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牧歌。
阿爾卑斯山脈(英語Alps)位于歐洲中南部,呈弧形,長1200千米,寬130~260千米,平均海拔約3000米,總面積大約為22萬平方公里。地處溫帶和亞熱帶緯度之間,成為中歐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和南歐亞熱帶夏干氣候的分界線。高峰全年寒冷,在海拔2000米處年平均氣溫為O℃。山地年降水量一般為1200~2000毫米,但因地而異。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同時也是是個巨大的分水嶺,歐洲許多大河如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等均發源于此。各河上游都具有典型山地河流特點,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1】
山里邊,有牧民,有牛羊。牧民愛唱歌,就像咱們陜北。是這樣嗎?我們看看海明威筆下的《阿爾卑斯山牧歌》。景色一定非常美。
“在這個陽光燦爛的五月早晨,這填墓穴的事兒看來像是不真實的。我無法想象有什么人會死去。”嗬,一開始就埋人,真瘆得慌!跟我的想象相去甚遠。那這里邊應該有悲劇吧?
“我們在錫爾夫雷塔山滑了一個月的雪,能下山來到山谷真是不錯。”嗬,滑美了!
“這是春季滑雪,積雪只在清晨和黃昏才頂事。其余的時間,雪都讓太陽給糟蹋了。”嗬,寫得真好!
“很高興能夠下山,離開高山上那種反常的春天天氣,置身在這山谷里五月的晨光中。”嗬,看來感覺還不錯。
“任何事情都決不該干得時間太長。”
“是呀。我們在山上待得太長了。”
“真他媽的太長了,”約翰說。“把一樁事干得時間太長,沒好處。”
“透過窗戶,我看到有兩個男人走上屋前的臺階。他們走進飲酒室。一個就是那腳登高統靴、長著絡腮胡子的農民。另一個是教堂司事。他們在窗下的桌邊坐下。那姑娘走進來,在他們的桌邊站下。那農民似乎并不在朝她看。他雙手放在桌上,坐在那兒。他穿著一套舊軍服。兩邊肘上綴有補丁。”就這兩個人,在小說一開頭埋的人。
“你同我們一起喝一杯好嗎?”我問客店老板。他坐下了。“那些個農民真不是人,”客店老板說。
“我們進鎮來的時候,看到那個農民在參加葬禮。”
“那是他妻子入土。”
嗬,謀殺老婆!
“反正積雪不化,他就不能送她來入土。”
老婆去世后很久,農民(奧爾茨)才送她來掩埋。
“神父覺得很奇怪,”教堂司事說。“給村社的報告中說她死于心臟病。我們也知道她有心臟病。她有時候會在教堂里昏過去。她已經好久沒來教堂了。她沒有力氣爬山。神父揭開她臉上蓋的毯子,問奧爾茨,‘你老婆死得很痛苦吧?’‘不,’奧爾茨說。‘我回到家里,她已經橫在床上死了。’
“神父又看了她一眼。他不喜歡。
“‘她臉上怎么弄成這個樣子?’
“‘我不知道,’奧爾茨說。
“‘你還是去弄弄明白吧,’神父說著,把毯子蓋上。奧爾茨不言聲了。神父望望他。奧爾茨也望望神父。‘你想知道嗎?’
“‘我一定要知道,’神父說。”
“‘唔,’奧爾茨說,‘她死了,我就去報告村社,我把她放在柴間里,擱在一塊大木頭上面。后來我要用那塊大木頭了,可她已經僵硬了,我就把她挨著墻豎起來。她嘴巴張著,每逢我晚上走進柴間去劈那塊大木頭時,我把提燈掛在她嘴上。’
“‘你干嗎要那樣做?’神父問。
“‘我不知道,’奧爾茨說。
“‘你那樣掛過許多回了?’
“‘每次我晚上到柴間去干活時都掛過。’
“‘這樣干大錯特錯了,’神父說。‘你愛你的妻子嗎?’
“‘對,我愛她,’奧爾茨說。‘我真愛她。’”
“打從他知道他妻子的情況以后,他就不愿意同我一起喝酒了,”客店老板說。
故事結束了。農民的老婆患有心臟病,在教堂做禮拜經常暈倒。農民殺了自己的老婆,老婆去世時應該很痛苦,農民每天晚上晚上砍木頭時都把提燈掛在她嘴上,弄得面目全非。從去年十二月十八日放到次年的五月份,才送來教堂掩埋,這不能以冰雪未消為理由,他完全可以用雪橇。所以,那個農民奧爾茨是兇手。這里,沒有牧歌,只有一首怨曲,在阿爾卑斯山脈久久飄蕩!
資料來源:【1】來源于夸克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