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和尚給我們講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說某大比之年,有兩個上京趕考的窮秀才相遇在一個旅館中,因突發瘟疫,其中有一個李姓秀才感染了,所有人都避之不及,就連店家也不愿意幫忙,而是直接將病人鎖在房中,任其自生自滅。一張姓秀才見此情景,到處尋醫問藥,但疫情其間,醫家也是愁苦,病患太多,藥材不足。他只好應用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并親自采藥試藥,十余日后終于將垂死的A秀才救了回來,只是此時已經趕不上考試了。兩人只得各自回鄉,因這場病,兩人成莫逆之交。并且相約次年重陽之日在張秀才家中相聚。
李秀才回到故鄉后就開始忙著幫家里打理生意,生意紅紅火火的,格外忙碌。
一年很快就過去了,重陽那天,張秀才一大早就令家人打掃院子,備下酒菜,在家里等著李秀才來赴宴,從太陽升起到日上三竿,直到太陽落山了,還是沒有見到李秀才的影子。
家人們都說,時間太久了,大概忘了。
但是張秀才堅定的相信他一定會赴約。
夜色漸漸的漫過了村邊的池塘,籠罩了整個村莊,張秀才命人在家門口點起了紅色的大燈籠,以便李秀才在遠處就可看到。
然而,直到彎彎的月亮也升起來,也沒有看到李秀才。
夜涼如水,更深露重,張秀才獨自無精打采的坐在院子里獨酌,此時家里的狗突然狂吠起來,張秀才轉頭一看,只見夜色下,李秀才手里提著一壇酒大步跨進院子,朗聲叫道:“賢兄,愚弟來晚了!”
張秀才聞言起身大步相迎。
李秀才說:“自上次回鄉以來,家族生意日漸紅火,一直忙到今日,把今日之約差點忙忘了,及至想起,已是傍晚時分,想是趕不過來了。幸好以前聽老人說過,人死了以后,是可以日行千里的!因此便趕緊揮刀自刎,以赴賢兄之約。”說罷朗朗大笑。
張秀才也并不以為意,拉著李秀才的手坐下,兩人就在院子里相談人生,把酒言歡。
聽完故事,說實話心里是震撼的!但也是迷惘的!
震撼的是這份承諾如此之重,卻又沒有半點沉重之意,而是如此歡樂!如此磊落豪壯!
迷惘的是他給我們講這個故事是什么意思?
我看了一眼大王,他也正看著我。
酒肉和尚繼續笑嘻嘻的念了幾句詩:“入定修觀法眼開,祈求三寶降靈臺。觀中諸圣何曾見,不請情人卻自來。”
這幾句詩和這個故事更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然而,酒肉和尚也沒有給我們過多的解釋。
就開始講第二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古印度毗舍離地方的一個富翁,叫維摩詰,家有萬貫,奴婢成群。
但是,他勤于攻讀,虔誠修行,能夠處相而不住相,對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稱為菩薩。有一天維摩詰稱病在家,佛主派文殊菩薩去探病。
文殊菩薩一見到維摩詰就問道:“聽說你的身體生病了,但我想知道,你生病了嗎?”
維摩詰回答說:“我的身體生病了,但我一點病也沒有。”
文殊菩薩又問:“既然你一點病也沒有,那你的身體又怎么會生病呢?”
維摩詰道:“事實上,我的身體也沒有病,但眾人說它病了,我也跟著說它病了。”
文殊菩薩:“這卻是為何呀?”
維摩詰說道:“被人稱作身體的這個東西,它本來就可以有千百種形態,可以是完好的,可以是殘缺的,可以是健康的,可以是咳的、腫的、發熱的、發冷的。。。總之,它本來就可以千萬種形態出現,只是因為人們喜歡它是健康的,所以一切會導致身體迅速極滅的的都被稱作疾病。在本來沒有任何概念的清凈的身體上,人們創造出了健康和疾病這樣對立的觀念,并且疾病又以那樣顯現的方式讓人們看見并且感受,久而久之,疾病的概念就越發真實且無法逾越。就這樣,人類就掉進了一個叫“病”的無法逃離的,四大天坑之一。”
酒肉和尚說到這里,并不往下說去,閉著眼睛很享受的樣子,似乎在體會維摩詰話里的精妙禪意。
大王雙眼不聚焦的樣子,看著遠處,說道:“大師是想說,身體的健康、疾病,甚至是被鎖困,都不過是世人的眼光嗎?”
