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恒說這話,原也沒多想,心中所想,脫口而出罷了。
待看見姜沁怔怔的表情,自覺失言,忙補救:“泠兒天性頑皮,就該送入宮中好好歷練一番。”
姜恒安撫似的拍拍姜沁的肩膀,語重心長道:“你母親身子不好,我又常年忙碌,難免忽視了對你二妹的教導,縱得她有些嬌蠻。在府中也就罷了,將來許了人家還這般,我們父母也難辭其咎。如此這個機會,便是一定要爭取的。”
姜恒這一番言辭誠懇,道出了“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的心酸。
若還是“失憶”的姜沁,這番感人肺腑的話可能就真的上套了。
現在,面上看似動容,心里明鏡似的。
“父親說的我懂,一切聽您安排。”
姜恒眼見她聽了進去,大是欣慰:“為父想,不如你先以泠兒的名義替了她去參選,等泠兒一回,你倆再換回來。除了府中常見你們的人,外頭的人根本分不清你們。”
姜沁說:“我與二妹性格迥異,若是被人發現可怎么好?”
“所以,這就靠沁兒你的聰明才智了。少說話是其一,二來你多模仿泠兒的行為舉止,如此就算泠兒去了,他們也瞧不出來。”
看似完美的計劃,實則漏洞百出。
千算萬算,這一切不泄露的前提是皇宮都是一群傻子,就他姜恒是個聰明人。
難怪這么多年,在太史令的閑位上待了這么久就是上不去。
與姜恒同一批的人,早就高升,風光得意。
一個人的眼界高度,決定了他未來的成就高度。
原書中,姜家依靠姜泠,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姜泠入主中宮,姜家和晉國公馮家這兩門外戚,可沒少給她添麻煩。
馮氏沒等到姜泠入主中宮就病逝了,剛開始姜恒還思念結發妻子,郁郁寡歡。
沒過兩年,在外認識了一俏寡婦,為她贖身,更是態度強硬,不顧姜泠的反對,從妾室抬為繼室。
俏寡婦有一個女兒,生得極美。新帝陪同皇后回家省親,寡婦竟然讓自己的女兒端了下藥的酒水去獻殷勤……惹出好大的風波,皇后的母家姜氏一族也頓時成為京城的笑柄。
這一世,姜泠帶著記憶重生,以她的性格,定然不會讓歷史重演。
“沁兒?”姜恒見她忽然神游,喊了一聲。
姜沁回神,笑著解釋:“我方才在想二妹平日的言行舉止。”
姜恒嘴角不自覺噙了一抹計劃得逞的笑意:“嗯,你乖巧懂事,父親對你很是放心。”他就說嘛,馮氏明顯是多心了,姜沁還是原來那個乖巧懂事聽話的女兒。
“父親,女兒還有一事想說。”姜沁開始切入正題。
姜恒正得意著,此刻最好說話:“你說吧,為父盡量滿足。”
姜沁道:“我既然扮作二妹去參選,自然不能再穿自己的衣物首飾。可父親也知道,二妹向來不喜歡旁人動她的東西……”
“那就重新置辦一些,明日你去賬房取些銀子上照著泠兒的喜好,街置辦新的衣物首飾。”姜恒贊許地看著姜沁,心想沁兒果然比較細心,這出“移花接木”肯定不會有問題。
姜沁低首:“謝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