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發年貨
“同事們!先停一下啊,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辦公室里,范經理心情相當的不錯,站在空地拍了拍手,示意大家暫停手中的工作。
“咱們金總,為了體恤大家為公司的辛苦工作,特意給大家準備了一份防護用品作為新春禮物。每個人都可以領到:一次性口罩一盒、醫院專用口罩一盒、醫用酒精一盒,每人還發兩瓶消毒液,一次性手套一包,酒精噴壺一個。”
“外面還是很危險的!我希望大家出門的時候,也都做好防護。不要說外面買不到口罩啊!咱們的福利還是有的,誰讓咱們就是做這個的呢!呵呵,自己都沒有,還怎么賣給別人啊!大家說,對不對啊!”
范經理部門的員工立刻帶頭起身叫好,劉麗娟的部下只是翻了翻白眼,模樣稀奇古怪,各自心里想著:
大過年的,老板咋就這么摳呢?
除了年終獎,人家多少都能從公司領點兒過年的禮品,不管是生熟的牛羊肉、米面糧油各種雜糧,還是干果禮包、酒水飲料、雞蛋牛奶,誰見過發口罩、酒精、消毒液的呢?
就算發個平底鍋,也能回家攤雞蛋吧!你發這點東西,加起來最多不超過二百塊錢,能大方點嗎?太能算計了吧!從庫房拉點出來,給大家分一下,這能算年貨嗎?
啥也沒有,發個春聯,送幾個福字也行啊!拎著這些東西回家,不讓別人笑話死嗎?這算勞保用品還是公司福利啊?
劉麗娟聽著金老板的決定,也是郁悶滿臉。這里最高興的只有小萬了,公司發了,省得去買這些東西了。
“停一下,別光顧了高興了!還有一件事情,也是好事!金總決定,今年春節,凡是不回老家的人,都要在家待崗。公司如果有事,你必須來加班!沒有任何條件!”
“加班的,每天給三薪,叫你不來的,扣獎金一個月的!都聽到了沒有啊?別到時候問我,為什么獎金少了!”
“范經理,加班是指你們部門吧?我們還用加班嗎?”張華不明白的問著。
按照自己的理解,貨都賣沒了,徹底休息可好,加什么班呢?自己想賣,沒有啊!
“說的就是所有人,你不是嗎?大家都一樣,都是在家待崗!”范經理翻了一眼張華,沒好氣的回了一句。
“哦!”張華一咧嘴,坐回原處。
“大家下班的時候,到小萬那里領一下啊!別忘了。出去坐公交、地鐵,最好都戴上。為了預防嘛!我可不希望任何人得病啊,呵呵!”
范經理看著大家沒了生氣,知道春節期間加班的通知足夠傷眾,也就不好再說什么,低著頭進了會客室。
“劉姐,咱們老板瘋了吧?春節加班,還不許請假,他什么意思啊?我不想要那個三薪,還我假期就行!”
“是啊,劉姐,他是不是對咱們有意見啊!咱們加班能干啥?醫院都放假了,哪找大客戶去啊?再說,找到大客戶了,咱也沒貨啊!”
幾個業務員圍攏在劉麗娟身邊,小聲議論著,幾乎是眾口一詞的痛罵公司的決定。
“別吵了!在家待崗而已,你們還出去玩嗎?”
“我都定好機票了,海南七日呢!”
“我不出去,在家睡一禮拜也行啊!吃飽了睡,睡醒了吃,好好休息幾天!沒事加什么班啊!我----能不來嗎?”
“你要是不來,還不如辭職呢!待崗,不用每天來,聽不懂啊?”劉麗娟瞪了一眼張華,心里盤算著金老板的想法。
金老板不是不想賣,而是要在高點上售出。就像股票一樣,價格正在爬坡階段,每天都有高點。但是對于這一段時間,只有一個最高點。
那么,最高點在哪里?
以金老板的分析,有可能就在春節期間。那個時間段,去哪里招人呢?還不就緊著自己家的員工干活嗎?無非是給點加班費而已。和那一庫房的物料比起來,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利益最大化,這是所有商人追求的目標。現在又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肯定會破除萬難,保證利潤的。
量已經成為小事了,否則他不會拒絕大客戶部出貨;他現在只想保證足夠的利潤,越高越好。
噬血逐利,安全的掙錢,商人所愿。
“那我能干嗎去啊?要是現在把我教會了如何做口罩,開生產線,我倒是有興趣學一下。剛才客戶又打電話了,問還能再擠點出來不?”張華側眼看著劉麗娟,希望能夠再給分點貨。
“擠點兒?你去奶牛場吧!本公司,暫時無貨!”
“唉!我就納悶了,這叫什么事!沒貨還得加班,神經病!”
每個人都對這個通知有著極大的反感,背地里捉弄幾聲金老板,私下里對于范經理傳聲筒的作用更是大加批駁。
凡事,好像都有這種感受。相關的決定總是錯的、總是背離實際的,都是椅子指揮腦袋的結果,大事都是拍腦門決定的;可是在執行端,既然見不到拍腦門的人,只好腳踩幾下傳聲筒,甚至制造足以響徹云霄的噪音了。
下班回家,劉麗娟拎著自己公司的勞保產品有些不習慣,可是越是臨近小區,越是能夠感受到周圍眾人投過來的羨慕嫉妒恨。
“你看看,人家從哪里買的啊!你咋那么笨,排了三天隊,消耗了三個口罩,才買回來五個!”
“我看那是套裝吧!是不是網上訂的啊!”
“網上還有嗎?我看好多店都打烊了。還有幾天過年啊,再說,也沒有快遞了!”
議論之聲不絕于耳,搞得劉麗娟都想任性的顯擺一下這些不值錢的勞保用品了。發個朋友圈,點贊也絕對不會少的。
雖然我沒有什么昂貴的包包,進口的鞋子,名牌的香水可以曬,但是我有口罩,我有酒精,我有消毒液。足可以成為新一代屏霸、燃點,晃瞎一片眼睛,收獲無數膝蓋。
“您好,這位美女,我能問一下,你這些東西都是哪里買的嗎?”
終于,同在車站等車的一對男女湊了過來,輕聲打聽。在這個時間,一袋子防護用品的吸引力可能已經超過了一頓法式大餐、一場賀歲電影、一大束鮮花、一盒面膜或者化妝品。
這些東西早已超越了防護用品的本身價值,絕對成為了居家必備。
“啊?你是說----這些!”
劉麗娟心里當然明白,對方指的是什么,肯定不是右手挎著的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