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在位,殫精竭慮,積勞成疾,三十一歲吐血在議事廳龍椅上,舉國哀悼,死后封建業帝。
他育有一子,名遠業,時年八歲,以開州王家為守的開國重臣擁立八歲的高遠業倉促繼位,史稱玄帝。
玄帝在位42年,同樣兢兢業業,勤政愛民,國力更是強大,史稱“玄帝盛世。“
玄帝的妻子是開國老臣,丞相王守業的嫡長女王素瑩,溫婉賢淑,稱的上是賢后。玄帝如今已經五十歲,玄帝二十前就立了六歲的皇長子高宇承為太子。
新朝歷史雖不長,卻挺精彩,人物描述栩栩如生。
林小文看的津津有味,用了十幾天,才把列國奇志看完,對中原大陸的風土人情有了大致了解。
過了八月盛夏,林小文重新安排了人事。提拔原來的二等丫鬟小紅為一等丫鬟,和小月一起侍候她,又單獨留下張婆子和小順子,特別交待二人。
“張媽,小順子,我出門不便,但外面的事還是要知道的,張媽,小順子,你二人在外采買跑腿多,要做個有心眼的,多留心外面的消息,不拘什么,回來說給我聽,切記,不能讓人知道是咱們府的人刻意打聽!”她特別交待一番,二人忙正色應下。
待二人離開,天色已晚,林小文吩咐小紅小月傳晚膳后沐浴更衣。
小紅慢慢擦拭著林小文一頭濕漉漉的緞子般的頭發,林小文邊享受著五星級的侍候,邊喝著小月泡的綠茶,清淡宜人,口有淡淡的余香。
她贊道,“不錯,小月泡茶的手藝真不錯!”
這種慢節奏的生活真是快樂似神仙呢。
九月底,林小文又去了練武場。
練武場不大,青磚鋪地,在前院西北角。
這一日秋高氣爽,高師傅正在舞劍,只見他右手舞劍,左指尖輕彈劍身,劃出一條優雅的弧線,斜刺向前方,然后一個鷂子翻身,突然劍尖轉了方向,揮刺下左后方。劃過一陣凌厲的劍風。
劍式上下翻飛,已經看不清在何處,只看的林小文眼花繚亂,不知不覺就見那劍向對面的一個樹刺去,氣流擊的樹身微微一震,不見變化,然而稍后不久,翠綠的樹葉就在一陣掠過的劍風中紛紛落下。
“師傅真厲害!師傅真厲害!師傅一定要教我!”林小軍早已看的雙眼放光,崇拜的上前喊道。
高師傅笑著拍了拍他的頭道:“不管學什么,都得練好基本功,你基本功雖然練的不錯,但是力度還是上不去。扎馬步,要穩如磐石,腳如生根。跑步,練腿部力量,功夫可不是白下的哦。”
說完,走到場邊扔給林小軍一把大鐵弓,道:“從明天開始,再加個項目,每天用一柱香功夫的功夫,拉滿弓能百發百中是最終目標。”
六歲的林小軍吃力的抬起那張弓,苦著臉道:“這弓怎么這么沉?”
“這是20石弓,是前線打仗弓箭手必備的。拉弓箭最重要的是力量,其次是體力,最后是敏捷”,高師傅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你有自如的拉開這張弓,還能百發百中,基本就算合格了。”
林小軍一聽,眼里閃出激動的光,抬手就想拉。
“別急”,高師傅制止他,“你年紀太小,只能循序漸進,每天拉一柱香功夫即可,不可心急!”
“心急了會怎樣?”林小軍認真的問。
高師傅收斂笑容正色道:“心急了硬拗,會損傷心脈!”
“啊!”林小軍一聽,嚇的臉有些發白,“我聽師傅的,我聽師傅的!”
高師傅拍了拍他的頭,扭頭看了看在一旁一直默不作聲的林小文,笑道:“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小文姑娘難得的安靜啊,哈哈。”
“高師傅好厲害,徒弟前陣子身體不適,現在好了,過來見師傅。”
高師傅看著那稚氣的小臉上一本正經的表情,笑起來。“小文不用客氣,即然過來了,就繼續扎馬步吧,要扎夠一個時辰哦,小軍,過來,陪師傅到樹下喝茶下棋。”
林小軍早已經完成了當天的功課,得意的沖林小文揚了揚脖子。一蹦一跳跟著師傅到樹下喝茶下棋。
要是原主,勢必要收拾林小軍一回才肯罷休。
林小文不是小孩子,這些幼稚的玩鬧,她實在沒有興趣。
她擺好架勢,彎曲膝蓋,開始扎馬步。
過了一會,遠處傳來高師傅的聲音:“背挺直!目視前方!不要低頭!”
