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廣告帝國
福田集團的覆滅,給吳雙和吳未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數據庫不僅可以解決創(chuàng)業(yè)、營銷,還可以作為法律的參考依據,可見,數據的驅動力遠遠大于資本的驅動力。在多次的整合與并購過程中,流量池的大小和質量一直占有極高的話語權。吳雙是商科專業(yè),感性思維占據全部知識體系,多次同理工科的吳未探討數據化的未來,并且嘗試數據的遞增模式和遷移模式。吳未是數據的技術整合專家,雖然擅長通過技術手段對數據做組合、做分析,做分類、做趨勢,但是對于數據的應用,一直是個盲點。吳未也曾多次同吳雙探討數據應用領域的開發(fā),吳雙也無法給出清晰的思路,吳未覺得自己對數據的探索遇到了瓶頸。
最近醞釀科技張志偉提出了一個流量池標簽化的設想,吳未覺得很有創(chuàng)意,想著跟江淮、吳雙一起深入探討。從武警大院回到香山市以后,在吳未的建議下,辦公場地搬到了天心花園對面的文創(chuàng)園孵化器里面,孵化器一共三層,中央天井,休閑式辦公,公共區(qū)域配套,有露臺,有花園,有食堂,有特色餐飲和咖啡廳,吳雙很喜歡,選了一個帶大露臺和陽光房的二樓,只把咖啡機帶了過去,江淮每天都會過來,一般都是中午,一起在這里吃午飯,然后喝杯咖啡。咖啡時間一般都是頭腦風暴時間,也是三個人互相交換意見探索的時間,吳雙每天都很享受這段時光,其實這段時間才是真正的工作時間。江淮進來的時候,吳雙正在吹口琴,吳未正在往墻上裝鏡子。
江淮:鏡子是個好東西
吳雙:怎么講
江淮:可以正視自己,可以跟自己對話
吳未:太深奧,以后我每天也試試。
吳雙:就是個衣帽鏡,別引的太深
吳未:張志偉提出了一個流量池標簽化的設想,想聽聽您的意見。我最近對數據的認識也在原地轉圈
吳雙:我也是找不到應用出口
江淮:好啊,這個課題值得探討,你們中午請我吃披薩把,邊吃邊聊
吳雙:好嘞,超級外賣,多種組合
江淮:如果說到流量池,我們還得先從數據談起。你們都知道大黃頁,也知道通訊錄對吧,這些就是流量池和數據庫最原始的存在,但是為什么沒有價值?每個數據就像一條小魚,你放在魚缸里,她就是觀賞的景,你放在大江大海里,它就可能會快速長大,交配繁衍裂變。一個數據首先得是活動的,數據才有價值。
吳雙:您舉個生動的例子?
江淮:你退化了。就拿你舉例吧,如果你只是吃飯,那么你就是魚缸里的魚,但是你剛才定了一個披薩,你就活了,你變成了餐飲數據。下午你在看場電影,你就變成了娛樂數據,晚上你再去美容院做個SPA,你又成了美業(yè)數據。
晚上:您怎么知道我今天要做這些?
江淮、吳未同時說:傻唄!
江淮:數據的最大價值是聯動和互動,在互動效應下,會產生裂變。就像你定的披薩,在用超級外賣軟件,吳未明天可能也會用這個軟件,給孩子定蛋糕,然后他太太用這個軟件定奶粉,然后會在朋友圈去曬,于是又產生裂變。
吳未:可是數據是死的呀?怎么才能讓它動起來呀?
吳雙:還有,現在的人選擇太多了,興趣愛好也太多了,怎么才能實現您說的裂變。
江淮:先說數據盤活,想要讓數據動起來,就得給她創(chuàng)造興趣點和興奮點。興趣點太多了,就得給他們多種選擇,選擇的時候,就要設置互動效應。就像我們在軍營的時候,你吳雙就是戰(zhàn)士的興趣點,所以戰(zhàn)士動了起來,如果有十個吳雙,就會有更大的互動效應,如果有一萬個吳雙,不是又回到了現實社會中嗎?
吳未:現在很多公眾號、甚至交流群,都是在做互動,人們對有些裂變現象是很反感的。
江淮:沒錯,他們是被動的,是不情愿接受這些信息的。
吳雙:那如果解決了情愿的問題,還有什么障礙:
江淮:自由與個性。要以數據個體為核心,讓數據發(fā)揮個性。就像你只用超級外賣,我用吃了么,吳未用美購一樣。
吳未:如果把流量池貼上標簽,再給他們一個平臺,能否實現互動和裂變?
