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樞密院。
李現提前一刻鐘就到了,畢竟讓上官等待可不是什么好習慣。
隨著御街上一片喧嘩,下了早朝的各部官員,三三兩兩的回到了自己的值房,李現正在樞密院門房里等候,本來門房小吏是想讓他站在樞密院外等,在李現遞過來兩吊錢后,慷慨的為他打開了門房。
韓琦今日心情愉悅,早朝上做為視察神臂弩的主官,向官家描述了武器驚人的殺傷力,趙禎聽后也是心驚不已,此時西夏與北宋正處于戰爭初期,西北邊境軍事壓力極重,趙禎已經決定要派遣朝廷大員主持西北軍事,韓琦就是其中最熱門的人選。
順著官家今日心情愉悅,韓琦又在早朝上推薦了好友范仲淹起復,中樞政事堂諸位相公對此事也持支持態度,皇帝已經初肯,就等政事堂下發公文了。
李現在門房內看到韓琦下朝回來后,稍稍等了片刻,便去了值房尋韓琦。
“屬下侍衛親軍步軍司神衛軍右廂刀斧手都頭李現,拜見韓直學士!”
長案后傳來富有磁性的男中音,道:“李都頭起來說話。”
李現起身,只見韓琦身穿正三品朝服,銳利的眼神不住地往自己身上打量,整個人顯得神采奕奕精力充沛,不過李現來于后世,身上自然也看不到平常武人的唯唯諾諾,立于堂下面色如常不卑不亢。
韓琦也覺得好奇,于是開口問道:“李現,聽工部軍械司主事周象致說,神臂弩為你所創?”
“正是在下。”
“你是哪里人?為哪家將門之后?圖紙又是從何所得?”韓琦又問道。
“回韓大人,卑職淮南西路揚州府人士,今年一十有八,父母早亡,流落到汴梁后從軍直至今日,并無師長,也并非將門之后,只是小人有感三川口西賊重騎肆虐,潛心研究在兵器上略有所長。”李現現在可不敢扯什么仙人托夢的鬼話,還是老老實實有一說一。
“那就怪了,我看過那圖紙,啟是毫無學問之人能夠畫得出來的?”韓琦聽后也是懷疑,自言自語道。
“回韓大人,在下曾讀過數年私塾,家父在時以販賣布匹為生,家中頗有些資財,只是后來家道中落小人也無法安心科舉了。”李現不得不又一次編了個瞎話,這官場上講究英雄有個出處,白丁一個對自己一點兒好處都沒有。
“哦?看你不卑不亢倒有一點讀書人的風骨,原來如此,哈哈哈…”韓琦撫須道:“吾觀你臉上無字,日后可愿科舉?”
李現一聽心中大喜,這難道就是我此生貴人?軍中有不少臉上刺字的軍士,也有一些人沒有刺字,有宋一朝為了防止軍士逃亡,往往給士兵臉上刺字,不過上四軍待遇豐厚,刺字的大多是后來從廂軍中抽調來的補充兵,這就是“賊配軍”的由來。
“西賊、契丹未滅,屬下不敢奢望。”李現當然知道什么叫放長線釣大魚,現在就拜為門下走狗太早了。
“不錯,如今西賊肆虐,朝中平叛呼聲日漸高漲,汝輩武人之身并非無用武之地。”韓琦點頭道:“此次你立下大功,朝中必定會有賞賜,你從三川口回來,如今可還愿意再赴邊關?”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西賊屠戮我大宋子民,吾恨不得手刃李元昊,將之挫骨揚灰!”李現正色凜然道:“再者興慶府諸地自古以來皆是我漢兒疆域,軍人就是要保家衛國,為圣上、為大宋開疆拓土!”