酒肉和尚此時睜開眼睛,笑嘻嘻的模樣:“如果一條河,有寬有窄,有激流有險灘,有曲折迂回,有萬丈深淵。哪一段是健康的哪一段又是疾病的呢?身體也一樣呀。”
“如果一個本來就沒有身體的人被困在某處呢?“我著急的追問道。
“既沒有身體,又如何能困得住呢?”酒肉和尚咧著嘴,即使在一問一答的情況下,也慢條斯理一副隔壁大叔人畜無害的親切模樣:“即使是你我這樣的凡人,即使擁有身體,也還可以身體在此,而心在他處,甚至千里之外!”
我嘻皮笑臉的道:“確實如此,若千里之外有心愛之人,便身在天涯,心也是在愛人身上的,反過來看,可見心也是可以困住的呀,哪里就困不住了呢?只不過是困在愛人的身上罷了!”
和尚嗬嗬大笑不止,起身拉著我們一起站了起來,用手掌拍著我的胸脯:“人擅自縛,與他人何干!”
聞言我一陣尷尬,卻也釋懷:我終究不是一個有慧根的人!
我和大王對望了一眼:看來這酒肉和尚的意思是說我們眼中看到的他們被困畫中,全是自困,而未必是外因造成的困。那也就是說我們是無能為力的了?!
酒肉和尚圍著我看了一圈,又圍著大王轉了一圈,笑嘻嘻的用一種類似寺廟里唱經的方式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一面唱著一面拂袖轉身而去,進入東鎮廟內。
“哎。。。。”我大叫起來。
大王一把拉住了我:“走吧。”
“那兩秀才的故事是什么意思,我還沒問呢?還有后面那首詩!說的都什么呀?”
“現在不明白,或許當遇到事情以后就會明白了。”大王看著酒肉和尚消逝的方向,淡淡的道。
我想起上次東華帝君贈我琥珀時,曾說我需要它。沒想到是我體內的大神需要它!看來這高人的心思話語,是我等凡人揣測不了的。既然如此,不如就此作罷!如大王所說,后知后覺的用境遇去體會,而不必未卜先知,帶著憧憬和希望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看不出來,你居然還挺有慧根的。”我笑道。
大王抽動了一下嘴角,算是回應。
剛到山腳下,見一輛小面包車停在大門口,小寒在前面朝我們招手。
“快上車吧,行李我都拿下來了。”小寒一面說一面搖著走在前面的大王的胳膊:“怎么樣?找到了嗎?”
大王點了點頭。
上車后小寒一面跟我們炫耀她是如何通過一己之力斗智斗勇的將旅行公司的人員說服,專程派了一小面包車等了我們一個多小時。我們也簡單的將事情經過跟小寒復述了一遍。
“入定修觀法眼開,祈求三寶降靈臺。觀中諸圣何曾見,不請情人卻自來。”小寒喃喃念著這詩。
“怎么?佛家這詩你也知道?”我問。
“說起他的大名,你也知道!比如他那首鼎鼎大名的詩作'你見,或者不見,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愛就在那里,不增不減。。。'”小寒帶著某種我無法理解的輕柔幽靜的聲音背誦了起來。大王和我都不知不覺被感染,加入了背誦: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背完好一會,車內的氣氛是溫柔又安靜的,誰也沒有說話。默默的沉浸在這個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創作的詩歌中,這大概是我見過的最溫和濃烈,又愛得最自由的情歌!
這世上真正的自由是存在的,對任何事情,愛它,全身心投入它,又不被它所困!只是這樣的境界,非神仙不能為吧?!
我隱隱覺得,酒肉和尚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周穆王、西王母之間,大概也有過象倉央嘉措詩里一樣美好自由的愛情。只是后來遇見了盛姬,不知道是見異思遷,還是驀然發現人間真愛,又或者是見一個愛一個的風流本性使然,總之這其中一定有一個關于約定承諾之類的東西,被某一方破壞了。這個約定被破壞以后就觸發了所謂的詛咒,而這個詛咒和他們被關在畫里有沒有關系呢?
一定有關系,酒肉和尚后面這個故事,明顯是想說因果輪回,他人不便也無力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