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武俠

關河萬里

第31章 關山鐵騎

關河萬里 獨自英雄 3094 2020-04-13 19:35:52

  公孫由紀看著王耀武道:“王將軍,這次西進,皇上和大都督籌謀已久,成功與否決定我征北軍后續的戰略,更事關我大漢國運,你確定敢接令么?”

  王耀武昂聲說道:“王耀武戎馬多年,只等這樣一個時機,惟愿馬革裹尸,為國盡忠。”

  公孫由紀同李牧對視一眼,見李牧微微點了點頭,便自懷中掏出一幅亮黃色的錦緞,展開說道:“三品指揮使王耀武接旨。”在坐諸人忙都離座跪下,聽公孫由紀繼續念道:“大漢皇帝有旨,擢任三品指揮使王耀武為征西將軍,統領臨清軍、先鋒營、關山鐵騎一部,相機光復河南,出兵統籌事宜由征北大將軍、大都督李牧全權調度,欽此。”

  待王耀武接旨后,眾人才各自歸位坐下。公孫由紀道:“王將軍,夏明暉已接到調令趕回臨清去了,明日你要來大都督帥營交接關防、虎符,青州本部的八千關山鐵騎也將分散向臨清方向集結。”

  這話說出來,不止王耀武吃了一驚,魏遠風、蔣輕煙也是瞪大了眼睛看向公孫由紀。

  公孫由紀點頭確認道:“不錯,八千關山鐵騎都調由你營下指揮,這次知道自己肩頭擔子有多重了吧。”

  原來征北軍雖號稱有十幾萬人,但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各地屯墾的預備部隊,平日里半農半兵,只有戰事吃緊時才會征召作戰,因此戰斗力并不怎么強。而剩下的常規部隊約有八萬左右,這八萬人中有五萬是以步兵為主,佐以少量騎兵,是漢軍傳統的軍事力量編制。另有三萬則為純騎兵部隊,乃是李牧多年積攢的核心武裝,也是征北軍真正的精銳。

  這三萬騎兵按戰力劃分,又有三個等級,其中第一等包括李牧的親兵營一千,夏明暉的驃騎營五百,以及駐扎徐州的御林先遣營一千五百,共計三千人,一律裝配大宛良駒,屬于特別任務部隊;

  第二等則有一萬五千人,其中二千駐扎臨清,由王耀武統領;二千駐扎安德,用以鞏固對匈奴的邊防;三千駐扎徐州,是南北協防的過渡力量;剩下的八千全部在青州,由征北大將軍李牧直管。這一萬五千人的騎兵是李牧統領征北軍后一手建立的,戰馬、軍需優先供給,同時全部裝配三眼火銃,是三萬騎兵的中堅,被皇帝親自命名為關山鐵騎,以取關山光復之意。

  第三等又有一萬二千人,是各地駐軍將領自發建立的騎兵部隊。這一等級由于各自統屬、投入的不同,裝備、兵源也參差不齊,短時間內難以形成統一部署,戰斗力自然無法與關山鐵騎相提并論,算是騎兵中的預備軍。只是由于騎兵成型困難,這一萬二千人也是征北軍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眼下公孫由紀說青州的八千關山鐵騎全部調歸臨清,加上臨清城原有的二千,那王耀武手中的關山鐵騎數量就達到了一萬人。而徐州的三千人由于還要兼顧南方國都的防務,基本屬于不可調動軍隊,這就意味著李牧將手中能夠使用的精銳騎兵幾乎全部拿了出來,其決心可見一斑。

  王耀武本來憑著一腔熱血接下了西進的軍令,并未想太多后果,此時聽完公孫由紀的話,心中漸漸冷靜下來,也愈發感到肩頭責任的沉重。宋萬里走過來拍了拍王耀武的肩膀,緩聲說道:“耀武啊,皇上是要你子承父業,完成你父親未竟的使命。”

  王耀武眼眶不由微微有些發熱,點點頭道:“宋三叔,耀武必定不負圣恩,光復山河已告先父。”

  李牧一直舉杯喝茶,沉默不語,這時也放下茶杯說道:“耀武,你現在已是西征軍的主帥,身份不同往日,武夫的習慣就要放一放,像今日這般親自下場動手的事情需盡量避免。”

  王耀武不由臉色一紅,低頭說道:“大都督教訓的是,耀武身當干戚,這條命再不是自己的命,更是千萬將士的命,定不會再做以身犯險的小兒行徑。”

  李牧嗯了一聲,接著說道:“你身邊有虎威營,還有趙濟方這樣的好手,日常小事是足堪使用了。對了,那個王富身手不弱,你也留下來。只是他們均非一流人物,碰到真正的高手恐怕還難以抵擋。這樣,就讓魏老隨你去臨清,貼身護衛你的安全。”

