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外夜夜聽雪/才明白梅花不為任何人怒放”《十年》里唱的“我的淚水不光為你而流,也為別人而流”。
“如果還做朋友,有事需要幫忙,我義不容辭。但其他的給不了了。”蘭君朋為紅蓮傷心,也只是年少情懷,現在玉蓮才是不可替代的。
“男人真是現實,你也不能免俗。”紅蓮冷笑起來。在外這些場面甚至比這更不堪的她都見識過,但唯有這一次將她傷得里外俱透。
人生有七苦,求不得。不求便不苦,無欲則剛。你讓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如何做到無欲則剛,精彩的生活才剛開始呀。還沒有經歷色彩就要享受單調的幸福。這單調便注定不會幸福。
想要抓住他,陳玉蓮用了最快捷的方式讓他現形,但也讓他不得不逃離。
“作為妻子,我連問一下的資格都沒有嗎?!”
我們的教育老是讓我們很在乎結果,可是其實結果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水到渠成。我們老是在乎愛情這一故事是不是白頭,而忘了它本該是一段感受,愛著你的感受、被你愛著的感受。所以拒絕曲終人散、有意避開中途轉車,可是越是這樣越是容易失去愛情的美好,最后弄得不得不曲終人散。
她自殺式地測試這段愛。
他拉著她走。殘存的理智告訴她,她不過是個替代品。可是她卻不能拒絕,他已融入她的生命。多么可悲,她都在可憐自己。他只要一點就可再次占據她的心。一句“我愛你”便叫陳玉蓮繳械投降,之前的所有心理建設轟然崩塌,所有的堅持也都化為烏有皆成過往。
他何其自私,只是當她是私人物品,一旦覺得她要離去,便來一次撩撥,讓她走不得。
我們以為人人生來平等地。資本的差距給她上了現實的一課。一分錢一分理短。
人們低估了女人對愛情時的勇氣男人在情逝時的絕情。
弟弟的女朋友。“你有什么資格管我們,你自己的感情還一踏糊涂呢。”
“你這樣是不行的,你……”可是大家雖知忠言逆耳,卻都不愿聽。你想幫她。人家卻仇視你,有時甚至到死。
所以老實人聽信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人性太脆弱。
道理從來用來體驗和經歷的,唯獨不是用來講的。所以那些自以為是的父母們,莫再如此了。因為如果你當年如此懂得道理,也不會讓今天的困境發生。苦口婆心,從來都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因為未來可見的美好,我們會無限憧憬,唯獨忘記當下應該做的努力與堅守。低估現實的曲折性。一眼望到頭的幸福,是劑迷魂湯,讓人忘了身邊的險象環生。
好像未來的好日子已全然屬于你。我們總是愿意花時間去憧憬,不愿意面對當下的現實。這也是駝鳥心態吧。
真正的勇敢,是洞悉人生的殘酷真相,仍能保持愛和夢想的能力。不然你會被現實擊得粉碎。
變心來臨前,并非沒有預兆。但是任何周期(改變質)到來,大部分人都難以察覺,或者說不愿察覺。中國人喜歡預兆,更喜歡將不好的預兆(或者說是其他不相關的兆頭)摒棄,好似你不去想它便不會發生一樣。你說了出來反而是你愿意這樣,是你促成的。你是烏鴉嘴。
這也是大多數中國人對待生死不夠達觀的原因吧。你說了就是不好,不說就不會發生。可是墨菲定律……可是任何的發展都有規律可循,你不去在乎它,它只能打得你措手不及。
反而是你直面它,知道它發生后的走勢才能不傷,或者不那么傷或者無措。回不去的過去,到不了的未來。有時大家的情感被裹挾,才會錯失本該的美好。連地球都最終會走向滅亡,所以不可避免,只能不負當下。當下即是財富,也是只能自己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