,二來還想要回夏侯尚,因此對關平也是以禮相待。
“那個自然。”
關平點了點頭,二人拱手告別。
“賢弟別來無恙?”
關平正要轉身回去,只見一文人打扮的壯年男子笑呵呵地來到他的面前;此人雖然是文士打扮,卻衣衫襤褸,肩膀、袖子上都打著補丁。
“大哥?!”
關平一見不禁大喜。原來此人正是關平的大哥關寧。
當年關公過五關斬六將后來到河北界首關定莊上,見關定有二子,長子關寧學文,次子關平學武,在劉備建議下收關平為義子。如今關定已死,所以關寧特來投奔關平。
兄弟相逢,百感交集。關平連忙請大哥入內,擺酒款待。
“賢弟真是事業有成啊!”
看到弟弟當了官,又娶了漂亮老婆,真是家庭事業雙豐收,關寧不禁感嘆道。
原來在曹魏封建統治階級黑暗殘酷的剝削壓榨之下,關寧已經和周圍很多人一樣,失去土地和財產,淪為世家貴族莊園里的一個貧雇農。
“大哥放心!”
關平放下酒杯,信心十足地說道,“總有一天我關平要率領人馬回來解救鄉親們!到時候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真的?”
關寧眼睛里閃動著激動的淚光說道。
“當然!”
關平微微一笑,所謂打虎親兄弟,我就先來解救解救你;想到這里關平接著說道,“如今我們蜀漢百業俱興,正是用人之際;我就任命你為石堰縣令,即日赴任!”
“多謝賢弟美意!”
關寧不禁大喜,連忙拱手致謝道。
關平現在武將有不少,不過還很缺乏文官,有大哥關寧來幫忙真是雪中送炭。
兄弟二人盡歡而別。關寧拿著關平簽發的委任狀和路費,高高興興地去石堰赴任去了。
……
第二天一早,關平就在謁者的引領下,去銅雀臺晉見魏王曹丕。
來到銅雀臺下,此臺果然雄偉壯麗、氣勢非凡。
其臺正臨漳河,中央乃銅雀臺,左邊一座名玉龍臺,右邊一座名金鳳臺,各高十丈,上橫二橋相通,千門萬戶,金碧交輝。
是日,曹丕頭戴嵌寶金冠,身穿綠錦羅袍,玉帶珠履,憑高而坐;臺下數千鐵甲衛士,層層疊疊環繞護衛。
文臣武將侍立兩邊:左邊文臣華歆、賈詡、王朗等百余人;右邊武將夏侯惇、曹仁、曹洪等百余人:真是衣冠濟濟,劍佩鏘鏘。
“參見大王!”
關平上臺,不卑不亢,長揖不拜。
“大膽!”
只聽旁邊司馬懿三角眼一瞪,厲聲喝道,“量一藩國使臣,見到魏王為何不跪拜?竟敢如此無禮!來人,將其轟下臺去!”
“豈有此理!”
關平瞥了一眼司馬懿,冷然說道,“魏王與漢中王俱是大漢藩臣,地位相等,何須行藩臣之禮?汝言不當,可速退下!”
“罷了,免禮!”
曹丕聽了,不禁眉頭一皺,揮了揮手說道。
如今他剛剛繼位,內部還不穩,尤其是最近青州兵潰歸和曹彰擅自離鄴,都讓他頭痛不已,因此更需要關平這樣的“遠國”來使來顯示他的正統性。
司馬懿碰了一鼻子恢,只好不說話了。
“啟稟大王!”
關平也就不再跟司馬懿斤斤計較,沖著曹丕拱手施禮道,“我家漢中王近日聽聞殿下新即王位,英明神武,愿與大王和睦相處,共討東吳,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嗯!”
曹丕點了點頭,拿出手中的書信說道,“漢中王之信,本王已經看過了。很好、很好!不知眾位大臣意見如何?”
曹丕說罷偷偷給劉曄遞了個眼色。劉曄會意,出班進奏道:
“孫權背信棄義,殺害關侯,奪取荊州,野心勃勃;如今漢中王欲伐東吳,國之福也。蜀攻其外,我攻其內,東吳之亡不出旬月。
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大王可親率十萬大軍兵出廣陵,以脅吳之后路!蜀攻其前,我抵其后,孫權豈能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