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點了點頭,隨即握起百鍛鋼長槍,槍尖猛然刺向劉宗敏。
百鍛鋼長槍的槍尖透過劉宗敏背后硬繩的空隙,交錯著穿入了硬繩之中。
蘇銘一聲暴喝,右手手臂根根青筋驟然暴起,百鍛鋼長槍連帶著劉宗敏直接升空而起。
蘇銘深深吸了一口氣,周圍的空氣中那流動的氣流隱約可見。
蘇銘氣沉丹田,在剎那間爆發出驚天大吼。
“劉宗敏被擒,爾等還不趕快放下兵器,束手就擒!”
蘇銘氣沉丹田的大吼聲籠罩方圓數百米,壓倒了戰場上的喊殺之聲,使人震耳欲聾。
戰爭中剩下的四千大順騎兵聞言抬頭看來。
就算在夜色之中,劉宗敏那一身大紅衣甲仍然是顯眼無比,幾乎每一個大順騎兵都能認出來。
而且,代表劉宗敏存在的帥旗也已然倒下。
在戰場之中,帥旗倒下代表著主帥陣亡。
看來,主帥是真的被生擒了。
兩百余的劉宗敏親衛騎兵面帶不甘,但乖乖的翻身下馬,將手中的刀劍長矛放到了地上。
戰斗還沒有分出勝負,主帥就被人抓了。
他們作為親衛,就算打贏了戰斗,回到闖營也是必死無疑,既然這樣,還打個什么勁?
親衛營投降了,數百米外戰場中心的四千大順老營騎兵,也松了口氣,下馬放下武器投降。
五千大順騎兵,打到現在死傷過千,傷亡率高達兩成,早已到達他們承受的極限。
就算蘇銘沒有生擒劉宗敏,數千大順騎兵也打得疲憊不堪,瀕臨崩潰。
再打下去,大順騎兵們怕是要雪崩似的開始大潰逃。
蘇銘生擒劉宗敏,反而能讓他們順理成章的投降。
見到數千大順騎兵陸陸續續的開始投降,蘇銘點了點頭。
解決掉這四千名大順騎兵,這只大順軍基本就算是解決一半了。
至于正在趕來的四萬名大順士卒與五千名老營披甲兵,失去了數千騎兵的掩護,不足為患。
這時,蘇銘終于有時間回顧戰場的戰況了。
五千大順騎兵戰至現在,只剩下不到四千。
足足兩成的戰損率,讓這些大順騎兵的士氣變得十分低迷。
如果不是主帥劉宗敏被包圍,他們必需救援出主帥,要不然回到闖營中小命難保的話,這些大順騎兵可能早已發生大規模潰逃。
不止是大順騎兵,就連一千大明鐵騎中,完好無損的也只余下八百騎,傷亡率在兩成左右。
排除蘇銘單殺的百余騎大順騎兵,看來,這五千重騎兵的戰斗力和近衛騎兵團相差無幾。
不過,絕對忠誠的大明鐵騎,能夠戰到最后一人也不投降,而大順騎兵最多也就能夠承受兩成的戰損,之后必然發生崩潰,甚至爆發大潰逃。
這五千名大順騎兵能夠在傷亡過千的情況下還能繼續作戰,完全是因為需要救援劉宗敏的緣故。
在戰斗沒有戰敗的情況下,主帥劉宗敏卻被敵軍俘虜了,按照大順的軍規,他們這些大順騎兵都算是臨陣脫逃的逃兵,個個都得斬首示眾。
當然,在實際情況下,李自成不可能過多殺死自家最寶貴的騎兵。
其實,如果不是劉宗敏驕橫自大、親率數千重騎沖陣,而后又被近衛騎兵團合力困住的話。
想要生擒一個被數萬大軍層層保護的主帥,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想要像楊過那樣飛石擊殺御駕親征的蒙古大汗,首先得擁有左腳踏右腳就能直線升天的那種絕世輕功。
陳實的身體素質雖然猛得一塌糊涂,但還是遵守物理規律的。
不過,待到蘇銘練成戰神圖錄,說不定可以試試看能不能掀開牛頓的棺材板。
大戰過后,真正了解大順騎兵的實際戰力,蘇銘也做到心中有底。
在不計傷亡的情況下,一千名高級騎兵的實際戰力,完全可以硬懟七八千大順騎兵,還不一定會輸。
當然,蘇銘還不知道的是,這五千大順騎兵已經是大順軍中最精銳的騎兵了,剩下三萬余的騎兵并沒有這么強大的作戰能力。
很快,在姍姍來遲的第一步兵旅的協助之下。
四千大順騎兵以五人為一伍被捆在一塊,數千匹戰馬也被卸下鐵甲,拴好在道旁。
在戰場的邊緣,來自四千大順士兵的兵器、甲胄已然堆積成一座小山。
解決完這些大順騎兵,蘇銘命令遼東鐵騎營指揮使帶著劉宗敏,前去招降那四萬五千名大順步卒。
以劉宗敏在大順軍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除非李自成本人在場,否則沒人敢抵抗他的命令。
同時,蘇銘還將近衛騎兵團與第一步兵旅交給營指揮使率領。
萬一那四萬五千名大順士卒中的頑固份子不肯投降的話,近衛騎兵團和第一步兵旅會送他們一程。
而蘇銘自己,則率領著數百人的炮兵營和數十位受傷的近衛騎兵團騎兵,押解著四千大順降卒返回軍營。
那些甲胄和兵器,以及四千余匹戰馬,也被連拖帶拽的拉回了大明復國軍軍營。
最后,蘇銘還留下了近衛炮兵營的一百名五級兵種“明神機營鳥銃手”,讓他們就地掩埋百余名陣亡的騎砍士兵,并回收武器鎧甲。
對于那七千人招降四萬五千人的招降行動,蘇銘可謂毫不擔心。
要是七千人的大明披甲兵在如此大的優勢下,還能被那些大順士卒擊敗,那陳實就算是死也不會瞑目的。
果不其然,在蘇銘回到大明復國軍軍營之后,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大軍已然回歸。
伴隨而來的,是四萬兩千余被捆成串串燒般的大順降卒。
看著樣子,大明復國軍似乎還和大順士卒發生了戰斗。
蘇銘仔細詢問了一下騎兵營指揮使,才知道事情的緣故。
剛開始時,在指揮使亮出被捆成粽子的劉宗敏之后,在劉宗敏的催促怒吼下,老營披甲兵和大多數大順士卒很不堅定的想要投降。
不過,有數千大順士卒不愿意投降。
這些大順士卒平時在大順軍中逍遙自在、吃香喝辣,在這個眼看著即將改天換日的時機下,還是不太想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