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世看》拍攝組準時到來。
領頭的是個年輕人,長了一副鄰家男孩的模樣。
只是……眉眼好像有些熟悉?
這次來的人不多,一個攝影師外加一男一女。
哦豁,兩個不清楚身份的d級人員。
打開門,那人看見商和后一愣,略微前傾了身體想要仔細觀察,專注的目光一直盯著她眉心。
直到商和似笑非笑的眼神透過來,他才收斂了神色,也發現自己似乎有些失禮,不自覺地摸了摸下巴。
把他們請進來,為首的年輕人邁著悠閑的步伐,沒有一點不好意思,四處張望著,時不時還跟身后的助理評價一下房間的擺設。
模樣悠然自得。
自來熟地太過頭了吧?商和挑了挑眉。
站到客廳中央,年輕人一個瀟灑的轉身,朝商和笑了笑,開始自我介紹。
這一轉身商和才發現他右耳朵上帶了只藍牙耳機。她也沒多想,可能是方便隨時跟其他人聯系吧。
“您好,商影后,我是這個節目的負責人顧安。這位是你的攝影師小呂。”他指了指旁邊扛攝像機的人,再指向另外一邊的女生,“她是后勤組的小趙。”
有些出乎意料,畢竟這樣的節目一向都是交給那些有資歷有經驗的人。
顧安能坐到導演的位置就證明這個人本事不俗。
想到這她又打量了眼面前的人,不過二十來歲,他穿著一身黑T恤,外面套了一件軍綠色馬甲。
眉眼明明很柔順,偏偏眼神里都是銳氣,給人的感覺就像一株逆風生長的野草。
“顧盼是你什么人?”半晌,她緩緩地開了口。
“正是家姐。”顧安咧著嘴,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齒。
笑起來確實挺像。商和沉默著點頭,在心里給這人下了決斷,顧盼的弟弟嘛,當成侄子看就行。
按照常規操作,親友團一律降一輩。
三個人依次問了聲好,顧安隨即表明來意。
這次主要是給嘉賓們做采訪,問幾個問題,到時候作為預告片放出去。
只是有點奇怪,既然這人是導演,難道不應該去最大牌的人那嗎?
對此顧安給出的回答是:他新官上任跟那些人都不熟,只有商和是他姐的朋友,應該比較好相處。
原來是為了混眼熟。這么一說商和就理解了,她是個突破口,從邊緣出發,農村包圍城市嘛。
我懂的我懂的。
幾個人跟她東拉西扯閑聊了一會兒,過了十多分鐘采訪才開始,這些問題并不刁鉆,都比較偏日常,就是總感覺哪里怪怪的。
比如上一秒還在問她最喜歡哪個季節,下一秒又轉到火鍋里應該加哪個料。
風格轉換得太快,商和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但要說他是在刁難自己那也不能夠啊。
這段采訪結束,三個人就趕緊收拾東西離開。不,更準確來說像是跑路。
就好像完成某個任務就迫不及待要去復命了。
應該……是錯覺吧。
現在的年輕人啊,看著他們的背影商和搖了搖頭,慢悠悠回到客廳給自己泡了杯茶,滿意地抿上一口,太不穩重。
次日,h市機場,商和正拖著行李箱站在候機室。
她穿著一件深灰色九分褲,上半身是米白羊毛衫,外面套了件黑色大衣。
栗色長發柔順地垂下去,好歹還能擋點風呢,頭上戴著方休送她的那頂禮帽。
淡粉色的圍巾擋住了半張臉,她雙手插在口袋里。這種尋常的打扮在人群中并不顯眼,大概也不會有人能認出來,畢竟她整個人被包得就只剩下一雙眼睛。
身后跟著的攝影師也忍不住笑了,正是上次來過的小呂。
圈里都說商和性子高冷不好相處,但這兩次接觸他發現這人明明沒什么架子。
但是還別說,小呂又忍不住多看了攝像機里的人幾眼,這衣服明明也沒多好看,怎么穿在這人身上就這么順眼呢。
別人是衣服襯人,商和完全就是人襯衣服,與生俱來的好氣質。
走起路來,揮手都要比別人好看幾分。
他不由感嘆了一聲,這么好的底子怎么就沒去做個模特呢。
沒過一會兒就輪到商和登機了,為了避免在飛機上被認出來引起意外,主要是怕拍攝的事提前透出去,攝制組選擇的是頭等艙。
真是財大氣粗,果然中央爸爸不是蓋的。
這次的目的地是g市的一個小城鎮,位于北方地帶,離她本來的城市很遠,航程大概有五個小時。
然而就像人們說的那樣,世間所有的分離都是久別重逢,離得再遠也會有相遇的那一天。有的人注定會分離很多次,也注定會重逢很多次。
都在并不久遠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