  王耀武遲疑了一下,說道:“大都督何必為我興師動眾,魏老他身份關鍵…”

  李牧擺擺手道:“現下除了我,就屬你身份最為關鍵,無論怎樣興師動眾都不過分,你不要推辭。”

  魏遠風也點頭道:“耀武,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王耀武心頭一揪,想起了自己父親王祖顯的去世,這才不再多說,點頭應允了。

  屋中幾人均是征北軍的核心人物,宴客廳又地處幽靜,沒有宴席時倒是絕好的密談之所。李牧便趁著人員齊全,將西征的計劃全盤講了出來,眾人一道細細參詳,查缺補漏,不知不覺已到了傍晚時分。

  李牧見事情說的差不多了,就讓下人備飯,公孫由紀、宋萬里卻說在此待了一整天,營中事務已耽誤許多,急著趕回去處理,魏遠風、蔣輕煙也跟著告辭。李牧見狀,便不再挽留,起身同眾人一同走了出去。

  前面幾人心中有事,與李牧拜別后就急匆匆離開了。王耀武要走時,李牧卻將他叫住,說道:“耀武,你在這邊也沒有軍務,就陪我走一走吧。”王耀武便答應一聲,跟在李牧身旁,沿著都督府中的小徑慢慢向大門走去。

  李牧背負雙手,看著遠處半沉的余暉,悠悠吟道:“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耀武啊,都說五十而知天命,我早過了這天命之年,卻越來越看不透嘍。”

  王耀武不明白李牧為何突發感慨,所念詩句與后面的話也有些對不上意思,他想了想,實在不知該如何接下去,索性便不回答,只是沉默的跟著李牧的腳步。

  李牧卻也不追問他,兩人默默的向前走了一段,李牧方又開口說道:“近來同你叔父可有通信么。”

  王耀武的叔父乃是當朝兵部尚書,也就是公孫由紀的頂頭上司。聽李牧問起,王耀武老實說道:“我一向與家叔往來甚少,不過聽家祖來信所說,叔父最近在朝中也不太順遂。”

  李牧眉毛一挑,說道:“哦?那是為何?”

  王耀武道:“家叔是太子的師傅,一向與太子甚為親密。今年不知為何,皇上屢次駁回了太子的奏疏,連帶家叔行事也多有阻滯,因此心中常自郁郁。”

  李牧聽完卻未置可否,兩人又向前走了一陣,來到一棵梧桐樹下。李牧停下腳步,轉身對著王耀武說道:“耀武,你算是在我帳下成長起來的,我一向視你為子侄,許多話也就推心置腹。你家族世代為官,在朝中亦多有脈絡,你卻跟那些世家子弟不同,并不依附倚靠,這很好。”

  王耀武見李牧語氣莊重,便站在一旁垂手侍立,并不去打斷他說話。李牧頓了頓,繼續說道:“現在朝中局勢錯綜復雜,遠非尋常可比,這里面的許多道理,你想過沒有?”

  王耀武點點頭,說道:“略微想過一些。”

  李牧道:“想是一定要想,卻千萬不可多想。你叔父的事,你管不了,也不要去管,現在你所要做的,就是一門心思放在西征上。只要光復了河南,不光皇上高興,太子也會高興,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到時候所有人都會高瞧你一眼。我老了,許多事都看不到結果了,余下的重任就需要交給你們去做,你只有現在把根基打好,才能接下來這千斤重擔,懂么?”

  王耀武道:“大都督春秋鼎盛,耀武只愿追隨左右,輔佐大都督光復漢家江山。”

  李牧搖搖頭道:“你我之間不必說這些,我的事情我自清楚。今天我說的話你可能一時無法領會,但你只需記住四個字,一心為國,便不致犯大錯。當今皇上實為雄主,太子亦賢明有為,雖說有時政見不同,但總歸是為國體著想的。你只要能夠盡忠報國,將來不論皇上還是太子,都會看在眼里。”

  說到這里李牧突然停下,直直盯著王耀武,輕聲道:“先站住腳,才能做好事。”

  王耀武從來沒見過李牧這等神情,不由有些目瞪口呆。李牧又盯了他一會,才把眼睛移開,恢復了平常的語氣道:“這些話你記在心中,不要同任何人講。平常多與你叔父通信,關心一下他的身體,你們畢竟是一家人,關系還是要親近些才好。”

  方才李牧不要他管自己叔父的事,這時又讓他同叔父親近,王耀武就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得隨口應道:“是,謹遵大都督教誨。”

  李牧揮了揮手道:“好了,你回去吧。”語氣中似乎透出些許的疲憊。

  王耀武不敢多言,便躬身行禮,轉身向大門處走去。來到大門口時,王耀武側頭觀瞧,只見李牧還站在梧桐樹下,負手仰望的高高的樹冠,不知在想些什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