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秀才一共生了三個兒子,萬仁、萬文和萬和。
萬家三兄弟的房子前后一字排開。老大萬仁結婚時,秀才萬瑞文把最后面的祖屋分給了他。后來,萬仁的糧油生意一直做到了南京、上海、北平……,戰亂與天災的頻發使得糧油生意成為暴利,沒幾年,萬仁就成為甘城首富。
萬仁拆掉了祖屋,擴大了地基,重新建了兩進兩院,前院建了一溜六間,分別為功能房與工人房,后院建了一棟三層別墅,住著他們一家六口。
張一禾猶豫再三,伸手敲了敲萬仁家前院的大門。
很快,女傭吳媽過來開了門。
“吳媽,他大伯在家嗎?”一禾猶猶豫豫,眼睛打量著院子里,沒有看到萬仁的身影。
“三太太,我家老板去上海辦事了不在家。”
張一禾失望透頂,四千銀元是壓在她心口的一塊巨石,她顧不得平時萬仁兩口子對她和萬和的冷漠,舔著臉上門借錢。萬仁在家的話還有指望,再不開心,萬和是他的親兄弟,他也不好見死不救,頂多臉色難看罷了。萬仁不在,大嫂周華容是絕對不可能借她一個銅板的。
張一禾退回跨進院子的一只腳,準備回去。
“一禾,老三到底去哪了?滿城風雨的,你不出來說個明白話嗎?走到哪被問到哪,我和他大哥都沒臉見人了。”大嫂周華容主動喊住了她。
周華容剛剛和甘城市長季文刊的姨太太文怡打完麻將回來,在牌桌上,大家都用萬和欠賭債逃跑的事情打趣她。
這些天,一禾天天與流言打交道,最離譜的一個是:萬和去做土匪了。一禾相信:天下男人都做土匪了,萬和也不會。
“大嫂,我真的不知道。”一禾費力地扛著一袋米,兩條腿直打顫。
兩天前,家里的米被千樂軒的人抬走后,已經沒米下鍋了。身為張家大小姐,她曾經十指不沾陽春水,現在,為了省錢,為了不讓娘家擔心,她事事都得親力親為。
周華容橫了她一眼,兩條腿往后一退,關上了自家的院門。
“媽媽,我搬不動了。”身后的大寶搬了一小袋面粉,一步一個趔趄,早就舉步維艱了。
一禾嘆了一口氣:“你把面粉袋放下,守在這里看著,等媽媽把米送回家,就來幫你,好嗎?”
“好。”大寶很乖。
一禾漲紅著臉,費力地往家挪。
“弟妹,讓老焦扛。”萬和二嫂劉氏從院子里走了過來。老焦是她家傭人,聽到主人的吩咐后,立刻出門,從一禾的肩頭接過了米袋。
“清瑄,你幫弟弟把面粉送回去。”劉氏又回頭招呼大兒子萬清瑄。
萬清瑄答應著出來,搬起了面粉。
一禾非常感激地道了謝,掏出手帕給大寶擦了擦汗:“大寶,快謝謝清瑄哥,要跟哥哥學習,樂于助人啊。”
“謝謝清瑄哥哥。”大寶聽話地致謝后,跟在清瑄后面,小尾巴似地往家跑。
劉氏微微嘆息:“三弟不在家,家里家外都要你操心,真不容易。”
一禾不在乎地笑笑:“沒事的,萬和早晚會回來。”
劉氏湊近她,小聲說:“爹爹剛才把大哥和清瑄爹爹都叫去你家了。”
一禾“哦”了一聲,不知道公公跟孩子伯伯們要商量什么,可能是家族內部事務吧。嫁進萬家后,公公對她比對小姑子還好,但是一涉及家族大事,她也和妯娌們一樣,沒有發言權。
回到家,老焦把米放下就走了,大寶和二寶纏著清瑄在餐廳里玩游戲。見到媽媽,二寶跑了過來,奶聲奶氣地說:“媽媽,寶寶要吃桃桃。”
正值仲夏,院子里的兩棵桃樹上結滿了果子。一禾摘了幾個洗好削好皮,切成一片片,放到盤子里,送到孩子們的面前:“大寶,帶清瑄哥哥一起吃。”孩子們停止了玩耍,邊吃邊聊天。
一禾又去桃樹上摘了一籃子,放到餐桌上:“清瑄,回去時把桃子帶著。給弟弟妹妹們嘗嘗。”
這時,后院屋子里忽然傳來萬秀才拍桌子的聲音:“萬仁,你這說的什么話?萬和再不好,也是你的弟弟,你們不幫誰幫?”
大哥萬仁的聲音很大:“您老說過,結婚分家后,我們三兄弟就各過各的了。分家時,您老就偏心老三,現在他家過成這樣,怨誰呢?”
“分家了,你還姓萬,還是我的兒子,兒子能忤逆老子不聽老子的話嗎?”
屋子里安靜了。
一個時辰后,老大萬仁老二萬義從后院走了出來。看到在前院洗衣服的一禾,萬仁鼻子哼了一聲,背著手,派頭十足地走了。萬義對一禾點了點頭:“弟妹,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直接告訴我,我來處理。”
“二哥,家里都是些雞毛蒜皮的雜事,我能對付。”
“不管大事小事,需要幫忙時,隔著院子喊一聲就好了。”萬義很誠懇。
“這就對了。還是老二有哥哥樣子。不像某人,做生意做得一身銅臭,都快六親不認了。”萬秀才度著步子背著手來到前院,“錢再親親得過家人嗎?”
萬義連連點頭:“爹說得對。”
萬秀才一臉嚴肅:“老二,你放個樣子,早點把五千銀元送過來。”
“爹放心,我這就去處理。”萬義答應著,帶著清瑄離開了田家巷一號。
張一禾不明就里,又不好問公公,只顧低頭洗衣服,衣服在搓衣板上發出咕吱咕吱的聲音。
“一禾,你來,爹跟你說件事。”目送老二離開院子后,萬秀才的聲音溫和了起來。
老人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卻只愿和小兒子萬和一家住在一起。不是因為萬和而是因為一禾。她不像老大媳婦那樣陰沉也不像老二媳婦那樣窩囊,說話做事敞敞亮亮,跟他的老同窗張舉人一個樣子。萬秀才總覺得,自己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事就是給萬和訂了一禾這個娃娃親。
萬和這幾年的折騰,不光把分給自己的錢財敗得一干二凈,還把一禾的陪嫁敗了大半。這個敗家兒子一走了之后,留給兒媳一禾的是一個爛攤子。看著兒媳樂呵呵地過著窮日子,他非常難過,覺得對不起老同窗張舉人。
今天下午,他叫來了老大老二,命令他倆一人拿出兩千銀元給老三家,幫助萬和還清賭債。盡管老大百般不愿意,作為父親,萬秀才拿出了一生之中難得的魄力:“一人兩千,沒得商量。”
當萬秀才把整件事告訴一禾時,她雙眼濕潤:“爹爹,真的不用。我大哥才給我送了錢,過段時間,他還會給的。”
“你大哥的錢是張家的,還是別要吧。嫁到我萬家就是我萬家的人,遇到事應該由萬家解決。”
“爹爹,萬家跟張家是世交,不用分得這么清。”
萬秀才感慨萬千:“萬和不成器,我對不起張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