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仁跟著道童一路向山上走去,不知不覺間又翻過兩座山頭,他心中忐忑,因為知道入門有考核,但道童只字未提,難免擔心,便湊近身子,開口問道,“師兄,咱們天人觀的入門考核是什么啊?”
“師弟不用著急,一會你就知道了。”
郝仁只能撇了撇嘴,繼續跟在身后,不多久,一塊巨石映入眼簾,上面寫著兩個字“問道”。
大石旁還有一條很長的石階通往山頂,道童駐足停在了這,郝仁問道,“師兄這塊大石是何意啊?”
道童笑著回應說,“師弟,此物名為問道石,而這條石階就是你說的入門考核。”
郝仁抬頭望向石階上方,不明白什么意思,難道是讓他走上去,就算石階很長對普通人來說可能有些麻煩,可對于通脈境的修士卻沒什么難度。
他指著山頂開口問道,“師兄,難道是讓我走上去?”
道童雙手插在衣袖里微笑著點點頭,旋即說道,“這條石階一共九千九百九十九階,通往山頂的問道臺,師弟只需要沿著這條路一直往上走便可,能走到哪里就算哪里,但我最希望的就是你能登上山頂,希望師弟可以成功,我在山頂等你。”說完就從另一條路離開了,留下郝仁自己在原地思量。
他摸著下巴,沒想到真是要爬石階,不過轉念一想,事情恐怕沒那么簡單,里面定然有古怪,但他來這的目的就是為了拜入天人觀,不管是什么考核他都要試一試,想到這便不再猶豫,轉身踏入石階,
此刻在天人觀中,那位長須老道正端坐在大殿的蒲團上,盯著身前由靈氣衍化出的景象,定睛一看正是郝仁走在石階上的畫面,老道士伸出右手再次掐算,不過旋即皺了皺眉,好似有什么困惑……
而山下的郝仁一步一步的向山頂走去,一邊走一邊數著走了多少,到現在已經走了一千階了,并沒有感覺到什么不同,繼續向山頂走去,可當他走到三千階時頓時感覺身子一沉,頭腦發昏,好像有人用大錘砸在了他的腦袋上一樣,想抬起的腿怎么也動不了,而且腦海中響起一陣聲音,
“何為道?”
何為道?郝仁頓時明悟,這才是真正的考核吧,如果自己答不出來恐怕就登不上這第兩千零一階臺階。
他皺起眉頭,心中開始思索,何為道?
可以用言語解釋妥當的‘道’,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道’;如若我們給予‘道’一個名字,這個名字也肯定不能把‘道’形容妥貼,由于人認識的局限性,我們所說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無法窺見道的全貌,故無法反映道的本質。
大道三千,條條皆可成圣,所有修士無不追求大道,而整個世界都是由大道構建,指引之下又出現了規則,如果把這個世界比作是一間房子的話,那大道就是搭建房子的木材,規則就負責把木材拼接起來,天道常在,不因外物而改變,即使所有生靈都死去它也依然會存在,就像住在房子里的人不在了,房子依舊在,可以說能改變這個世界的就只有大道,天道。
所以道,自然也。
他長舒一口氣調整下呼吸,于是大聲開口說道,
“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風無人扇而自動,水無人推而自流,草木無人種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實為自然之道。”
郝仁解釋完這一切,山間云霧頓時彌漫,本是冬季卻淅淅瀝瀝下起小雨,雨滴落在身上又化成靈氣歸于天地。
此刻沉重的腿終于抬了起來,跨上了上面的石階,大殿里的老道士也微微一笑,對郝仁的解釋表示贊同。
當他跨上這層石階后明顯感覺到壓力更大了,雙腿已經不能快速攀爬,只能一步一步穩扎穩打的走,但卻感受到體內的靈氣正一點點凝練,心中一陣驚喜,沒想到還有這種效果,繼續這樣凝練的話有機會再打通一條太虛八脈,身體上帶來的痛苦馬上就被拋之腦后,繼續努力的往山頂走。
他咬緊牙關不知不覺走過了六千階石階,感覺到雙腿再次不能動彈,好像被灌了鉛一樣,一道聲音又一次在腦子里響起,
“何為道之道?”
何為道之道?這應該就是第二關考核,不過何為道之道呢,不禁再次思索起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不道,不可名也。
萬物伊始由道所化,道本不可言,就更無法探其究竟,道是否有意識?可以有條不紊運行規律,道是否有能量?能時刻推動事物衍化,道是否如同桌椅板凳一樣是被創造?能恪守成規。
你無法知道‘道’究竟要做什么,為了什么,只明白它有自己的規律。
半晌后,他開口解釋道,
“道法自然,有其運行的規律,凡人不可推測,只有帝境才能一窺天道,然而道法自然,存于萬物,雖不能闡述天道,卻能從其他事物里端詳一二。”
說完伸出手接住落下的雨滴,繼續說道,
“雨滴從云間落下,歸于大地,又被熾陽灼燒散于天空,接著受風所聚凝于一團,再次落下,周而復始,所以道就是在維持不變的軌跡,周而復始,此為道的道,亦為道之道。”
此刻山間細雨頓時停下,一道陽光直射進山谷,撥開云霧見光明。
老道士看到這哈哈一笑,好一個道的道,道之道。
陽光撒在山間,天人觀中的弟子都抬起頭看向山下,又有人來拜師天人觀了,而且過了問道第二關,只要過了這關就已經有資格進入觀中修行,就看這位師弟能走多遠了。
郝仁沐浴在陽光里,靈氣不由自主的向太虛八脈第三條靈脈涌去,這次天道沒有降下雷罰,好似是天道的饋贈,因為有人讀懂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