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早上,天亮的晚一些,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發現這一規律,我出生在湖南的一個工業城市,大家都是知道的。有一段時間,我想在春季留意一些花的名稱和照片,我發現春天里可以開花的植物,我們這里并沒有,反倒是感覺到早上的天氣很不好。
于是乎我花了一段時間,特意趕在上午5點鐘就起床,為了求證并獲得一些觀點,在那段時間里,確實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我來和大家聊聊。
拿出手機調好鬧鐘,鬧鐘時間定在明天上午5點,伸個懶腰然后期待的進入了夢鄉,第二天,天還沒亮,鬧鐘響起,伸出被窩里的手抓起手機一按,甚至連頭都沒有抬起來,又繼續睡,第一次把鬧鈴設置在早上五點,起床宣布失敗。可能確實有點早,當我再次從舒適的被窩里醒來,已經是早上9點了,天已經亮了,氣溫11度,陰天。
陽臺上種植的鮮花沒有長出來,推拉門的玻璃上有水珠,昨晚可能下過雨,外面沒有晾衣服,沒有關系,轉身到達衛生間,完成洗漱,下樓給自己買了一份豆漿和油條,不遠,他們的早餐攤就擺在出租房單元門口的過道上,攤位邊有一個小小的四方桌,可能比較冷,桌上的豆漿都凝固在桌邊上,阿姨沒來得及用麻布擦拭干凈,就是這樣的小早餐攤,他們一擺就是許多年。
回到住宅,看著手里的豆漿,望著窗外,這樣的早晨,平常的不能再平常,心想念著明天還是換一種心情和色彩,期望能夠有暖暖的陽光和舒適的空氣,可不說不知道,好像每年的春季,每一天都是這樣,差不多。
就是這樣模糊且真實的景象,生活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中,再平常不過了,逐漸逐漸,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對于這一些都會有無知、感觸和體會,并且這些都只有自己知道的,嘴上從來不說。
春日和春游,很自然的就會聯想在一起。從小學生、大學生、到職場精英和家庭聚會,踏青成了50、60、70、80、90、00的不錯選擇,同時也讓這些各個年齡層次的人們能夠彼此溝通,相互認識和接觸到的優質場合。
“最近東洲島開發了,非常漂亮,現組織決定,本周六群里的各位好友家人一起,AA制,50元1位,女士免費,我們到東洲島進行一天春游,本群組織部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很多游戲的道具,有車的家人可以有力,幫忙捎上一段,車輛集合地點:華新陸家新屋,各人員步行到達至東洲島,現在開始報名,請將費用和名字提交給群主。”類似于這樣的群消息,每周3我會必須收到,每周都有,非常的受歡迎,周邊游也是一本厚厚的“地方志”,不斷的接觸人文,雜記,地理,鄉丘,拍照記錄是件開心的事,吃吃喝喝是件愉悅的事,交流結交新識是件開心的事,很有意思。
后來更加的確定,生活當中的喜悅,是體會后的感知,那么從三個點進行調整,人類生活會翻天覆地的變化,治安更好,癌癥沒有了,哪三個點呢?
第一點是人的起點體會,什么叫起點體會呢?自身對于世界整體分離的認識和直銷,每個人都不一樣,由于家庭和教育程度不同,每個人的起點體會都是高地不一致。我在紅十字會工作后有一次和位朋友交流過三體世界的微積分,他們將世界人情分眾辨識,更深奧的體悟,文字根本無法描述,后來道教協會的朋友說他理解為“該走的走,該花的花,把不該的認識到”;
第二點是人的體會敏銳度,正如“春”這個主題一篇寫作般,春的氣息在春季里其實每天都有,怎么就是感覺不到呢?是見閱的美好過多,忘記了初心本該,或是在地上撿到100元的開心,讓自己每天都期待可以撿到錢,卻忘了騎車平安到家的喜悅,這點我和我道教協會的那位朋友想法一致,是欲望讓人們喪失的獲得感;
第三點是對于可以、足矣、足夠以及微笑、笑容、大笑的控制。
其實發現有趣很簡單,就像春天里的踏青一般,平常感是個在任何地方都很少提起的詞。然而一切的好心情和清歡不僅是平常心,而是源于平常感的3點總結。
接觸和擁有,重新拾起,再出發,收獲無處不有,春天時常都在,愿大家明白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