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寒想將軍表明了自己想要代替秦正輝抗倭的心愿后,俞大猷隨即便上書請奏。
只見俞大猷站在殿堂中央,上面坐著一位年近五十的人。此人身著金黃綢緞龍袍,頭戴琉璃白玉冠。
他翻閱著俞大猷呈上來的折子不悅道:“你說秦正輝患病不便前去東南抗倭?”
“回稟皇上,秦將軍向來患有肝疾,聽聞就在前幾日病倒。”
“秦將軍無事吧?”皇上放下手中的折子。
“秦將軍無妨,他若知道皇上如此擔憂,定會深感愧疚。”
“那這次去東南一帶抗倭誰與你一同?其它將軍也有軍務在身,可東南一帶倭寇猖獗,朕每想起這些事來,便頭痛不已。”嘉靖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部,他閉上眼睛嘆息道。
“皇上不必憂心,雖然秦正輝不便上戰場,但有人想要代替他。”俞大猷笑了笑,他激動道。
“哦?何人?”嘉靖睜開眼睛,感興趣道。
“此人便是秦正輝的徒弟,微臣與她倒是見過幾面,秦正輝教此人從小習武,并且閱覽兵書無數,倒是個帶兵打仗的苗子。”
嘉靖頓了頓,才道:“俞將軍,這可不能是紙上談兵!”
“皇上請放心,有微臣在,微臣定會保我東南一帶安定平穩。”俞大猷跪地扣頭道。
“那好,此番前往便由此人隨你一同前往,代替秦正輝的位子,希望她不會讓朕失望。”
“多謝皇上準奏。”俞大猷說完便退出殿堂。
出了皇宮的俞大猷,火速趕往秦將軍府。
青寒端著給秦將軍所熬的藥剛從廚房中出來,她看見俞大猷著急的進了府門,便放下手中的藥碗,上前詢問道:“俞將軍此番前來可是有事要說?”
“青寒,你趕快收拾收拾東西,過幾日便同我一起去江浙一帶抗倭。”
“您的意思是,皇上準奏我代替秦伯伯的位子隨你前去抗倭?”青寒驚喜的看著俞大猷。
“是啊,我也沒想到事情竟會進展的如此順利,皇上還說希望你莫要讓他失望。”
“俞將軍放心,我定不會讓皇上與秦伯伯失望的!”青寒笑道。
隨后,青寒便將俞大猷帶到正廳中,為他斟上茶便去請候秦將軍了。
青寒端著藥碗進了秦正輝房中,秦將軍已醒,他坐在床上,背靠軟墊,手中拿著一本已經泛黃的書本翻閱著。
“秦伯伯,您既然已經醒了那就將藥先喝了。”青寒走到秦將軍的床榻前,端起藥碗遞到秦將軍手中。
秦正輝端起青寒所遞過的藥碗,仰頭一倒,一碗苦藥隨即見底了。
“秦伯伯,俞將軍來府上了,并且他還告訴我,皇上準許我代替你前去抗倭了。”青寒端過秦正輝喝完藥的白瓷碗。
青寒話音剛落,秦正輝愣了愣,他一言不發的看著青寒。
見秦將軍不說話,青寒接著道:“秦伯伯,您沒事吧?”青寒擔憂的看著秦將軍。
“寒兒長大了!”半晌終于說出這一句話來。
青寒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她低頭不語。
“行了,我先去正廳與你俞伯伯交代兩句,畢竟你從小便未離開過京城,我怕你水土不服,所以……”秦正輝站起身來,他抓起衣架上的錦緞大衣披在身上。
“秦伯伯您都說了我已經長大了,所以您就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青寒微笑道。
看著青寒的模樣,秦將軍看出神了:“你的眉眼與你母親真是相似,仿佛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秦伯伯,您一直都沒跟我提起過的家人,他們到底是什么樣的的人啊?”青寒從小到大只知道秦正輝是自己的伯伯,她也從未聽身旁的人提及過她的父母,就連秦伯伯也并未與她講述過。因此,青寒很是好奇,那個與自己眉眼甚是相似的人到底是什么樣的?她現在到底身在何處?
“這些事情等你從江浙回來后我自然會告知與你的。”一提起她的父母,秦正輝便不在多言。他的神色也因此事而又變得憂愁,方才臉頰上出現的一點紅暈,這回兒又變成蒼白的紙張。
既然秦將軍不想多說,那便自是有他的目的,因此,青寒也不再追問下去,她遲早會自己查明真像的。
代秦將軍穿著好之后,青寒便扶著秦將軍來到正廳。
“老秦,今天恢復的不錯?臉色紅潤啊!”俞大猷調侃道。
俞大猷話音剛落,惹得秦正輝大笑起來:“都老骨頭一把了!何來臉色紅潤一說。”
“您還真是低調啊。”俞大猷就接著道:“我今日來主要是因為有關青寒代你去江浙一帶抗倭的事情。”
“我都聽青寒說了。皇上這么快就準奏了?”秦正輝很好奇。
“是啊,希望她不會皇上失望。”俞大猷放下手中的茶杯。
青寒回到自己的房間,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東西。此次前去估計得待個一兩個月,所以她要好好準備準備。
只見青寒從衣柜中取出幾套男裝塞進粗布包中包了起來,接著又拿了幾件生活必須品。青寒走到柜臺前,她看著柜臺上的小盒子。
只見她伸手取下那個精致的紅木盒子,她小心翼翼的將盒子放在桌上。打開盒子,青寒取出里面的東西,她看著桌上擺著的物件,不由的笑了笑。這個盒子中大多都是青寒的“戰利品”,小的時候,青寒仗著自己會點花拳繡腿就經常欺負那些城中的小惡霸,那些熊孩子總是因打不過青寒而被青寒打的跪地求饒,有的甚至還“賄賂”她,青寒倒也不是“來者不拒”,見著自己心怡的東西便收下,隨之也便收了那孩子做小弟。
說起來,在京城城東這片地方,青寒可謂是“名震四方”,附近與她同齡的孩子基本都被她滅過。那些熊孩子見青寒武功了得便都認了青寒做大哥。青寒倒也不拒絕,就連秦昊宇也是她手下的小弟!
每當青寒提及此事,秦昊宇便臉紅不已,青寒揍他的那件事情,他至如今還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