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開藥鋪
韓書嫻靜靜的坐在屋子里,聽著門口傳來的說笑聲,嘴角慢慢浮起了暖意。這樣挺好的,雖然萬事艱難,但總有開篇。
大約又過了兩刻鐘的樣子,吳媽媽和老曹頭的說話聲隱隱的傳了進來。韓書嫻知道是吳媽媽回來了,于是站起來貓兒般半瞇著眼睛,舒服地伸了個懶腰。
吳媽媽進門看到這一幕,心都跟著要融化了:
“小姐太瘦了,這般一直瘦瘦小小的怎么能行,還是要多吃一些才好?!?p> 說著,吳媽媽就端出了食籃里準備好的東西,一碟桂花糕,不是多精致但卻香氣襲人。還有韓書嫻喜歡的熱騰騰的小餛飩。
看到這些,韓書嫻笑得眉眼彎彎,一邊幫吳媽媽和自己拉開餐凳,一邊開心的說道:
“嫻兒吃的不少,就是沒怎么長肉。以后有吳媽媽看著嫻兒,嫻兒保證不偷懶,肯定長得又高又大,跟小草似的?!?p> 聽韓書嫻提到小草,吳媽媽稍稍猶疑了下,但見韓書嫻吃得歡快,并不像有什么不高興的地方,才踟躕的問道:
“小姐對小草可是還有什么不放心嗎?后來我看小姐單獨問她話,小花一臉緊張的守在外面......”
發現吳媽媽的擔憂是來自小花的反映后,韓書嫻咕嚕一下咽掉了自己嘴里的小餛飩,然后滿臉無奈地跟吳媽媽吐槽道:
“吳媽媽你別聽小花的。她實在是太笨了,可能吃的飯全用來長力氣了,一點兒都沒長心眼。那個小草,我就是覺得她和他養父的事情還有些奇怪,所以又仔細問了她一番?!?p> 說到這里,韓書嫻略微想了想,覺得讓吳媽媽知道看細節也好,就簡略地將小草后來跟她說的話轉述了些出來。
吳媽媽沒想到小草和她養父離開侯爺府后,竟還有那樣一段后續,倒是怔了好一會兒,然后才看著正低頭認真吃飯的韓書嫻感慨道:
“小姐呀,你跟夫人還真是很像。夫人小時候也是這般聰慧,做事情拿主意也是滴水不漏。那時我跟在夫人身邊,比小花好不到哪去。夫人說的很多話,做了很多事,我也看不懂,想不明白?!?p> 說到這里,吳媽媽愛憐的撫了撫韓書嫻的頭發,然后頓了頓,似是在做什么決定,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笑著說道:
“小姐,以后的事情都還是你做主吧。你雖年紀小,但主意卻很正?!?p> 聽吳媽媽這么說,韓書嫻放下了手里的筷子,認真的看著吳媽媽,然后一字一頓的說道:
“吳媽媽放心,嫻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沒有十足的把握前,嫻兒不會輕易動手的。嫻兒和哥哥是爹娘留在這世上唯一的血脈。嫻兒會保護好自己,也會好好保護好哥哥的?!?p> “唉,小姐,夫人要是能看到你現在的樣子該多好......”
韓書嫻的話,再次深深的觸動了吳媽媽,讓她心頭噎得有些難受。不過好在在韓書嫻的勸說下,她仍舊是把飯給吃完了。
沒多久小花和小草就到了她們這邊,收拾完碗筷,又幫韓書嫻和吳媽媽鋪好床鋪,才有說有笑的離開。
看著小花蹦蹦跳跳的樣子,吳媽媽不得不承認小姐先前對小花的評價真是太對了。小花這本性,大約是學不會穩重的。
韓書嫻一回頭,正看到吳媽媽對著小花的背影,愁眉苦臉的樣子,她便笑著勸說道:
“吳媽媽別擔心,小花這樣做個開心果也挺好的。何況咱們現在還有個小草呢?!?p> 這話,她倒不是只說來寬慰吳媽媽用的,是她自己心里真的這般想的。小花這樣的別說是教不來,就是教的來,她也不放心小花出門辦事。還不如就這么放在自己和吳媽媽身邊,好好看著。
“小姐,說到這個小草,吳媽媽覺得只她一個還是有點少了。當年夫人原本是打算在小姐身邊放四個貼身丫頭的。不如到了京城后,咱們找人牙子再才買兩個年齡小的,先好好教起來吧。只是這銀子,著實略微緊張了些......”
因為討論到了丫鬟的事情,吳媽媽便想起了兩年前小姐選貼身丫鬟的事情。沒想到當年夫人只是想緩緩再給小姐添三個丫鬟,最后竟成了遺憾。
所以吳媽媽便想干脆到了京城后直接再買兩個六七歲的小丫頭,由她親自來教好了。
韓書嫻并不贊同吳媽媽的主意,以目前的情形來看,若是房大人不出面,怕她回到京城后短時間內也進不了國公府,那她身邊養那么多的丫鬟干什么?
況且吳媽媽也說了,她們現在銀錢緊張?;鼐┖笞庠鹤樱瑢じ绺纾腿蘸蟮拈_銷都不會少。她們該做的頭一件事,當是籌謀銀子。
這也是她今晚把小花和小草打發走,專門要和吳媽媽商議的事情。所以在吳媽媽自顧自的說完后,她緩聲勸道:
“其他好丫鬟可不都是像小草那樣,能五十個大錢就買來的。吳媽媽有想過咱們剩下的銀子日后該怎么謀劃嗎?買那么多丫鬟該拿什么養呢?”
“這......”
韓書嫻的問題,一下子就把吳媽媽又回到了現實。她們現在不再是當初在國公府里了,采買丫頭這樣的想法,著實有些荒唐的。
“唉,小姐,是吳媽媽考慮不周了。那咱們到京城后,小姐覺得該做何打算呢?”
吳媽媽的這句話真問到了韓書嫻的心坎上,其實自打決定北上開始她就一直在謀劃以后的路。只不過先前在十里坡等房大人時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亂了她的計劃。
但收了小草后,她又有了新的想法?,F在正好可以解釋一番:
“吳媽媽,咱們到了京城后,我想先開個小的中藥鋪子。所以丫鬟咱們暫時不用再買了,有小草就好。不過老實可靠的店鋪伙計,咱們卻是需要先尋一個的?!?p> “開藥鋪?!”
韓書嫻的這個提議,大大出乎了吳媽媽的意料!雖然以前就想過如果遲遲回不了國公府,她們可能需要為銀子做些籌謀。但吳媽媽最多想到的就是去四處拆借,雖說世態炎涼,但老國公和夫人生前交往的朋友親眷總該會有人愿意幫襯她們一二的。實在不行了,她還可以帶著小花小草做些繡品,但自己開鋪子賺銀子這種事她確實想都沒想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