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血衣衛(上)
等到血衣侯來見魏央的時候,雪安他們已經在血衣山莊轉了一圈了,對血衣山莊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其實在血衣山莊,除了四大密探以外,還有許多的能人異士,像血衣侯的那位護法周瀟,當年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只不過后來因為躲避仇人的追殺,來到了血衣山莊。
而且除了四大密探以外,最為人所知的便是血衣侯手下的那些血衣衛了,血衣衛因為人數的原因,不適合在京都行動,所以一般都是外出任務,像當年去魏國執行一次任務時,將魏國的一位密探頭子給生擒了,從此血衣衛之名震天下。
這次魏央來血衣山莊其實就是想來看看血衣侯,他來京都有點事,順便就想著來拜訪拜訪血衣侯,當年要不是血衣侯的幫助,他早就死掉了,所以血衣侯其實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而雪安他們在一旁看著,心里想到血伯伯當年的故事看來還挺多的啊,認識的人也挺多,看著血衣山莊,雪安想著今后這里就是自己工作的地方了。
對于血衣衛來說,殺人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只要皇帝和血衣侯都點頭了。
這是血衣衛成立的初衷,就是皇帝監督百官和處理一些棘手事情的利劍。
那是血衣衛成立之初,血衣侯在當時的王爺也就是如今的大周皇帝的帶領下,帶著血衣衛來到了京都,趕到還未被攻破的皇宮大門前。
血衣衛們剛進入皇宮,齊王的土兵便將這座皇宮包圍了起來,并且逼當時年僅九歲的小皇帝退位,血衣衛趕到血衣侯面前,下跪稟報:“大人,趙王的士兵已將皇宮包圍。“
血衣侯沒有慌張,作為一個血衣衛的指揮使,他知道,此時只有鎮定,才能完成好保護皇宮的使命。
他想了想,坐在京城府尹的座位上,為自己添了杯新茶。
“我們現在還有多少人?”
回大人,“我們一共還有兩千血衣衛。“
血衣侯聽到這個回答,臉上竟露出了幾分得意,品了口茶,猛地站起身子,大聲命令到:“留五百血衣衛死守,一個時辰之內不許后撤一步,其余人等隨我一起,去阻擊齊王。”
“遵命!”那人回答后,便抽出腰間寶劍,從皇宮沖了出去。外面滿是廝殺的聲音,而原本繁華無比的京,一時卻彌漫起了死亡的氣息與聲嘶力竭的呼喊。
血衣侯帶著血衣衛衛沖出了皇宮,從東門開始,每到一處不說一句,出劍便殺。大約半個時辰的光景,東門外的呼喊聲減弱了許多。
血衣侯趕到的另外一個城門的時候,京城的禁軍正在與齊王的士兵廝殺,血衣衛看到后就沖了上去。
血衣侯并不喜歡這樣的濫殺,但京都已經朝不保夕再加上王爺的命令,他也必須帶著血衣衛去執行。
血衣侯心中默默念了句什么,再次將茶水送到了自己的口中。他突然站了起來,看著身后那群身著紅衣,臉上掛著鮮血的血衣衛問道:“城外有多少趙王的士兵?”
“稟告侯爺,不知道,但是到處都能看到趙王的士兵,整個皇宮外都是。”一名血衣衛回道。
“我們還剩多少人“
“報大人,雖然趙王的士兵很多,但是我們血衣衛都是以一敵百,損失很小,到目前損失不到一百人,倒是禁軍,他們損失挺大的。”血衣侯笑了笑,又坐回到剛才喝茶的地方,將杯中的舊茶倒掉,添上一杯新茶:“來人去給我找一些齊王士兵的衣服,給弟兄們換上。”
聽到這個命令,一名血衣衛馬上站了出來,拿著手中的劍對著自己的脖子問道:“大人你應該知道,血衣衛寧可戰死也是不會脫去我們身上血衣的,請侯爺自重,不要壞了我們血衣衛成立的初衷!”
血衣侯看了看那人,并沒有發怒,反而笑著回道:“我當然知道血衣衛成立的初衷是什么,但我們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現在的我們需要的不是要為王爺和大周戰死,而是為王爺和大周活著,等真需要我們為王爺和大周戰死的時候,那咱們誰也不能活,你明白嗎?“那名血衣衛想了想,把劍收了回去,跪下道:“大人,屬下知錯。“
“好了,別說了,快去傳令吧,等下我們換上趙王的衣服后,每個人在頭上系一個紅色的頭巾,然后跟禁軍的兄弟們說一下,我們直接去取趙王的首級,擒賊先擒王。”血衣侯喝了口茶,然后帶頭沖出了城門,將趙王士兵的衣服換了上。
片刻的功夫,趙王的兵馬便攻了進來,那些齊王的士兵在血衣衛看來只是螻蟻一般的存在,所有血衣衛一同出手,就將這些先闖進來的士兵全部殺死了。
然后在血衣侯的帶領下,他們一路殺了出去,直奔齊王的大本營,只要擒到齊王,就能平息這場叛亂,京城的叛亂都是趙王一手引起的,因為先帝的削藩削的太厲害。
這也是被稱為大周開朝以來削藩最嚴厲的一次,趙王當庭反對,與大周皇帝激烈爭吵。那也是被朝臣所看見的,二人的第一次爭吵。那日激烈的爭吵之后,大周皇帝宣布休朝三日,趙王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直到先帝駕崩年僅九歲的太子即位,有一天京城突然大火。那天忽然不知從哪里竄出來一伙亂民,開始在京城中四處放火,后來禁軍趕到制止,可禁軍之中卻夾雜著一群叛兵,在城里開始燒殺擄掠,直至京城大亂。
直到禁軍將軍率領五千禁軍入城,才勉強壓制住了京城里的亂勢。而京城外在此刻卻都是趙王的士兵,已然是趙王的兵馬已經殺到了京城。
當時年僅三十六歲的趙王,無論在武學、兵法甚至文學上,都被稱為天才,是所有人公認的皇室的第一天才。他當年也是最有可能當皇帝的,可是長幼有序,后來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當了皇帝,他處處受到排擠,還被他的哥哥攆到了偏遠的地方去當光桿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