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5章 新生
羅漢峪村小學是羅漢峪村地勢最低的建筑,距離石子河的岸邊只有二十多米遠的距離。
學校只有一個老師,姓曹,叫曹子輝,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
他老婆是個沒開過懷的女人,不是本村人,面相蠻漂亮的,然而卻總是罵曹老師。村里人不知道曹老師的老婆姓什么,叫什么,平時大家都稱呼她嫂子、嬸子什么的,到了韓鵬他們這一代,該叫伯母了。
曹子輝是老三屆,泉城市城里人,1968年的時候插隊到了廟子村生產(chǎn)大隊。
后來1972年夏主動請纓到翟鎮(zhèn)人民公社最偏僻的羅漢峪村生產(chǎn)隊落戶,開辦了羅漢峪村小學。
羅漢峪村小學是1972年的時候開辦的,到1991年,已經(jīng)建校19年了。
不過因為整個學校就一個老師,所以不可能做到年年招生,實際上曹老師招收了第一批學生之后,一直到第五年第一批學生畢業(yè)了,才又招收的第二批學生。
19年的時間,學校一共招了六批學生,最后小學畢業(yè)的,總共也只有13個人,考上初中的有2人,沒有人考上過高中。
韓鵬的父親韓尚河是曹老師的第一批學生,不過只斷斷續(xù)續(xù)上了幾天學,然后14歲下學定了工分開始務農(nóng)了。
今天是羅漢峪村小學的第七批新生報到的日子,為了今天的大事,曹老師已經(jīng)提前一個多月就在村里跟那些適齡兒童的家長做動員了。
偏遠的山村,老百姓對于文化人是很尊重的,村里所有人都很尊重曹老師,見面都叫他曹老師。然而對于自己的孩子上學這件事情,卻幾乎沒有哪個人是支持的。
山里農(nóng)民,極少有人有野心的,都是安分守己的,他們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是上學的料兒,而且周圍也沒有任何得成功經(jīng)驗當做榜樣的力量。
村里數(shù)百年的歷史,走出去的人屈指可數(shù),而通過文化走出去的,更是一個沒有。
不過,曹老師做的工作還是起到了作用,農(nóng)歷七月十四,星期五,上午七點半,韓鵬便由自己的父親牽著手,來到了羅漢峪村小學門口。
門口,戴著近視眼鏡的曹老師,則穿著一身干凈的中山服,筆挺的站在學校門口里面迎候著。
“曹老師,這是我的孩子,今天送過來了。”
曹老師曾經(jīng)教過韓鵬的父親韓尚河一年,所以每次見到曹老師,他都會畢恭畢敬得鞠一下躬。村子小,大家都彼此認識,所以也不用多么介紹。
曹老師一臉的嚴肅,微微點了點頭,然后說了句:“過來登記一下。”
整個學校的面積不大,差不多能有兩座宅基地的面積,校門朝南開著,進去之后是一個面積不大的院子,院子里面種些花草蔬菜,院子最北邊一排五間屋,東邊兩間和西邊兩間是教室,中間一間是辦公室。院子東南角有兩間廁所,院子西南角上有兩間屋子,其中一間是曹老師和他老婆的家,另一間是伙房,學生課間的時候可以到伙房里面接熱水喝。
曹老師是民辦老師,早就在羅漢峪村落了戶,也分了地。當年他本來有機會回城去,不過由于一些原因,他終究沒有回去。
韓鵬重生這么多次,對于周圍所有人的命運都很了解,他也曾經(jīng)出手幫助過這個命運挺悲劇的老師。不過,韓鵬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幫助,對于曹老師好像根本沒有多少意義。
這是個很古怪的人,韓鵬也弄不明白他到底想要什么東西。
曹老師帶著韓鵬爺倆進了辦公室,在一本封面寫著學籍冊的線裝本子上登記了韓鵬的姓名、家長姓名、籍貫、成分以及出生年月等等的信息,然后對韓尚河說道:“孩子就留下了,你可以走了。”
“哎,曹老師,我走了。”
曹老師和韓鵬一塊看著韓尚河走出了學校大門,然后曹老師回頭對韓鵬說道:“這里以后就是你的教室,你就在里面上課,現(xiàn)在你可以進去了。”
曹老師指著東邊教室對韓鵬說道,西邊的教室里面,往外面飄著讀書的聲音。
這個時間,剛好是學生晨讀的時候。
韓鵬進了教室,梧桐木板刷了黑灰做成的黑板,青石板疊起來,頂著長木板做成的課桌,座位呢,則是韓鵬自己帶過來的馬扎。
屋子前半部分是教室,后半部分則堆放著柴禾,教室中間還有一個鐵爐子,煙囪直沖著屋頂。
“貧窮,如此過分的貧窮,我以前是多么憎恨的貧窮,為什么現(xiàn)在卻也激蕩不起我內心半點的漣漪了呢?”
對于眼前如此艱難的條件,韓鵬竟然沒有任何想要改變他的想法,反而有些甘之若飴的樣子。
此刻,韓鵬的小學啟蒙老師,曹老師,已經(jīng)重新又到校門口迎接報道的新生了。
整個學校只有一個老師,也只有兩個年級,好在開設的課程只有語文和數(shù)學,然后曹老師給高年級上一節(jié)課之后呢,再給低年級上一節(jié)課。
一天一共兩節(jié)課,上午語文,下午數(shù)學,這樣的生活,韓鵬體驗了已經(jīng)說不上多少年了。
在最初重生的那十幾次里面,韓鵬對于財富和成功的渴望是那么迫切,他一度以為第一世自己不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小學年代的教育出了問題。
那十幾次重生,他略施小計,讓自己父親賺了大錢,然后在自己的謀劃下,自己一家順理成章得搬到了寨子鄉(xiāng)政府駐地的寨子村去住,而自己有那么十幾次重生之后,在二年級的時候,就轉學到寨子中心小學去上學去了。
然而每一次重生,自己都會反思,自己做的決定到底對不對。
他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次,都不是那么完美。
至于說在在七八歲的年紀,他覺得完全沒有必要為十年以后的人生而焦慮,享受生活,才是當下一個小孩子該干的事情。
坐在馬扎上,從母親給自己縫制的小書包里面摸出一個用大白紙切開之后縫起來的本子,和一根新買的鉛筆和小刀,韓鵬一邊削鉛筆,一邊看向學校門口。
透過窗戶,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學校大門口。
他知道,下一個來學校報道的人應該是徐紅了,然后不到八點鐘,當年他的全部六名同學,就會全部出現(xiàn)在這個教室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