江淮:相同標簽的人放在一起,只能是興趣群或者BBS,重要的是載體,也就是個性化的展現形式,是以文字、聲音還是畫面。
激烈的討論,讓大數據化概念更加明朗,江淮最近也在思考數據庫的應用方向,如果只是應用于創(chuàng)業(yè)系統,那么個體數據的活躍度只會越來越低,不利于創(chuàng)新。披薩送過來很久了,大家都忽視了自己的胃覺。
第二天中午江淮去文創(chuàng)園,發(fā)現辦公室里多了兩塊移動白板,寫著密密麻麻的符號和關鍵詞,大概猜到,下午又要有激烈的話題討論了。簡單的午飯結束,進入咖啡時光,江淮注意到吳雙和吳未都換了大號咖啡杯,擺出了一副決戰(zhàn)到天明的架勢。
吳未:醞釀數據的流量池現在累計的數據有5個多億,千選商城的忠實數據有3個多億,日活數據每天有五千萬,我們創(chuàng)業(yè)系統內部數據有四千萬左右。
吳雙:我們八個行業(yè)沉淀下來的客戶數據突破了四個億,餐飲行業(yè)占25%。
江淮:有落地想法嗎?
吳雙:有,我們想搭建一個自媒體平臺,把全部數據引入進來,搭建不同的板塊,以創(chuàng)業(yè)體系八個行業(yè)為龍頭,在體系內互動,實現全數據的融合。
江淮:最終目的是什么?
吳未:在閉環(huán)內營銷。或者說打通流量池。
吳雙:也可以說是圈地,
江淮:個體數據呆煩了怎么辦?平臺被復制了怎么辦?外部數據想要進來怎么辦?
吳雙、吳未陷入沉思,他們無法回答,甚至解決這個問題。頭腦風暴陷入僵局。
江淮:首先,不能是自媒體,那樣自己把路堵死了,對吧?然后我們可以開發(fā)不同有趣的載體,其實就是把數據激活,讓客戶在載體上互動,不限制形式,不限制個體數據的來源,企業(yè)、個人,政府都可以……
吳雙、吳未大喊:對呀,對呀。
江淮:其實我們要做的是廣告系統。
吳雙:您再詳細的說說。
江淮:通路好設計,關鍵是我們不能參與實體運營,也不能獲取回報,資金的收取和使用也是潛在問題
吳雙:這個不難,可以先把平臺先建立起來,然后把數據導入,激活,這個過程不存在收益。如果想做收益,可以外包,或者讓十八羅漢參與進來,至于資金,將來可以成立創(chuàng)業(yè)基金會,資金再流入創(chuàng)業(yè)體系。
江淮:你們多跟李念、張志偉、十八羅漢交流一下,最好分階段或者局部做個嘗試。
激活大數據的設想快速的讓創(chuàng)業(yè)團隊燃燒了起來,歷經幾次碰撞之后,制定了階段性的落地計劃。以張志偉的醞釀科技為核心團隊,快速搭建一個多媒體應用平臺,命名為“集結號”,創(chuàng)立美食、八卦、明星、手游、小視頻等30個基礎板塊,前期通過開放話題和社會現象的形式,把大平臺數據引入激活,同時開辟自由板塊和自我娛樂板塊,建立互動積分獎勵機制。
集結號的測試,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數據爆發(fā),4億用戶導入后,日活量從500萬開始逐漸攀升,在吳雙的建議下,又導入了創(chuàng)業(yè)聯盟數據,日活量突破1500萬的時候,總數據激活量已經達到90%。個體數據開辟的自由板塊增加了100多個,如漫畫、圍棋、絲綢、郵票、吐槽、另類、校花,板塊的形式也從最初的文字、圖片、小視頻增加到有聲,圖片美化、超長視頻和3D展示,評論和互動專區(qū)增加了打賞功能,個人賬號開發(fā)了分級功能,不斷升級迭代的集結號,一個月內日活量突破了五千萬。統計數據排名顯示,購物、資訊、娛樂、游戲、視頻、閱讀一直占據日活量前八名。
在張志偉的主導下,建議由十八羅漢牽頭,把日活量長期排在前六名的欄目和數據單獨剝離出來,向深度和廣度發(fā)展,做成以內容為目標的獨立板塊,向精細化和個性化發(fā)展。十八羅漢團隊快速的把購物、資訊、娛樂、游戲、閱讀和視頻轉型為有購、有聞、有樂、有戲、有讀、有看六個獨立的內容平臺,并建議十八羅漢,能夠對新的板塊有更明確的分工,便于后期更多資源的整合與拆分。
