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的大學
雖然都是上學,但上了大學之后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首先,在年齡上意味著你已經是成年人了,也要離開父母獨自生活了,而且在大學會經歷很多以前沒有經歷過的東西,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大家都把大學稱之為“小社會”。的確,大學就是從封閉的高中走出來,經歷蛻變,為步入社會做準備的階段,它絕對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時期。
我高考的成績并不好,所以只上了個大專。回高中領錄取通知書的時候聽說整個學校考上本科的應該都不到一半,考上的大多也是三本,大部分同學還是上了專科,雖然看不到整體的高考成績,但這個結果我絕對相信,畢竟不是什么太好的中學,教學水平就這樣。既然是專科,就沒必要報考外地的了,所以就在BJ選了一個相對好點的大學。進校園的第一天,我就碰見了好幾個熟人,都是原來高中的同學,看來這個大學的確還算專科里面被人選擇的比較多的了。
很多人認為進入大學就可以離開家,不再被父母所束縛,可以自由地生活,可對于我這樣一個封閉的人并不喜歡這種生活。剛入學那一個星期,感覺很無聊,在宿舍里什么都事也干不了,沒有電視、沒有電腦,只能玩玩手機,一個月只給1個G流量,用超了還要花錢買。最重要的是沒有自己的空間,宿舍里總有人,想自己找個獨處的時間幾乎不可能。說實話我開始非常不適應,但是過了大概半個月,我開始試著去習慣這種生活,因為我知道我沒有能力去改變,只能接受。再加上宿舍的哥幾個都不錯,都是挺好的人,包括一個班里別宿舍的,大家熟了以后,也經常串串宿,聊聊天,時間一長,也就并沒那么乏味了。還有,我很慶幸我在BJ上學,每周六日還能回次家,這就可以讓我短暫地休息一下,如果在外地上學的話,我不敢想像我能不能熬過這三年。總之,經過了一段適應的時間,大學生活的第一個障礙基本上就算克服了,這對于我一個喜歡孤獨的人來說真的不容易了。
大學的上課方式和以前也完全不一樣了。每天的課程并不那么滿,上午的居多,沒課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上課我總喜歡坐在最后一排,因為這樣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個人的狀態,而不會有人注意到我,這讓我很有安全感。
上課前第一件事就是點名,點到你只需要答到可以,不管你聽不聽課,這節課的考勤分你就能得到,非常簡單的一件事。但總有一些人會遲到,等他們進來都點完名了,只能等下課去找老師劃遲到,因為你不劃就算曠課了。我很不理解為什么這幫人總愛遲到,他們寧可在宿舍玩手機、聊閑天也不肯早去一分鐘,等去了又晚了,不過就幾分鐘的事,又被扣點考勤分,圖什么呢?更有甚者索性不去,直接讓別人替答到,不太計較的老師就低頭點名,有人答到可以,不管你是誰。但要是認真的老師,他點名會看你,很多替答到的就混不過去了,被發現了沒來的也算曠課,替答到也挺尷尬,對誰都沒好處嘛!所以我從不替人答到,也不會讓別人替我答到。大學課程的成績不光是看考試,考試只占80%,還有20%的考勤分,我覺得考勤是最容易拿的分,你只要每節課都出堂,這20分就得到了,也就是說期末考試到50分就可以及格了。有些人偏偏連這20分都不要,我始終不能理解他們連上課都不去來這是干嘛的,難道就因為宿舍費便宜嗎?
大學的課程并不多,課余時間有的人會選擇加入各種社團、合唱團、學生會之類的組織。這個學校的社團有什么街舞、跆拳道、話劇之類的,沒有什么我感興趣的,而學生會我覺得那是培養干部的地方,我去那里簡直就是浪費時間,所以我并沒有加入任何組織。如果那學校有相聲社團的話,我可能會考慮加入。
說起相聲,大一的系晚會我還去說過,那是我第一次正式上臺表演。之所以我參加了晚會,一是班里要求出節目,我覺得當時學校里又沒多少太熟的人,所以說得好不好都無所謂,就答應了,二是也想因為這個晚會認識點朋友。不得不說,當天演出效果真的很好,包袱一個接著一個都響了,這是我始料未及的。雖然演出完了學校里也沒什么人認識我,但是因為這次演出至少證明我可以在眾人面前大膽地說話了。雖然還是有緊張,但我依然順利地完成了整段表演,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當然,只是剛入學的時候有過這樣這樣一次經歷,我封閉的本性并沒有大變化。慢慢的,這個學校里好多人我都認識了,這既是好事也不是好事。我發現我的社交恐懼癥很嚴重,不上課的時候我除了吃飯、打水、洗澡,基本上都待在宿舍里,我越來越不愛出門,因為只要走在校園的甬道上,總能看見幾個熟人,有時候遠遠看見自己認識的人,我都會繞路走,實在繞不開或者距離已經很近了才會上前打個招呼。如果是男生倒還不太要緊,要是見了認識的女生我就會很緊張,我是那種和女孩說話時間長了都會臉紅的人,我從小就這樣,不知道怎么辦。有時候走在路上我恨不得自己是個隱形人,我害怕陌生人的目光,也不愿總碰見熟人,所以我經常待在宿舍里。
在宿舍里無非就是玩玩手機,和舍友聊聊天,慢慢就又覺得無聊了。這時候我想到了一個好地方,那就是學校的圖書館,我可以去借兩本書看看。說實話,我上大學之前幾乎沒有正經地完整地讀完一本書,現在我有時間也有心情了,我決定要用看書的方式充實我的課余生活。那該從讀什么開始呢?我想自然是中外的各種名著了。而相比外國名著,我更喜歡中國的,尤其是明清時期的小說,那時候簡直是小說的巔峰。我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連自己國家的名著都沒讀過的話,那真的是很悲哀的事情。臺灣有位老前輩曾經說過:“不是英雄,不讀三國”,我第一本讀的就是《三國演義》,之后又陸續讀了《水滸傳》、《西游記》、《封神演義》、《三俠五義》等等,比較著名的那幾本書我都讀遍了,讀完這些書以后我不得不佩服我們偉大的老祖先,比現在的小說簡直不知道強了多少倍。只可惜我讀書的速度太慢了,這三年也沒讀幾本。不過我很感謝學校的圖書館,它讓我真正喜歡上了讀書,這可能是我唯一能感謝這破學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