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歷咸寧元年夏,帝都,城郊。
空地因常年行走而變得平整,供大軍林立。一位看起來只有二十歲左右,長相俊美的短發少女身穿秘銀制成的鎧甲,內襯一條綢緞織成的白衣,顯得她的皮膚愈發白皙。她騎在一頭白色的寶駒之上,擦拭著一把利劍。
她的手中是一柄鋒利的紅兵圣劍——天如圣,隨著陽光的照射閃爍著寒光,越發顯得少女英姿颯爽。身后是一名半掩著面龐的老者,散發著恐怖的氣息。
她,是平周國的女王——姬鸞。
“傳我的命令,四萬常勝軍控制城外防線,四萬常捷軍隨國師入城迎敵,三萬常破軍扼守各個要道,剩下的虎豹騎與寡人一同巡查城郊。”一聲清脆而威嚴的女聲傳來,眾將皆拜。
半個時辰后……
“王上,您看那里好像有一隊人馬。”萬余精銳的虎豹騎護衛著姬鸞,一位殿帥開口。
呂望等人滿頭黑線,這分明是平周國的大軍啊,一行人選了一條偏僻的小道,沒成想居然還能碰到。
不過……那個老怪物好像沒和這小女王在一起,呂望心想。
“這隊人馬倒是有點兒意思,逃命還不舍得把家當丟掉。”姬鸞朱唇輕啟,“楊殿帥,你帶三千人馬拿下他們。”
呂望他們所攜帶的輜重實在是太多了,即使強如平周國也要眼紅三分。
“是!”那位姓楊的殿帥提起一把極品黑兵虎頭槍,點了三千軍漢,向呂望一行人殺去。
“怎么這么倒霉,出個城也不得安寧?”周不琴齜牙,正準備動手,被呂望用眼神阻止。他們可就帶了幾百人,算上暗處的天狼營也才小一千,對方可是上萬精騎兵啊,看來還得先扯扯皮,等饕狂大叔和鬼君出來再想辦法。
“周爺爺,冷靜點,我們不是她的對手。”呂望轉頭彎腰道:“哎哎哎,對面的幾位大人!尊敬的女王陛下,我們可是平周國最好的朋友啊!千萬別傷了和氣,別傷了和氣。”
給了個眼神后,徐梓明立刻回意,扯開嗓子道,“我們是來犒軍的!”
“哦?”有點意思。”姬鸞抬手說道,“楊殿帥,再等等。”
呂望一臉媚笑地清了清嗓子,滿面和氣的看著那個英氣逼人的小女王:“我們早知平周國有位美若天仙,善解人意英明神武的賢王,帶領勤勞能干的平周人民走向富強,小民今日一見,真是果不其然啊。”
呂望穿著黑袍白甲,背著一桿血矛,做鞠認慫的樣子著實有些滑稽。
“喀喀喀。”姬鸞掩嘴,顯然是被呂望的樣子逗樂了。輕笑剎那間,百花頓失顏,連‘心志堅定’的呂望都不由得隨之一怔,這世間竟有如此仙容的女子。
呂望搖了搖頭,努力甩掉亂七八糟的想法,緊接著道:“如今朝廷式微,東陸局勢動蕩不安,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平周國力強盛,君王賢德,是拯救天下蒼生的不二人選,所以我等小民才帶著這些物資出城勞軍,想的就是為王師盡一點微薄之力嘛。”
“哦?”姬鸞聽了半天,敢情他們是來送禮的?她瞄了楊殿帥一眼,揮了揮手示意他前去和呂望交涉。
這位殿帥姓楊名威字遠山,身高九尺,虎相,面容彪悍,是平周國四大家族之一——楊家的嫡傳繼承人,四年前與國師一同幫助小公主姬鸞登上王位,極得姬鸞信任。
他將虎頭槍交給副將,上前開口道:“你剛才說,你們是來勞軍的?”
“正是這話。”呂晨接過話茬,“還請大人您看看這些馬車上的金銀輜重。”徐梓明緩緩將馬車上覆蓋著的麻布掀開,里面金光閃閃的財寶和豐富的物資暴露無遺。
一刻鐘后,兩百車輜重,幾十名平周士兵一起,倒也很快檢查完了。楊威滿意的笑了笑,做了一個斬首的動作。但他驚訝的發現,同樣做出這個動作的,還有那個‘良民’之首——呂望。
楊威冷笑一聲,釋放出了自己的元力,一只三丈長的斑斕巨虎從平周軍隊中跳出,銅鈴般的大眼看著興華會和狼軍眾人,三千虎豹騎也隨之沖來。
“一只剛剛進入天獸行列的赤炎虎,九境五品驅獸修士。”清安掰了掰手指頭。
“清叔,看來有場硬仗咯。”望著奔騰而來的滾滾鐵騎,呂邢將輪回斧握在手中。
“哎,你們兩個還記得那年在北域嗎?”清安躺在馬車上,枕著一袋大米說道,“那才叫刺激呢!”
呂晨釋放出了真氣:“怎么不記得,我們這些老伙計帶著一千人硬抗了烏然三萬大軍,現在想起來,老子都熱血沸騰。”
轅夜的眼眸都很冷,沒有多說話,默默地取出了古箏。呂蒼狼輕輕揮動拐杖,叫出了那只獨眼巨狼。
“戰吧!”
“乓!”隨著所有人的真氣上涌,一股強烈的氣流沖向赤炎虎,使它后退了一步。
“兩個九境七個八境?”楊威倒退幾步,命令赤炎虎擋在前頭,驚疑道:“你們是什么人?”
若是八大圣地最強的那兩個親至,連平周國都要給幾分薄面。
“鬼島,鬼君。”,“白狼谷,饕狂。”,“終南山,森森。”三大圣地的人馬紛紛從帝都走出,饕狂張開了四張大嘴,無比兇狠的向楊威和赤炎虎吼道,“滾!”
“停!”姬鸞下令,“全軍列陣!”
一瞬間,楊威帶隊歸來,萬余虎豹騎一體,成為一個大陣。
“小望,沒受傷吧。”鬼君摸著呂望的頭,還是一副陰森老奶奶的模樣,但一看到呂望目光就變得特別柔和。
“謝謝奶奶關心,我沒事。”呂望心里高興,援軍總算是來了。
“平周的小國王,既然哥哥姐姐們都來了,你是不是應該給點面子呀?”森森趴在饕狂的身上,軟綿綿地說道。
“你!好大的膽子!”楊威不忿。
“住手!既然各位如此,寡人就不再為難這個可愛的弟弟了。”姬鸞策馬向帝都內走去,留下一句話,“今日之事姬鸞我記下了,后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