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應元站在百官之首,滿意的點了點頭。
饒是以他那平淡如水的心境,看到群臣那呆若木雞的樣子,心中也是有些得意。
雖然這大農莊的計劃,絕大部分都是由皇帝擬定的,自己只是負責實施完善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說,這種匪夷所思的奇跡,卻是出于自己之手。
他之前也是想不到,皇帝的大農莊計劃,看上去異想天開、平淡無奇,可是,一旦將這個計劃完美的實施開來,會是這么的震撼人心!
有了這大農莊計劃和超級官道計劃的推行,從今以后,再也沒有了糧食方面的擔憂,再也沒有了民眾基礎的缺乏和人口數量不夠的顧慮。
不出所料,這從來不按常理出牌的奇葩皇帝,從此,有了一個渾厚無比的根基,沒有了任何人能夠撼動!
只要皇帝的這兩個計劃一直橫推下去,一個史無前例的超級帝國,就會屹立在天地之間。
“哎!希望那些世家大族、土豪劣紳的大反撲,皇帝能夠一直堅持下去吧。”
閻應元暗嘆一聲。
他比起任何人都要知道,那即將開始的大反撲勢力有多么龐大,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擋的。
他如今是大明帝國大總管,諸多的事情,他大多能夠在第一時間知道。
畢竟,有些事情,還是必須他親自上報,皇帝才知道的。
打仗方面,閻應元倒是不太擔心。
因為半個多月以來,神奇的皇帝,給了大家太多的驚喜。
更何況,六十萬新軍將士們,十萬勇衛軍,都在幾位悍將的手中訓練進步著。
皇帝現在根本就沒有錢糧方面的擔憂,大量錢糧、兵甲的急速消耗,看得閻應元都是膽戰心驚。
但無論如何,這么多的錢糧砸下去,七十萬新軍的一天天變強,肉眼可見。
打仗,皇帝應該是不會輸的。
但是,閻應元擔心的,卻是那天下悠悠之口。
如今的輿論,是掌控在天下的世家大族手中的,過些日子,種種不利于皇帝的傳聞,就會散步在整個天下民眾耳中。
天下皆反,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而且,肯定會爆發開來。
也不知道,這么年紀輕輕的皇帝,能不能夠頂得住?
想到了這里,他略有擔憂的看向一旁那興致勃勃、滿臉微笑的皇帝。
“閻應元!”
朱由校想了想,說道,“這超級官道,你接下著重往兩個方向修建,先把這兩個地方打通再說?!?p> “一路,向北,從京城一直修建到密云后衛以及墻子嶺?!?p> 朱由校知道,歷史上皇太極的第三次入關,就是從這一帶的幾個關口破關的。
他肯定要先把這密云地區清理干凈并且掌控在手,加固密云地區的長城近十座大小關口。
京城到密云后衛和京城到天津差不多一樣遠,不過是幾百里路,很容易就打通,將超級官道修建好。
“另一路,一直向東,把超級大官道修到遵化后,一分為二,一路朝著東北方向的青山口和喜峰口方向修建。另一路,一直修到山海關?!?p> 歷史上,1629年9月,也就是兩年后,皇太極將率大軍沿西遼河而上,從西喇木倫河及老哈河流域轉入灤河南下。
連續突破長城龍井關、大安口、洪山口等關口,攻克遵化、三河、順義、通州,兵臨京師城下。
歷史上的韃子第二次入關,則是在1636年,皇太極派阿濟格、阿巴泰帶兵入關劫掠。
這次沒有走第一次的路線,而是轉道京師西北的延慶,從居庸關入關。
兩年后,1638年9月,皇太極派多爾袞、豪格、阿巴泰、杜度等人率大軍大舉進攻關內。
此次兵分兩路,左路從青山關口以西破壞城墻進入,右路從古北口、黑峪關、墻子嶺、將軍石分四路進入。
左右兩路清軍在通州會合,然后一分為八,四處攻擊。西至與山西交界,南至山東濟南,方圓千里內俱遭清軍蹂躪。
可以說,如今的長城防線,處處都是漏洞。
朱由校狠狠地說道,“朕必須在三個月之內,掌控住山海關,才能夠把山海關到密云地區一線的所有長城關口都掌控在手,并且全部翻修一遍?!?p> “朕可不想在應對國內各方勢力反撲的時候,被狗韃子在后面捅幾刀!”
朱由?,F在根本就沒有什么騎兵,就算是打得過韃子,也跑不過他們。
所以對付不了那皇太極,連蒙古韃子也對付不了,近幾年,只有防守。
既然要防守,就必須要掌控這些長城薄弱地區。
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掌控山海關。
在歷史上,還有剛好兩年的時間,皇太極就要開始進行第一次破關搶劫了。
而自從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誰說歷史不會改變呢?
更何況,那歷史的記載,也只是有一個參考作用。
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如今的自己,已經把京城搞得面目全非,以后,想必這天下也會是面目全非,這歷史就更不可相信了。
“嗯,臣記住了。”
閻應元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神情嚴肅之極的一口應承了下來。
朱由校見群臣已經參觀完畢,一個個都似乎有些神情恍惚,遂下令大家返回京城,免得將這處大農莊弄得雞飛狗跳的,嚇到了那些流民農婦。
大家回程路上,一個個翰林院和國子監的進士、舉人們,都是滿腹心事,時不時的面面相窺。
他們都被震驚了。
他們大多是聰明人,哪里會不知道朱由校這兩個大計劃的厲害之處?
有不少世家子弟,都暗自下定了決心,準備向著皇帝靠攏了。
“皇帝就是皇帝,果然神乎其神,行事高深莫測……”
這些一向自以為是的讀書人,是真正的被皇帝的大手筆震懾住了。
……
“陛下,您重點交代的曹氏叔侄,他們全家包括直系族人,都被接到了京城安置了。”
朱由校剛剛回到皇宮,一名女官就領著小軒子前來報告道。
“奴婢將他們兩家人,分別安置到了距離皇城不遠的兩處相鄰豪宅大院,正好是在盧象升和孫傳庭他們的隔壁?!?p> “好!你做得好!”
朱由校開心的大笑道,“嗯,你辦事很牢靠,這很好。今后繼續努力?!?p> “你立即去宣兩位曹氏叔侄前來覲見!”
朱由校是半點也等不及了。
說實話,六十萬的新兵將領,只有盧象升和孫傳庭兩人,肯定是不夠的。
最起碼,也要給盧象升和孫傳庭配備兩員猛將才行。
毫無疑問,曹文詔和曹變蛟兩叔侄,就是歷史上明末時期最能打的兩位,武力值比盧象升還要猛!
曹氏兩叔侄,都足以和所謂的滿清第一勇士鰲拜一戰。
尤其是曹變蛟,估計能夠打贏鰲拜。
明末的“馬踏千軍”,說的就是曹變蛟這個明末第一猛男。
這兩人的到來,讓朱由校實在是高興非常。
自己組建的新軍,終于有四位大將了。
當然,其中的孫傳庭是明末第一帥才。
盧象升要比孫傳庭差一點,也足以獨領一軍。
而曹氏叔侄,都是猛將之才,與三國時期的蜀國五虎將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