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什么,張蘭面對久違的摯友,有了強烈的傾訴愿望。
高慧一句:“你這些年過的怎樣?”
張蘭就像突然打開了情感的閘門,把她的工作的煩惱、婚姻里的猜忌和失望、孩子的學業、母親的健康問題全部和盤托出。
高慧耐心的聽,偶爾點頭表示贊同和理解。
“太瘋狂了,我今天變成話嘮了。”張蘭說累了,才停住。
“能傾訴是好事。你的壓力有點大,焦慮的心情會對你的健康造成傷害。我冒昧的問一句:剛剛跟我說的這些,你和你愛人聊過嗎?”
“沒有,”張蘭搖搖頭,“我們現在分居兩地,我找不著合適的時機給他打電話。我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加班,什么時候應酬。如果打電話的時機不對,他只會埋怨我。”
高慧點頭表示理解。身為多年研究婚姻關系的心理專家,她大致對張蘭的婚姻模式有所了解。
高慧接觸過許多知識女性被動離婚的案例,發現這類女性有許多共通之處:她們深受“男強女弱”這類傳統文化的影響;她們善良、勤勞,對家庭有強烈的責任感,但同時又具有強烈的依賴性。
就拿張蘭來說,她選擇的丈夫王鵬就是個赤手空拳獨自來城市打拼的農村大學生,而張蘭是城市里的小干部家庭,自己也有穩定的工作,外在條件也很不錯。可她卻偏偏選擇了比自己條件差的王鵬。
結婚后,張蘭這樣的知識女性把丈夫、孩子放在第一位,自己和事業放在次要位置;她們感情專一,沒有社交,疏于和朋友交往,也能容忍丈夫與別的異性過多交往;她們對丈夫絕對信任,以至于丈夫越軌人盡皆知了,她們還在為丈夫辯護………。
“蘭蘭,你相信你的丈夫嗎?和那個女孩只是普通的同事關系?”
“我……王鵬不是那種人。”張蘭兩只手交叉握緊,“但那個女孩,我很不喜歡,我每次見到她都感覺很不舒服。”
高慧內心激烈的斗爭著。她不知道該不該給張蘭建議,而且她沒見過張蘭的丈夫,不能妄下斷言。但她又不忍心看著好友無力的卷入生活的漩渦中不能自拔,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的客觀規律,如果張蘭此刻什么都不做,她遲早會陷入被離婚的窘境,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蘭蘭,你有沒有點點的照片,給我看看。”高慧說。
張蘭瞬間變得很開心,她遞給高慧手機:“你自己翻,我手機里幾乎全部都是她的照片。”
高慧一看,果然,張蘭手機里儲存了女兒從小到大的照片。正在吃飯的、學習的、看電視的。高慧一張張看完了點點從嬰孩到美麗少女的轉變,也好似看完了張蘭從風華正茂的美麗女子到中年婦女,這十六年里走過的人生。
“這孩子形象真好,”高慧由衷的夸道:“應該是繼承了你們兩個的優點了,她爸爸應該也是個大帥哥。”
“年輕時還行吧,主要是個子高。現在有點發福。”
“嗯,也許在未婚的小姑娘眼里,這才是成熟男人該有的樣子。張蘭,想不想聽聽我的建議。”高慧把手機還給她,一臉真誠嚴肅地望著她的眼睛。
“當然……”她渴望高慧能給她指點迷津,又害怕真相太殘忍。
她的糾結高慧全都看在眼里,“這樣,我給的建議一,是給點點的。以后點點長大,要交男朋友時,你要提醒她:擇偶要盡量遵循同源選擇,門當戶對的規律,最大限度減少彼此的文化價值沖突,降低婚姻調適成本。最重要一條,一定要優先發展自己。”
張蘭用力點頭:“我同意你的觀點,我一定不讓點點走彎路。你繼續說………”
“婚姻是什么?”高慧喝了一口酒:“婚姻是一種互動關系,一方要獲得社會的肯定,另外一方也會被激發出向上的斗志。婚姻要幸福,只要你們兩個共同面對社會險惡,對外一起為生存奮斗,對內一起營造生活情景時,才能產生彼此需要的情感。”
張蘭努力消化著高慧的話,可她還是有些不懂:“高慧,你給我講了這么多理論,我聽懂了,可是你還沒告訴我,我現在該怎么辦?”
“蘭蘭,非常好。你的領悟力不錯,能發現問題就很好。我給你兩個字:改變。”高慧把瓶子里最后一點酒給張蘭添上:“今天聊的太晚了,你今天喝了紅酒,晚上好好睡一覺。我這段時間還要留在國內處理一些事情,你需要要找機會讓我見一見你的愛人。這樣我的判斷會更加客觀。”
“這個簡單,過幾天是我生日。他再忙也該抽空和我一起吃頓飯的。”
“好,走吧。我先送你回去。”
張蘭看看墻上的掛鐘,已經十一點了,她們聊了快三個小時。金城一直再等。
“高慧,你是專家。難道就不能解決你和金城之間的問題嗎?你們兩個看起來多合適,而且金城很愛你,我都能看出來。”張蘭問。
高慧嘴角略過一絲苦笑:“醫不能自治。我們倆之間的問題我真的無能為力。”她握住張蘭的手,“蘭蘭,我此刻經歷的痛苦和煎熬絕不亞于金城。”
高慧指尖冰涼。
可能是酒精的作用,晚上張蘭睡的深沉如嬰兒。
早上起來,已經快九點了,點點已經上學去了,張桂花坐在客廳等她。
“這么遲了!我這一覺睡的,遲到了。”她趕緊打開手機,里面十幾條未接電話。
“你昨天怎么喝那么多酒?”張桂花擔憂的注視著女兒。
張蘭匆匆吃了幾口早飯:“媽,別擔心。昨晚有個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回來了,見面聊天多喝了點,沒事的。”
“男的女的?”
“當然是女的。對了,高中時還總來咱們家,高慧,有印象吧?”
“哦,你一說我想起來了,沒你高,戴個眼鏡。聽你說學習成績特好。”
“對呀,我從小就不能跟差學生當朋友,這不是您立的規矩嗎?”張蘭做了個鬼臉。
張桂花被她逗笑了:“多大人了,還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