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軾語

第四百二十八章 推廣農事

軾語 硯曦瑤 2040 2021-07-15 10:26:04

  蘇軾回頭一看,見一名道人騎著毛驢朝這邊趕來。蘇軾一臉迷茫地看著這張生面孔,問道:“道長認識我?”

  道人下了毛驢,對蘇軾道:“貧道鄧守安。”

  蘇軾震驚道:“鄧道長!您怎么會在這里?”

  鄧守安道:“貧道碰巧聽聞先生在這附近就趕了過來,想與先生見上一面。剛才也不確定是不是你,就試著喊了聲,沒想到果真是。”

  蘇軾去年剛到惠州時,路過羅浮山曾去道觀拜訪鄧守安,怎奈對方外出不在觀中,只得作罷。鄧守安回來后聽聞蘇軾來訪,正打算抽空去拜會一下,不料聽聞有人見蘇軾昨日和另外幾人在香積寺附近游玩,便騎著毛驢追趕而來。

  程之才來嶺南后也曾聽聞羅浮道人鄧守安的名號,既然難得相見便留下來一敘。幾人重回寺中借了間干凈的僧舍,備了些美酒,促膝長談,一直聊到夜半鐃鼓敲響才意識到已經這么晚了。蘇軾作詩《追餞正輔表兄至博羅賦詩為別》、《再用前韻》以贈別。

  翌日,程之才帶著程十郎啟程離開。博羅縣縣令林汴送完程之才后,見蘇軾與鄧守安準備離開,阻攔道:“蘇先生既然來了,何不多留一日,隨我四處走走?”

  蘇軾閑來無事,便欣然答應。就這樣,蘇軾送別鄧守安,帶著蘇過隨林汴一邊暢談著,一邊在香積寺附近閑逛著。林汴見蘇軾目光游離,不時看向溪水,詢問道:“蘇先生在看什么?”

  蘇軾指著溪水道:“此地溪水水勢不小,林大人何不在水上建造水碓磨,再筑塘百步,閘而落之,便可轉兩輪舉四杵,利用水力舂米、磨面。”

  林汴贊道:“此舉甚妙,我明日便命人著手操辦。”

  三人游玩了一會兒乘車返回。回程途中蘇軾將博羅縣與香積寺沿途美景,以及督促林汴弄水碓磨一事盡數寫在《游博羅香積寺》一詩中以紀念此行。馬車路過一處水田時,蘇軾將頭探出窗外愣神凝望望。林汴順著蘇軾目光直視處看去,除了不遠處一些百姓正在稻田中插秧,并無異樣。

  蘇軾指著躬身將秧苗一根根插入水田的百姓們,對林汴說道:“此地百姓都是這樣插秧嗎?”

  林汴茫然地看著蘇軾,不解他對這種司空見慣之事有何疑惑,反問道:“難道不應該這樣插秧嗎?”

  蘇軾道:“我之前在黃州時曾見百姓使用秧馬插秧,十分便捷。”

  “秧馬是何物?”

  “是一種農具,百姓可以坐在上面用腳推動秧馬進行插秧,這樣就不用躬身一根根地將秧苗插入水中,大幅提高插秧效率。”

  林汴驚喜交加:“竟有如此好物!”說著不免心生遺憾,“可惜此地只能徒手插秧,并無此種農具。”

  “這有何難?我將秧馬的制作過程畫下來,林大人可以制作一批供百姓使用。”蘇軾想著,既然博羅縣如此,想必整個惠州亦然,等我回去后定要找下詹大人,讓他將秧馬在惠州推廣,進而以點帶面逐漸在嶺南各州推廣,從而提高生產力,改善嶺南的經濟狀況。

  林汴震驚道:“沒想到蘇先生竟然懂得農事!”

  “不過略懂一些罷了。”蘇軾擔任幾任知州期間經常深入民間,察訪民情,閑余時間還有心研讀相關書籍以想方設法提高當地經濟,加上黃州幾年的生活讓他有了親身躬耕的實踐經驗,較不少從未務農過的官員而言,他更能明白百姓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

  蘇軾等人來到博羅縣衙,蘇軾將秧馬的制作過程畫下來,并將之前自己所作的講述秧馬的詩文《秧馬歌》默寫了一遍交給林汴,隨后帶著蘇過返回合江樓。

  隨后的日子,由于蘇軾一家搬來合江樓居住,出行更加方便,蘇軾終日無所事事,便到處轉悠著打發時間。

  一日,他和蘇過來到城郊欣賞南國別樣的春色。兩人越走越偏,不知不覺來到了郊外的一片荒地,此地極其荒涼,雜草叢生。蘇過環顧四周,對蘇軾道:“爹,此地荒涼并無美景,我們要不換個地方轉吧。”

  蘇軾道:“荒涼不失為一種景致。”說完大步穿行于茂密的雜草中。他走了許久,忽感腳下踩到了一個硬邦邦的東西,俯身撿起,竟是一根細長的骨頭。他眉頭深鎖,端詳半天,震驚道:“這好像是人的腿骨!”

  “不會是有人殺了人棄尸荒野了吧!”

  “不知道,既然有腿骨,附近肯定還有其他部分骸骨,我們趕緊找找。”

  父子倆撥開雜草找尋著,很快便在不遠處找到了頭骨等其他骸骨,然而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這具骸骨附近還有另外兩具。

  “爹,已經三具了,不會是個連環殺人案吧。”

  “走,我們往前走走,看還有沒有。”

  父子倆踏著雜草四處游走著,一具、兩具、三具……越來越多的骸骨映入眼簾。

  蘇軾、蘇過被數百具骸骨所包圍,溫暖的三月天仿佛瞬間變得陰冷起來。

  蘇過不由打了個寒顫:“爹,這里怎么這么多骸骨啊?這……這已經不是殺人案這么簡單了吧。”

  “之前嶺南一帶曾發生過戰爭,想必這里就是當年的戰場。戰爭結束,數百名將士曝尸荒野,淪為一攤白骨,可憐可嘆啊。”

  “如果戰場殘骸,兵器呢?”

  蘇軾揣測道:“應該被清掃戰場的人拿走或者被惠州百姓拿去變賣了吧,畢竟兵器值錢沒理由扔在郊外無人問津。”

  “既然有人拾走兵器為何不順道將尸骨收斂?”

  “可能數量太多了吧,費時費力費錢。”

  蘇過看著周圍數量如此龐大的骸骨便知當年戰爭的慘烈,不由嘆息:“這些人為國捐軀,到頭來竟然無處安葬……”

  “走,我們去衙門找詹大人。”

  蘇軾和蘇過來到惠州衙門求見詹范,向他說明郊外發現尸骨之事,并請求他將尸骨安葬。詹范當即安排人手去郊外收斂尸骨,蘇軾撰寫祭文《惠州祭枯骨文》以告慰亡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新津县| 沂源县| 哈密市| 开封市| 西宁市| 四平市| 竹溪县| 怀安县| 高平市| 南康市| 稷山县| 裕民县| 从化市| 泗阳县| 沐川县| 贞丰县| 深圳市| 利津县| 平昌县| 鄂托克旗| 股票| 哈巴河县| 阜南县| 界首市| 淮北市| 晋中市| 中超| 象山县| 连州市| 东宁县| 周至县| 旬邑县| 甘孜县| 玉门市| 江孜县| 嘉定区| 延津县| 措美县| 枞阳县|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