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禍起東墻,到了寅時,這時候人最是困倦。城中四處城門紛紛泛起火光,光火沖天,吼叫聲此起彼伏。這叫聲驚動了秋觀橋,他拍醒身后的將士,他們出去查看,所到之處皆是城中百姓憤起反抗。
他的將士一時熱淚盈眶,秋觀橋也情難自禁,點燃了信號煙火,喚醒這城中將士。
他看到商先帶著城中的男子迎戰敵軍,這城中四處的反擊戰看來是出自他的手筆。他一個夫子總歸熟讀些兵法,知道寡不敵眾,不會硬碰,卻分而食之。
尤其公看著這一盛況,是怒不可遏。“反了,都反了。”他搶過號角,號角聲將城中北涼軍皆匯集到一處,“給我屠城,一個不留……”
這城中的老人婦儒,戰兢地躲在自己的家中,聽著屋外那一聲聲的嘶嚎……
這一場戰斗持續了兩個時辰,到了辰時,天已大亮。
城中橫陳一片尸首,秋觀橋還是迎戰尤其公。尤其公的身手還是很好的,與他纏斗竟不輸半分,兩人在城墻之上打得難分難舍。
突然,一片黃土飛揚,地面都顫動了。看著遠方北涼的旗幟,尤其公大喜過望,卻稍稍失神,被秋觀橋刺中一劍,被踹下城墻。
城墻上的百姓看到城外的盛況,一時皆如死灰。
秋觀橋大喊,“快關城門!”
那些黑衣人一時反應過來,趕緊拉住纜繩將城門掩上。
北涼援軍將領卜宋圻看到城墻下的尤其公尸首,一時憤懣。他揚起手,五千弓箭手出列。那萬箭齊射入城內,那箭如雨點一般,落在城中四處。
秋觀橋站在城墻上大聲嘶喊,“快躲起來!找地方躲啊……”他的聲音已嘶啞,唇角皸裂。
城中百姓慌不擇路,那些黑衣人四處奔走,替他們遮擋,疏散著人群。
卻不想一箭射中秋觀橋的左胸膛。
有人大喊:“將軍快躲起來!”
他跳下墻角,看到商先被箭射中,被人抬到屋檐下!
秋觀橋不顧背上的箭,將他扶起來。商先有氣無力道:“將軍,我們羅山百姓跟白龍城比起來,不遜色吧!”
“當時烏涼的人都中了毒,你們比他們強多了!”
“呵,當了一輩子夫子,臨了卻當了一次武將。我很想告訴您,上陣殺敵的快感是老夫一生從未體驗過的。真是拖您的福了……”
商先抓著他胸膛的手臂滑落,這一個老人都能有此血性,那他們呢?這城中百姓被其感染,皆有以生赴死的決悟!
城門被人撞擊,黑衣人又去加固了幾根木樁。
這些人想要出去,被秋觀橋喝住,“你們干什么?這城外二萬人馬,找死嗎?”
“怎么著都是死!這云國自身的將士不能抵抗,關鍵時候總是靠別人支撐,要這個國家有何用?”
“住口。再說這擾亂人心之言,我治你的罪!它是你們的國家,容不得半點褻瀆。以后要自身強大,才不敢被人欺辱!”
片刻的失神之后,他才道:“你們安頓好家里的老小,將他們藏好!”
看來他今天要死在這兒了,那也好,所幸去陪云樁了。如果沒有勇氣自我了斷,倒不如將他將這命數交由上天。
翁同良趕到時,看到城門已快被攻破,看到人數之多,整整四個方陣。他們也被驚住了。不是說這城中一萬人嗎?為何又出現二萬人支援。那他們如何攻打?翁同良真希望秋觀橋此刻就出現在他們身前,引領著他們。
他這么一想,便看到秋觀橋的身影出現在城墻之上。
有人道:“快看,是王爺!”
翁同良只能按兵不動,斟酌著時機。
卜宋圻看著一人也敢出現在墻上,吩咐手下的弓箭手準備。
秋觀橋笑了一聲,“閣下是北涼哪位將軍!”
“本將卜宋圻,有何指教!”
“卜將軍,你不必廢心思。我可以打開城門,也可以告訴你這城中兵力部署。但你要答應我一件事。”
他這么一說,倒讓卜宋圻猶豫了。看了一眼尤其公的尸首,這人會這么好說話,不會又是圈套吧!
他假意與秋觀橋周旋,城河之下已有人繞過去了。“說說看!”
“我只求你不許傷害城中百姓!”
“我答應你!”
秋觀橋看到遠處有光影閃爍,心里一動,又改口道:“你這么干脆,進城了可別后悔!”
“為何后悔!本將從不食言!”
“這尤其公也說,武將不必與人講道理。我怎么信你的話啊!”
“那既然你不信任本將軍,我也無話可說。待我把城攻破,你們也一樣逃不掉!”
“卜將軍真的以為自己能攻破羅山嗎?這尤其公二萬人馬,你知道我攻打羅山只用了多少人!”他賣了關子,繼而又道:“五千人!我用五千人攻下羅山,你這二萬兵馬我亦不放在眼里!”
他看到城墻下的宵小,拾起地上的劍往下一扔,只聽到一聲慘叫。
“武將果然不守信用!我告訴你,這城中散亂了一地北涼軍的尸首。而尤其公將你調過來,也是被我誤導的。這時候郈鄄已經進攻你們北涼了,羅城門最多不超過四萬人。四萬人馬,對司馬懷獻來說小菜一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