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心自問,如果自己的孩子也像小啞巴這樣不會說話,她應該是不會送他去讀書的。
雖然讀書人很有前途,可以考取仕途,可如果這人不會說話,將來也是不能去參加科舉的。
想到這,楊氏又忍不住湊近唐寶兒,說道,“可是就算你送小啞巴去學堂讀了書,又有什么用呢?朝廷向來對科舉管控十分嚴格,別說是啞巴了,就算是臉上有疤痕的,也是不能入仕的。”
唐寶兒聽著楊氏的話,忍不住皺了皺眉,下意識的看向小啞巴,只見他乖巧的跟在后面,沉靜的小臉上并沒有類似失望或者憤懣的神情,可正因為是這樣,唐寶兒卻越發的心疼他。
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徹底絕望,就也生不出任何其他的心情了吧?
唐寶兒沉思了片刻,淡淡解釋道,“我送小啞巴來讀書,并不是希望他以后能夠入仕,讀書使人懂禮,所以他能夠學會做人的道理就足夠了。至于小啞巴以后,他想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保持正直、善良,這就足夠了。”
“你說的這些我也不明白,但總是有你的道理的。”楊氏聽著她的話笑了笑,又看見前面就是登記的大廳,便說道,“走吧,咱們趕緊進去,報名已經開始了。”
唐寶兒跟著楊氏來到大廳,這大廳十分寬敞明亮,最上面是供奉的巨大的孔子塑像,里面的香火比起廟里菩薩面前的也是不遑多讓了,足見墨韻書院的受歡迎程度。
而左側,則排著長長的一隊人,都是來報名的,前面搭著一張桌子,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老師負責登記。
楊氏又說,這墨韻書院跟其他小地方的私塾不同,這里的環境安靜雅致,老師無疑不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很有學識的,否則也不會有這么多人來這里上學。
而在書院登了記之后,就會按照年齡段分班,書院也開設了禮、樂、射、御、書、數這六門課程,注重孩子的全方面發展。
聽楊氏這么一說,唐寶兒也放心了。
不過她又想起書院畢竟在鎮上,離村里還是有點遠,便問,“那孩子放學了,你們會來接他們嗎?”
說到這個,楊氏倒是微微嘆氣,“這確實是個問題,孩子還小,又不能住在書院里,我們做大人的,也只有在閑的時候才能來接送,要是農忙的時候,誰有空呢?所以這大多數時候,也是他們自己回家的。”
“那你們放心嗎?”
村里到鎮上,可是好幾十里山路。
一個成年人徒步走到鎮上,都要花上好幾個時辰。
聞言,楊氏臉上短暫的露出了不安,她看了看周圍,確定沒人注意她,才湊近唐寶兒說道,“前年上園村一個孩子下午下學回家,走著走著就和一起上學的小伙伴走散了,一直沒回家里,之后那家人找了幾天幾夜,孩子早就在一個山溝溝里餓死了。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哪能放心,可縱使不放心,又能怎么樣呢?”
上園村,似乎正是甜水村隔壁的村子,唐寶兒靜默了幾秒,心里也慢慢的做了打算。
看來,最好她以后還是在鎮上買一座宅子,也方便接送小啞巴上學,并且她以后要是開醫館,也勢必要到鎮上開才行。
總之,還是要想辦法搬到鎮上。

一碗碗
抱歉抱歉,也不知道怎么了,發出來的稿子好像被吞了,也可能是我自己發的有問題,很抱歉啦,現在重新發一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