十八羅漢內部討論后,向吳雙提交了分工方案:張建、甘曉偉、賈鳴峰、何巖、邱作寧、林浩繼續(xù)負責集結號的運行和開發(fā)。有購平臺范光明、李海負責;有聞平臺史國良、邵偉負責;有樂平臺李乾、董平負責;有戲平臺賈曉偉、丁宇負責;有讀平臺付建軍、談波負責;有看平臺蔣濤、賀信負責。吳雙明確表示不參與經營,尊重大家的自主分工。
十八羅漢快速的完成了平臺流量池的拆分,拆分后的日活量比原來在集結號的增速提高了15%。六個獨立平臺快速的占領了各個細分領域的至高點,在各自盈利模式清晰后,果斷的打通了相互的登錄與權限賬號,一張“有品”通用會員卡的推出,快速鎖定了全部付費客戶。
在吳未的推動下,搭建了一套全自動,帶有自審核功能的超級廣告投放系統,該套系統成為首批“有品”會員附帶的增值系統,一時間,價值88元的首批“有品”會員卡被炒到一萬元。創(chuàng)業(yè)聯盟體系的會員,在有品體系內,永久免費投放廣告。于此同時,創(chuàng)業(yè)聯盟的會費自動上調到一萬元人民幣,還必須有5個以上老會員書面推薦。創(chuàng)業(yè)體系的廣告投放,使得有品平臺快速的成長為主流媒體,沒有對外開放的有品廣告平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成為最具價值的投資平臺和廣告平臺。
廣告平臺的成功,讓吳雙和吳未有些措手不及,一座巨大的金礦擺在面前,不能開發(fā),無法變現,變現后資金無處安放,一籌莫展。按照第三方機構測評數據,有品平臺的日收益不會低于1.5億人民幣。
跟沈漪通完電話不久,江淮直接來到沈漪辦公室。
沈漪:你的有品計劃還在持續(xù)發(fā)熱,你也不急,吳雙嘴都起泡了,天天給我訴苦
江淮:今天來就是要請你出主意
沈漪:你什么打算
江淮:我希望成立一個公益基金,最好是有你們政府出面成立。有品的廣告收益,50%進入公益基金,50%進入創(chuàng)業(yè)公司或代理公司。而且我希望你能擔任基金會主席。我想用這筆基金做點實實在在惠民的事,有你負責,我對資金也放心。
沈漪:是個好主意,對我那么放心呀,我可是見錢眼開哦。
江淮:平安鎮(zhèn)項目開發(fā),證明你永遠都不是
沈漪:我跟我爸爸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走快速審批程序
江淮:特別強調一點,基金需要建立兩級審計制度,國家級和省級。
沈漪:還是對我不放心
江淮:相反,為了保護你。
回到香山市,江淮第一時間來到文創(chuàng)園,吳雙的嘴上確實起了水泡。江淮坐下來把下一步的想法跟吳雙和吳未做了深入的溝通,吳雙提出的建議是要充分考慮醞釀科技和千選商城做出的貢獻。吳未建議,廣告系統需要長期持久優(yōu)化,一定要有專業(yè)公司經營和審核。江淮充分采納了建議后,最后達成共識:有品系統的其他收益歸平臺所有,醞釀科技和千選商城各占10%的股份。廣告收益單獨剝離,廣告系統也單獨剝離,可以通過社會招標和內部招標的形式把廣告部門外包,全部廣告收入,50%留給廣告公司,另外50%輸入到一個國家扶貧基金,這筆資金數目龐大,留在創(chuàng)業(yè)體系內反而會毀掉平臺。
在沈漪父親的推動下,基金會的級別由省級基金會升級為國家二級基金會,單獨列在國家級慈善協會下面,基金會名稱定為:有品慈善基金,由沈漪擔任基金會專職主席,吳雙擔任秘書長。
揭牌授牌儀式在廣州舉行,沈漪的父親沈知南和國家民政部門的領導親自參加了揭牌儀式,同時宣布成立有品基金會廣東分會,同時代表國家勞動社會保障部門授予醞釀科技為“國家級特殊貢獻企業(yè)”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