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回家了,張一禾去了田家巷四號的立人學堂。學堂正在上課,教室外面很安靜,教室里不時傳來瑯瑯的讀書聲。
她進入辦公室時,萬義正在打電話:“……哦,好的。明天準時到。……,好,再見。”
萬義放下電話,招呼張一禾:“一禾,快坐”
張一禾在他對面坐下。
萬義很激動:“剛才教育局長電話我,讓我明天參加局里有關創建甘城第一學校的會議。”
上次日偽軍與新四軍激戰時,把甘城大劇院燒得面目全非,哪里還能做教室?
“第一學校校址在哪里?”
“國民政府打算拆掉甘城大劇院,在原來的地址上建一座全新的中小學。”
“哦,那還不錯。”張一禾挺開心。當然,她更關心的是韋瑩瑩與李畫的工作安排以及幾個孩子的上學問題。于是,她直接向萬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沒問題。讓她們兩位來我這里任教吧,等甘城第一學校建成,我再推薦她們去新學校。至于幾個孩子的上學問題,我覺得可以專門為她們開一個班,后期如果有其他孩子想來這里過渡一下,也可以接受。”萬義考慮得很周到。
一禾很感動:“二哥,這些日子多虧了你。”
“一家人就該相互幫襯。”萬義剛回答完,電話鈴又響了,他拿起了話筒:“喂,萬和?哦……好,一禾就在我這里,你跟她說吧!”萬義把電話交給了張一禾。
張一禾接過電話:“喂,萬和。”
電話那頭是萬和低沉的聲音:“你看到新聞了嗎?皖南事變。”
“看到了,周敦清給我看的。”
“一禾,我暫時不回甘城了,組織上另有安排,家里又要辛苦你了。”
張一禾心里說不出來的不舍:“沒事,記得家里有太太與孩子就行了。”
“當然。我的心里除了黨就是你和孩子。”萬和的口氣很詼諧。
“無論到哪里,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孩子與我都等你回來!”一禾叮囑道。
“有事就請二哥幫忙。如果國民黨跟你過不去,你就帶孩子離開田家巷一號,回娘家住段日子。”萬和了解形勢的惡劣,話語里全是擔心。
“你安心做自己的事吧。我不會離開田家巷一號的,這里是我的家,誰來我都不怕。”一禾的口氣很堅決,“萬和,你在甘城時,為什么不把周敦清這個大漢奸除掉?這個人兩面三刀,太壞了。”
“有些事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留他有留他的理由,一禾,照顧好大寶小寶,我就不多說了,多保重!!!”說完就掛斷了電話,想來他的時間也很急。
張一禾放下電話:“二哥,鬼子還沒有被趕走,國民黨就對新四軍下手,太狠了吧!”
萬義面露憂慮:“即使鬼子被趕走了,以后的日子也不會太平了。”
“國民黨太小家子氣了。”張一禾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二哥,聽說周遠鶴又要回甘城了。”
“他這次回來,可能跟上次就不一樣了。”
“因為形勢嗎?”
“是的,大勢所趨,他必定不敢違抗上峰的命令。以后,甘城的國軍跟我們之間的隔閡會越來越多,再也不會看到國共合作時的畫面了。”
張一禾非常贊同萬義的話,肖若梅跟她講過周遠鶴的情況,他當時已經快被政府要員帶到國民黨中央政府那里去了,能夠這么快就回歸,一定是達成了某種共識。
在她看來,周遠鶴的回歸是一個信號,一個危險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