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前邊7萬字大概去年中就寫好放那,一直沒發表。
坦白說,前邊7萬字我回頭看寫得很普通,原因在于寫這7萬字的時候黑白顛倒,我夜里完全沒法寫作,向陽生命的悲哀,今年疫情期間剛好想來起點寫,于是就把那7萬存稿順手發了上來。
最開始我糾結于題材選都市還是科幻,因為兩者都可以,于是選了大流量的都市,結果5萬字沒有來簽約站短,根據我搜索別的作者經驗,這個時候沒來站短,基本屬于簽約無望。(即便簽約了也屬于沖書庫一類,因為數據支撐推薦位,而推薦位又需要數據做依據,所以說大白話就是一開始就要編輯力推,你才有數據,也才有推薦位。這個潛規則真的耽誤了很多作者。)
緊接著,我報以僥幸心理換到科幻類別,大概在存稿即將發完前,起點在后臺給我了簽約站短。
我一開始非常激動,然后開始認真寫,合同發過去改完狀態已經過了10萬字,大概在12萬字時,我主動找編輯要了一個試水推。
再我看來,這個試水推和沒有區別不大,并且我可以發誓,任何一本神書來到這個二級頁面,并且只在電腦版頁面才會顯示的推薦位都效果甚微。
我在寫到20萬字時,主動找編輯準備上架。
編輯勸我放棄,因為這本書的數據沒法支撐推薦位,并且以后也不會有,在沒有推薦位的情況下,永遠不可能被讀者看到。
于是我放棄了。
當時我還天真問他,可以不可以給我一個可以在手機上看到的推薦位,畢竟百分之99的讀者都來源于手機閱讀,沒誰在電腦上閱讀。
編輯說數據太差,沒法給。
這就是一個死胡同,沒有推薦位,何來數據?
我當時瞬間就明白了,編輯其實在給我發簽約站短時的想法就是用來沖書庫和簽約任務,那些早早被他內定的書,從一開始就有推薦位,一路推薦到底。
因為推薦位來源于數據,越早推薦才越有數據,超過5萬字,你就沒法和同樣5萬字得到過推薦的書比數據,所以你得不到推薦位,我7萬簽約,0數據,別人7萬字已經得到過2輪推薦,我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命運,只是傻乎乎不知道。
寫下這些不是抱怨,因為已經隔好幾個月了,只是想給這本書一個交代。
我自認為在7萬字之后寫得還行,哪怕就是前面7萬字也在水平隊列,沒有被落下,后邊算是出彩。
另外,我挺感謝這位編輯的,他講了實話。盡管他沒有意識到某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