林小文照著調整了一個姿勢,仿佛過了一個世紀,林小文已經滿頭大汗,臉色發白,腿不停的打顫,身體快虛脫了。
林小文是被小月扶著回梧桐院的,一路上被林小軍很是笑話了一番,但林小文全程沒發作,弄的林小軍回到自己的芭蕉院,還撓著頭皮疑惑,“二姐怎么沒脾氣了呢?”
回到梧桐院,小紅小月吩咐小廚房燒水備飯,彩霞麻利的應了。
沐浴完換好衣服,林小文又讓中午多加了兩個小菜。
“今天活動量太大了,需要補補”,林小文邊接過小月遞過的帕子擦了擦嘴,吩咐小月把彩霞叫過來。
彩霞不明所以,跟著小月進了屋。
林小文見到她進了屋,笑著從荷包里掏出一個銀豆子遞給了彩霞,“不錯!飯做的很可口!”,彩霞忙推辭。
小月在旁邊扶起她笑著:“小姐今天吃的高興,賞了你就拿著,咱們只要盡心做事,伺候好小姐就好”
小紅也笑著點頭,她是知道廚房做事的丫鬟婆子的月例銀子,比她們貼身丫鬟要少些,自從她升了貼身丫鬟,月例比以前多了一倍。
今天小姐賞的銀豆子,頂得上彩霞半個月的月例銀子了。
小姐真大方,跟著小姐,不會虧待她們的。
林小文的日子就在這樣的平淡而充實的生活中慢慢的度過。
每天堅持練武練字看書,對下人客客氣氣,院子里打理井井有條。
院里的丫鬟婆子看在眼里,都慢慢轉變了對林小文的看法,還有人暗地里夸贊這位二小姐知書答理。
林老爺林夫人當然更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由感嘆女兒是真懂事了。
林小如林小軍也從一開始的打趣,慢慢習慣了現在的林小文。
轉眼兩年已過,又是深秋時節。
下人忙著在院子里打掃枯葉,林小文和林小軍,照例每天上午去練武場,二人的武功都明顯在提高。
姐弟三人,身量也不斷在長高。13歲的小如已經成長了亭亭玉立的少女,11歲的林小文如抽了條一般,幾乎和姐姐并肩高了,樣貌愈發出眾,8歲的林小軍長的慢些,也到了林小文肩膀,也有了翩翩小少年的樣子,來林家做客的人見了都贊不絕口。
這日一早,林小文練武場做完功課后回院用飯,完畢,照常在院子里的竹搖椅上看書。
春日的暖陽透過藤架斑斑點點灑在她的身上,象一幅美好的畫卷,讓人不忍驚了這里的靜謐。
此時,讓她看的津津有味的是去年在藏書樓偶得一本薄薄的破舊沒名的草藥書,當時無意中碰到地上,隨意翻了翻,竟然如獲至寶。
不知道哪位江湖人士寫的易容方面的書,書里畫有草藥的形狀,并備注藥材名和功效,還有36種藥材組合配方,能配出不同年齡,持久度不一樣的易容膏。
這本書最難得的是,里面所需的藥材都是普通藥材,只要按照不同的比例搭配在一起,就能產生神奇的效果。
她悄悄帶回院子,每日看的如癡如醉。私下還和小月小紅彩霞一起調配做試驗。
學調易容膏就少不了藥材,哪種藥材對皮膚有什么作用。
哪種藥材能保持幾個時辰不掉,哪種藥材不能碰水,林小文邊學習邊試驗。
找草藥也不難,自家鋪子就有。
林府外面經營者幾個鋪子,有賣布料的、賣香料的,家里的進項主要依靠這幾個鋪子。
林夫人雖然性子軟,但林夫人娘家李家卻是當地有名的富戶。
李老太爺,也就是林夫人的爹爹,當年從一個小小的挑擔賣貨郎,短短十年的時間就迅速成為當地的富戶,靠的就是腦子靈活,經商有道,而且重義守信。
當年,林老太爺就是看中了他的品性,加上李老太爺的獨生女李秀琴相貌出眾,溫婉賢惠,才親自托媒人上門提親的。
林夫人的陪嫁除了相當豐厚的銀錢,還有跟著李老太爺一起奮斗過的忠仆家奴。
按現在的說法是,如果僅靠林老爺那點工資養不了全家的,還得靠媳婦。
但林老爺卻是早看上了李秀琴的樣貌品性,年少情真,還真沒往錢方面想。
李秀琴進門后,夫妻恩愛。林老爺也堅決不納妾,方圓幾十里,誰不羨慕林夫人找了個好夫婿。
李老太爺更是對姑爺一家疼愛有加。
林家的中藥鋪子叫“頤堂”,在玫城郡縣城的商業街中心位置,鋪面不大,但生意還很不錯。
得了易容書的一年里,林小文不知道多少次打發小紅小月去鋪子拿藥,她們早和黃掌柜混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