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兩人去衙門帶了人手到了石鼓巷入口,眾人正準備進去敲門。平安制止了眾人的舉動,示意其中兩人留在巷口警戒,另外兩人繞到巷尾等候。布置妥當,他才帶著其余人走到第四戶門口。他叩響那扇破舊的木門,木門隨著叩叩聲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門后傳來咳嗽聲以及越來越近的腳步聲,平安等人緊緊握住腰間的佩刀。門咔拉一下打開,一個拄著拐的老者出現在平安面前。平安從頭到腳打量著這位老者,見他衣服穿著樸素,右腿膝蓋微曲腳尖踮地。平安舒了一口氣,忙開口道:“老伯是米鋪的賬房先生嗎?”
老者應聲道是,不解道:“你們是什么人,來有什么事嗎?”
“老伯,我們是州衙的衙差,刺史大人有事想麻煩老伯去回個話。”
老者遲疑解釋自己腿腳不便,平安表示可以雇車前往。老者只得拄著拐杖一步一步走向巷口。平安使喚巷口的衙役去路邊雇一輛牛車來。于是,眾人一起坐車前往王府。
巷尾等著無聊的兩人正抱怨平安的無事生非,準備打道回府時,忽聽到巷中傳來重物落地的聲響,兩人連忙跑至拐角處躲了起來。不一會兒,兩人伸出頭來看向巷口,只見一個穿著素衣的年輕人捂著面背著一個沉沉的藍色包袱跑出了巷尾。兩人這才反應過來,怕是遇上賊了。他們急忙追了上去,邊追還邊喊道:“抓賊啊,有小偷啊!”素衣人聽到后面人的喊聲立馬加速,朝路邊的一座民坊跑去,等兩名衙役趕到時,人已經不見蹤影了。
一人站在坊門口喘著大氣,另一人平躺在地上掀起衣擺給自己扇風。站著的那人說道:“尉二,咋辦,人跟丟了,平白的大功沒了,回頭還要挨一頓竹筍。”“遲三,老子以前說你木頭你還不承認,今天你得認。咱倆要是抓住了那個小賊,咱就領大功,沒抓著,咱還往外說,那不是缺心眼嘛。”尉二撐著胳膊站了起來,道:“咱們走吧,就說沒情況。”待兩人走遠后,素衣人從坊口冒出來呸了一口,緊了緊包袱準備離去,卻不想一轉頭被突如其來的榔頭砸了個正著,人也暈倒在地。坊內的人招呼兩個同伴將素衣人和包袱都帶走了。
慎王爺等人在政事堂又等了一盞茶后,漸漸有人坐不住了。某位小吏尷尬的起身向慎王爺委婉的表達了自己想出虛的需求,慎王爺才想起不能讓一州大小官吏空坐著,忙表示大家可以一起去花園逛逛,趁機解決一下個人需求。他還不忘讓人將掌柜等人帶去偏廳歇息。
各位大人的臉色慢慢變好,眾人一起閑逛,各自方便。待大家回到政事堂時,已經有丫頭婆子擺上了新的點心茶水。慎王爺想著不能干坐著,命人擺上棋局,呈上書畫,眾人隨興趣把玩一二,消磨時間。
平安帶著賬房回到政事堂時,慎王爺已和眾人已經打成一片,正纏著別駕等人給他講“書圣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怎么臨摹才更像。”
平安只好先去通報,他咳了一聲,示意王爺和眾位大人收斂一點,端正姿態。慎王爺他們先前歡聲笑語熱鬧非凡的氛圍被這咳聲生生打斷,眾人忙回歸原位。隨后,賬房被帶入政事堂。
慎王爺問拄拐老者:“你可是米鋪賬房?李有才掌柜的二哥李有德上次是什么時候來的米鋪?”
老者答道:“老兒我是米鋪掌柜,李有德是上個月二十三日來的。”
齊別駕剛剛被慎王爺吹捧了一下,他覺得要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忙開口道:“那你告訴王爺和本官,為何記得那么清楚?”
“回各位爺,老兒我是李有德的三叔,有德每次來,有才都會讓我記下他帶來的山貨,這樣以后好分貨錢。有德還給我帶了幾棵山參,說讓我補補。我不會記錯的。”
宋刺史對付想出風頭的齊大人只用一招:能不讓他說話就不讓他說話。宋刺史搶先問道:“有什么證據證明你說的是真的?”
老者聲音突然高揚:“有德每次來都會和有才一起來找我登記山貨,這個賬本都有記載的,老兒我可不會撒謊。”
眾人對視一眼,慎王爺示意賬房拿出賬本,老者理所當然的說:“賬本在有才那兒。”
宋刺史這個棒錘,專業捧哏一百年,接了一句:“賬房不是管賬收賬的嘛,怎么賬本在掌柜那兒?”
老者道:“大人,我們做生意的賬房都只管核賬記賬,您說的是官衙里的賬房。”
慎王爺見此,立馬給宋刺史遞個臺階,喚平安去隔壁帶來掌柜一伙人。李有才一進來就看見賬房站在政事堂中,他就知道事情有些不妙了。果然,慎王爺問他賬本在哪兒?他剛想拒絕回答,就聽見身旁的小廝搶答道:“掌柜的不放心別人,經常貼身安放賬本。”李有才只好慢吞吞的從衣服內襯的夾縫中掏出賬本。他剛一拿出來,邊上的平安立馬抽走賬本,李掌柜對此只能干瞪眼。
平安快速翻閱賬本找到上個月二十三的記載后將賬本呈給慎王爺過目,慎王爺看完后將賬本傳遞給各位大人觀看。
核查完畢,慎王爺怒道:“李有才,從實招來,李有德現在何處?”
“王……王爺,小人不知道呀,他可能回漢中了。”
“一派胡言,山路上月早已坍塌,商船因雨季早已停運,他難不成長了翅膀飛回去?”
“王爺,各位大人,”李有才苦著臉道:“小人真的不知道啊!”
眾人于是把目光轉向賬房,期望他能說出李有德的去向。不想賬房也表示不知李有德的下落。這樣一來,糧種從何而來之案陷入僵局。慎王爺只能無奈放他們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