“好,哈哈哈,李現你忠勇無雙,我聽陳將軍說起過你,三川口手刃西賊上百人,因功從一小兵擢升為都頭,今日一看果不其然!”韓琦聽了后心中也是大快。
“韓大人,剛才所言不僅僅是我個人所想,神衛軍全軍上下無不期待著為國殺敵,若是此時西賊再敢犯我河山,我神衛軍必定與賊血戰,有死無生!”李現大聲道。
此時韓琦已經面露欣賞之色,這次他去西北差不多已經板上釘釘了,李元昊延州退兵后依然蠢蠢欲動,他當然想挑選百戰精銳隨行若逢戰事也能如臂指使,如今看來,神衛軍就是最好的選擇。
“大宋有汝等忠勇軍士,定當無往而不勝,入夏前要做好準備,回去等著這次的封賞吧。”
李現剛剛回營沒多久,政事堂的詔書就下來了,因為涉及封賞,傳旨的還是個太監,李現趕到一看,就是上次觀摩神臂弩的海公公,海公公滿臉堆笑對李現道:“李都頭,圣上旨意。”
李現連忙雙膝跪地聽旨,不男不女陰陽交加之聲緩緩道來:“門下。朕膺天寶命……擢升李現神衛軍右廂新軍軍都指揮使,擢升張義神衛軍右廂新軍軍都虞候,賜軍號‘延興’;賞李現汴京外城百匹;授李宅屋一處,錢五千貫,銀牌一百張,絹一匹,授李現武階右侍禁,正九品……爾其欽哉。”
“末將接旨!”
等詔書念完,隨行的小公公逐一將軍牌、軍服、軍籍、房契、銀牌、絹匹堆到李現手上,五千貫前拉了一輛大車兩個箱子停在門外,海公公面帶微笑,拱拱手道:“如此,本公公就恭祝軍都指揮使大人平步青云,再立新功了!”說完就帶了兩個小公公離開了。
李現連忙將賞賜放下,摸出五張銀牌追了出去:“海公公且慢。”
“大人還有何事?咱家還急著回去復命呢…”
李現掏出銀牌,給了海公公三張,兩位小公公一人一張,道:“有勞公公宣旨,區區薄利贈予公公,就當末將請諸位公公喝酒了。”
袁德海本來還想這粗鄙武人,不懂孝敬,回去定要和官家多幾句嘴,一看三張銀牌,“哈哈”一笑道:“喲,宣旨是咱家分內事,這是何必,以后可不能如此,御史臺看著呢…不過指揮使大人慷慨豪義,咱家再祝我朝最年輕的軍都指揮使大人高升咯!”一邊說,一邊將銀牌輕輕收了起來,動作之快仿佛從來什么也沒發生過。
一直到海公公等人遠的看不到了,李現才回到營部內,只見屋內眾人齊齊單膝跪地,大喝道:“屬下拜見軍都指揮使大人,屬下為大人賀!”
李先看著昨日還是同僚上官,現在都跪在地上成了自己的屬下,心中也是莫名感嘆,命運真是光怪陸離造化弄人。
此時趙禎還正值壯年,宋夏也剛剛開戰,歷史上經歷了宋夏戰爭的失敗、慶歷新政失敗、對遼作戰的失敗后,各種失敗慢慢的壓垮了仁宗皇帝的信心。不過這個時候,趙禎可是迫切的希望在西北可以狠狠地打擊李元昊這個叛逆,要不然也不會同意韓琦在好水川的冒進戰略,更不會在之后頂住文官集團的壓力,硬是將狄青推上了樞密使的高位。
如今李現有了武階,雖說是武階五十二等中的第四十八等,品階低微,可確確實實在外面可以被人稱之為“郎君”了,想想明年的好水川,今天早上韓琦可是明明白白點了自己的將,到時一軍在手大事定有可為!
北宋出征,由皇帝欽定統兵文官和統兵武將,樞密院負責在汴京各軍中挑選,平日各軍都由三衙統領負責操練,完美實現了軍權分立,這樣讓唐末藩鎮之禍成為過去式,可帶來的問題也很尖銳,文貴武賤,武將聽文官的,誰能保證統兵的文官知軍事?
這樣的軍隊能夠打勝仗才怪,不過李現倒是不懼,自己有超越千年的歷史知識在手,可以說李元昊一舉一動皆在掌握,再加上自己用新式武器和練兵方法武裝起來的軍隊,到時可是勝負難料了。
“虞候與我去一趟步軍司,其余眾將繼續操練!”
“屬下遵命!”說完,李現就拉著張義出了軍營往汴京而去,這補充兵和神臂弩還沒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