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依然還在淅淅瀝瀝的下,這個世界的氣候似乎格外簡單,根據鐵蛋叔的說法,這個雨水能夠不眠不休的下個快一個月,現在離結束還有一段時間。
雨水碰到中關村上空靈氣屏障上一點聲音都沒有留下就順著屏障的弧度和其他雨滴合流一起落在了村外。
小廣場上四堆篝火安靜燃燒,偶爾有木頭被燒的爆響聲,但是沒人在意,現場的人已經被羅時的聲音吸引了全部注意。
一部小說能夠千百年傳誦往往也不可能只有一個優點,譬如羅時對當時看封神演義時候的姜子牙婚后生活印象深刻。
話說姜子牙被自己的故人幫襯著結婚之后總還是要一些營生度日,結果呢?
編笊籬挑去朝歌城賣,結果一個都沒有賣掉,回去夫妻就拌了個嘴。
第二回磨了面挑去朝歌賣,遇上兵馬沖撞然后一陣大風,一旦面那是一點都沒剩下。為了便于理解,羅時將這里的面粉替換成了薯粉。
第三回替故人去營生酒肆,然后一整天一個客人都沒。
第四回走馬販羊,又碰上紂王新法令出臺禁止宰殺牲畜,手頭的牲畜被直接沒收,又是血本無歸。
最終這一對加起來都有一百五十歲的新婚夫妻大打出手,姜子牙的胡子都被揪掉了幾根。
幾回下來連中關村眾人都有點同情這個元始天尊的徒弟了,這一回故事聽起來的確實挺過癮,他們中關村一眾可以說完全與世隔絕的人聽起來外界有這樣的大城,有這樣精彩的世界,還有多種多樣的生活,聽的都有些癡了。
可是同樣的,姜子牙這生活莫說其他,連中關村眾人日子過得也沒這么差的吧?
九丫就晃著鐵蛋大叔的肩膀道:“父親,你出去打獵有這么倒霉過么?”
鐵蛋無言以對,這種倒霉的運氣只要有一次,進棱角森林里基本上就不可能活著回來吧?
一群成年人更有感觸的則是姜子牙和老婆拌嘴的這個情節,對他們來說這個元始天尊之徒更加貼近生活了。
看,即使是一方大佬的徒弟,即使是傳說中的應劫之人,不還是得和自己的老婆吵架拌嘴?
劇情繼續平穩推進,當聽到姜子牙終于靠著自己再昆侖山上所學有了一個安身立命的算命館,一眾人也是暗暗替姜子牙高興。
誰曾想這名聲傳到了紂王耳里,最終導致姜子牙不得不亡命遁逃去西岐,這個一開始以為的好運最終還是成了一樁禍事。不過這個亡命奔逃也導致了他成功遇到了西岐的天命之主,這個情節自然就是最著名的“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故事了。
在這過程中,聽到紂王挖了自己下屬的眼珠并曝尸樓下,結果被道德真君喚來的黃巾力士救走并且用仙丹救活,聽的狗剩眼中異彩連連。
活死人,肉白骨,補殘缺!確認過的眼神,這就是師父說過的仙人手段!
小豆子等人則是更喜歡姜子牙救助難民時候用的土遁手段,一息之間遁去四五百里,雖然一群小屁孩連四五百里有多遠都沒個概念,但是他們覺得這就是他們喜歡的仙術,還在那里聒噪著“我也想學土遁!”
羅時也懶得理會,心里則是撇撇嘴:你想學土遁?我更想學呢!
意料之中,姜太公用直鉤釣魚的手段并沒有讓中關村眾人有多大感觸,充其量就是如飛石一般覺得這個人有好生之德,全場唯一有所感悟的大概也只有狗剩了。
他聽得姜子牙說的“名雖垂釣,意不在魚;守青云而得路,撥陰翳而騰霄,豈可曲中而取魚乎!吾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心中有所感悟,只覺得姜子牙說的這個“直”和“曲”還有更深處的含義,只是自己現在聽不明白。
聽不明白不要緊,記在心里等師父出關可以問一問師父就好了,或者等自己思索幾日,要是實在無所得就問一問羅時道友吧,狗剩打定了主意。
接下來的情節就是姜子牙如愿成了西岐的丞相,引得一眾小屁孩再次歡呼,惹得羅時再次翻白眼:他算是看明白了,這群小屁孩未必是聽懂了,只是覺得好玩罷了。
好在故事到了這里這一回也就完結了,羅時甩甩袖子耳丟下了他早就想說的那一句: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然后也不管一群小孩子的“再來一回”的哀求,給狗剩遞了個眼神。
狗剩心領神會,指尖微微一動,覆蓋在中關村上空的屏障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緩緩縮小,羅時淡定的指指上空:“今天的講完了,要是被淋雨了莫要怪我。”說罷就往自己小屋的方向走,走了兩步轉身道:“狗剩道友,一事不煩二主,今天看道友興致不錯,來給我做個配音工作如何?”
在雨水的威脅下,一群人很快做鳥獸散,狗剩再次微微顫動一下手指,雨水到了兩個人回屋這段路就自動避開。
“道友上次說過一次,其實那次我就想問,配音工作是什么?”狗剩有點疑惑。
“就是把你的聲音錄入到游戲里。”羅時解釋了下:“因為極品靈石構造的游戲已經快要完工,現在就差配音了,嗯……這個工作狗剩道友可以簡單理解為,說一段固定的話就行。”
“如此……倒也不是不行。”兩個人并肩而行,狗剩回復道:“但不是沒有條件,我想問小道友兩個問題,希望能得到一個答案。”
羅時攤攤手:“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他做仙劍游戲現在最大的難題居然就是配音,打擊聲音之類還好,劇情里的對話必然是需要人來配的,羅時在努力之下已經盡力捏著嗓子配了趙靈兒、林月如的聲音,這也是因為他這副身體還是少年身體,聲音還沒到變聲期,捏著嗓子的假音婉轉清脆,自己都覺得好聽。
但是李逍遙終歸是個成年男子聲音,現在羅時聲音還不夠渾厚,所以來找狗剩幫忙了,至于回答狗剩的問題,那再簡單不過:他羅時就算不會說,難道還不會扯嗎?
狗剩點點頭,直接發問:
“你所說的三清,他們的實力有高下嗎?”
“如果認真計較的話。”羅時組織了下語言:“太上老君應該第一,元始通天大約在伯仲之間。”
“那太上老君有道文嗎?”
“有啊,名字叫《道德經》,我還會背,狗剩兄想聽嗎?”羅時臉上泛起一抹不懷好意的笑容。
狗剩連連擺手,思索了下繼續問道:
“小道友講的故事,真的發生過嗎?”
這個問題得到的是羅時大大的笑臉:
“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