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里吃過晚飯后,阿娘便帶著夭夭與阿爹往村東頭走去,里正就住在村東頭。經過阿娘的介紹,夭夭知道,這個村名為伯勞村,村里大多數人都姓林,共有兩百余戶,設有兩個里,一個里一百戶,一個里一百零二戶,每個里設有一位里正,夭夭爹娘家歸屬一個叫林壯志的里正管轄。比里正更大的官兒叫鄉正,十里為鄉,鄉正上面就是縣令與縣尉,縣令與縣尉官兒一樣大,管的內容不同,具體怎么個不同,阿娘一個鄉下老婦,也自是不知。
林壯志家比夭夭爹娘家明顯富裕很多,這家是三間青磚大房,朱漆大門,是個典型的小康人家。
阿娘敲了幾下門后,門緩緩打開,開門出來的是個滿臉笑容的胖婆婆,年紀與阿娘相當,不過身板挺直,頭發也比阿娘烏黑。那胖婆婆便執情地打招呼,把三個人讓進門。
進屋后,夭夭看見屋里還有幾個人,一個高瘦的老頭,年紀約在六十來歲,約摸是里正的爹;一個微胖的男人,年紀約在四十來歲,面色黝黑,一身正氣,應該就是里正林壯志了;一個白凈的中年婦人,神態溫婉,應該是林壯志的妻子,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男孩大約有七八歲,女孩大約有四五歲,應該是林壯志的兒女。這是標準的三代同堂家庭。
里正林壯志恭敬地招呼“二奶”“二爺”坐下(估計是跟著他孩子叫的),目光在夭夭身上多停留了一會兒,這是一個生面孔,雖然只是個十二三歲的女娃娃,但也是要向鄉長匯報記錄的。
林壯志與二奶客套了幾下,便問起了這小姑娘的由來。“二奶,這女娃娃以前沒有來過咱們這里吧?”
阿娘大辣辣地說,“壯志,我們就是為她過來的。她是我遠房妹妹家的孩子,可惜這孩子命苦,我那妹妹與妹夫都害了病死去了,這孩子就過來投奔我,我跟你二爺又沒兒沒女,就想收養她做個女兒,這不找你來給上個戶籍嘛,以后有事也方便些。”
眾人都順著阿娘的手指,往夭夭身上看去。這姑娘長得好甜,小小瓜子臉,臉頰微肥,大眼睛水靈靈,小嘴巴紅艷艷,頭發烏黑發亮,就是身條兒太瘦,像頭芽菜,估計是還沒長開,要是長開了,這姑娘可是個大美人。
夭夭大大方方地與眾人對視,大眼睛眨巴眨巴地對著人,一點也不羞澀,一一點頭微笑。
那個四五歲的小男孩跑過來,伸出肥肥的小手指在夭夭臉上戳了一下,流著口水說,“嘿嘿,阿娘,我可以娶她嗎?”
劉壯聲妻子忙過來抱起孩子,憋著笑在兒子的小手指上打了一巴掌,“臭小子,這么小怎么就跟你爹一個德性!”
劉壯志頓時臉紅脖子粗,窘得沒法繼續問話了。
夭夭都替這里正大人發窘了,這個里正要樹立起里正的威嚴來,可真是不容易啊!
劉壯志妻子看見了丈夫的臉色,一下子便意識到自己是口無遮攔了,場面一度陷入尷尬。倒時夭夭的阿娘爽朗的笑聲打破了這尷尬:“哈哈,虎子娘說得沒錯,當著我跟你二爺的面,有啥不好意思的啊,是吧!”
林壯志只好尷尬地應聲道,那也是,那也是,二老可是看著我長大的。
林壯志話剛說完,林壯志的阿娘便開口了,哎喲,二奶啊,這是好事啊,這也是你們行善得來的福報。
在一旁沒什么存在感的林壯志的爹這時也發話了,壯志啊,這個你要馬上給你二奶辦了,給你妹子上好戶籍,過年過節分地分產,也可以多一份嘛。
聽自己的爹娘說完這些,林壯志臉上露出了尷尬的神色,但又不敢給爹娘臉色看,只好小聲地說:二奶,這戶籍肯定是要上的,但是事情卻不好辦哩。
聽到這里,夭夭倒是沒有著急,夭夭阿娘卻不干了,大聲地嚷道,我說壯志啊,你可是我看著長大的,不能當了官就忘了二奶啊,我當年可是還給你擦過屁股的哩,你二爺還給你抓過兔子哩……
林壯志這個粗大的漢子,臉憋得通紅,可是又不好發作,都是長輩,要換作小輩的,估計早就發飆了。
夭夭乖覺,看出了眼前這個漢子的窘態,拉了拉了阿娘的手,說,阿娘,你先聽聽里正怎么說嘛,他說不好辦,肯定有不好辦的緣由。
夭夭聲音不大,但吐字清晰,條理分明,比她同齡的人強上太多了,普通的鄉村小姑娘,一般見著生人就面紅耳赤,話都說不利索。
大家的眼光都忍不住朝夭夭多看了兩眼,包括林壯志在內,這小丫頭不光長得可愛,口齒又這么清晰,如果可以入得了戶籍,這可真是二奶與二爺的大福氣,可是……
“要是在以前,我們這種窮鄉僻壤,入戶籍是非常容易的,只要我在本里戶籍本上填個名字就行了,上面也不會有誰查,但現在不同往日了,一年前,官家在山里發現銀礦,就嚴格起來了,所有人的入籍都要往鄉長那里匯報,要得到鄉長首肯才可,就是鄉長也要往上匯報,才能確定入籍的事,不過基本只要鄉長愿意,就八九不離十了。要不先辦個寄住書,等我往鄉長那里匯報匯報,看看行不行,不行就再想別的辦法。”
聽到這里,夭夭阿娘嘆了口氣,這么嚴,那怎么辦?
夭夭冷靜,“那麻煩您先給我辦張寄住書,麻煩您給我向鄉長匯報匯報!”暫時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當下林壯志便回自己房間拿出里正印章與一張手掌大小的紙片,在紙片的一面用毛筆寫上“寄住書”三個字,另一面寫著幾行毛筆小楷字:茲林夭夭投親寄居于林二山家,據此為憑,三十日有效。待墨跡風干后,林壯志小心翼翼在兩面都蓋上里正印章,寫上日期。
兩家人又在一起聊了會兒閑天,聊的重點就是夭夭的身世,夭夭自然又把跟阿娘說的那一套說辭又詳細深化了下,跟林壯志的家人講起,當林壯志問起一些細節,比如哪個里、里正是誰是,夭夭便裝傻賣萌,一問三不知,講多錯多,最好就是不講。
反正她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誰都不會懷疑她是個為非作歹的人。
聊了有兩個時辰,一家三口便打道回府了。在臨出門前,林壯志阿娘握著夭夭阿娘的手說:二奶奶,你放心,這事兒壯志也定給你辦得妥妥的。
在回去的路上,夭夭阿娘心情還是有點不好,不再說話,低著頭走路,原本她以為入戶籍不過是打個招呼的事情,哪里好像還不是那么容易。
夭夭安慰道:阿娘,好事多磨,反正里正會替我們想辦法,不用急哩。
阿爹也拉了拉阿娘的衣袖,示意她開心點,急什么嘛。
“好吧,好吧,我知道了,就你們性子好。”阿娘嘴上盡是慍怒,但眼里盡是慈愛,得了這么好的孩子,可不能因為戶籍的事飛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