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用過早飯,許勇帶著蔡琰,荀攸,典韋,唐耀幾人來到天牢。
天牢守將早已經得到消息,恭敬的將他們帶到了蔡邕的牢門前。
或許是因為皇甫嵩的關系,或許是因為蔡邕的名聲,他被單獨關押在一個牢房,牢房很干凈,甚至還有筆墨,蔡邕正在那里寫字。
見到幾人,先是有些驚訝,隨即對著蔡琰說道:“昭姬,你怎么來了?”
守將打開牢門,蔡琰撲了上去,抱住蔡邕,哭著說道:“父親,您受苦了……”
蔡邕感嘆的說道:“你啊,哭什么,父親哪里受苦?在這里,有吃有何,還能讀書寫字,不用受案牘之累,不知有多舒服呢?
先前為父還擔心,連累了你和你的祖母,現在看來,陛下對為父還算寬容,很好!”
蔡昭姬哭著道:“父親,哪里好了,若非許君侯,祖母和孩兒連同其他仆人,都會被打入大牢中……”
蔡琰沒有將老夫人昏倒的事說出,怕更增加父親的愧疚感。
蔡邕一愣,旋即輕輕推開蔡琰,對著許勇深深一拜:“多謝君侯抱住蔡邕老母和幼女,蔡邕感激不盡!”
許勇連忙扶起蔡邕:“中郎不必如此,小子許勇,久慕中郎之名,曾多次去圉縣拜訪,可惜一直無緣得見中郎,一直引以為憾。
不曾想,終于見到中郎時,卻害中郎身陷囹圄,實在讓小子汗顏!豈敢當得中郎一拜?”
蔡邕搖頭說道:“天作孽,猶可饒,自作孽,不可活,我與董太師,自取滅亡,非君侯之過也,君侯斬殺奸佞,有大功與朝廷,又救我老母幼女,大恩大德,蔡邕實難報答,區區一拜,君侯當得。”
許勇黯然,果然如老夫人所言,蔡邕一心求死,如何救之?
蔡琰亦聽出了父親的意思,忍不住淚如雨下,哀求道:“父親,您怎么忍心丟下祖母,大姐,和昭姬?
您若不在,祖母亦不想活,您難道忍心看著昭姬與姐姐孤苦伶仃,舉目無親嗎?”
蔡邕聞言,雙眼通紅:“昭姬,想想為父,少年得志,半生榮華,受先帝青睞,然而,卻又飄零半生,好不容易遇到了能用為父的人,結果,卻是個不忠不義之人。
然而,董卓不忠不義,為父亦不能負這知遇之恩,大殿之上,為父不愿上前保住董卓,但其死后,為父自當追隨,以全為父之忠義。
昭姬,你自幼跟著為父,為父一身所學,盡皆傳授于你,從此以后,你當堅強,擔起重任,照顧你的祖母,勿讓為父失望啊!”
“父親~”蔡琰悲傷的哀求。
可蔡邕似乎鐵石心腸,轉過身去,不看蔡琰,然而,他的臉上,卻是老淚縱橫。
許勇感覺自己受不了這種場面,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只是上前,輕輕的拍著蔡琰的肩膀。
蔡琰抬頭,神色復雜的看著許勇,眼中閃過一絲憤恨,但她心里明白,自己不應該恨許勇,只是,若非許勇,她的父親也不會落到這般地步,霎時,憤恨化作迷茫,不知道該說什么!
許勇看得很清楚,但卻也不知道該怎么安慰,他是知道歷史,不管殺死董卓的是誰,蔡邕都不會想要活下去。
或許,不只是為了報答董卓的知遇之恩,可能,他也知道,就是他不死,此生也不會再被重用,不能再一展所長,與其如此,不如一死,以全忠義。
蔡邕是名士,但他不是隱士,他心中充滿了抱負,想要一展所長,可惜,靈帝只看重了他的文學修養,書法詩賦,卻沒有理會他的治國之念。
而董卓雖然對蔡邕十分看重,亦常對蔡邕言聽計從,讓蔡邕的理念的到施展,但他荒淫無道,殘暴不仁的本質卻始終不是蔡邕心目中的明主。
這讓許勇想起了前世看過的隋唐演義電視劇,里面的王伯當和李密就是如此。
李密的作為讓秦瓊,程咬金等人離開瓦崗,但王伯當卻誓死相隨。
所以,許勇總不能跟蔡琰說,就算我不殺董卓,董卓也會被呂布殺死,你的父親也一樣會死,這樣的話吧。
眼看場面漸漸冷淡,荀攸突然說道:“蔡中郎固然求仁得仁,只是,荀攸敢問中郎,忠漢焉,忠董卓焉?”
蔡邕聞言,默不作聲。
荀攸淡然說道:“我知中郎忠漢,卻又感董卓知遇之恩,本來,若如此,中郎雖死,但世人亦不會多說什么,只嘆中郎忠義。
可惜,如今長安危在旦夕,董卓余孽隨時會攻打長安,彼時長安傾陷,陛下再度落入董卓余孽之手,到時候,想必那些人一定會為了中郎平反,想必,那時的中郎一定能含笑九泉吧!”
蔡邕驟然轉身:“你說什么?西涼軍要反攻長安?”
荀攸說道:“此時還沒有,可惜,陛下執意要將西涼一系斬盡殺絕,此舉必定會讓西涼軍拼死一搏,而長安兵微將寡,根本守不住,中郎在董卓麾下亦有一段時間了,對于那些西涼軍想必很清楚吧。”
蔡邕臉色突然一變,說道:“陛下此舉欠妥,董卓一死,西涼軍必定人心惶惶,只需緩緩圖之,不可逼迫太甚,否則,定為所害,君侯,你一定要讓陛下收回成命啊。”
許勇搖頭說道:“中郎,我與荀師兄都勸過陛下,甚至去找太后,可是,陛下一意孤行,司徒王允,司空張溫等人皆附和陛下的意思,如今,圣意已下,不可更改,我們實在無能為力!”
蔡邕急得團團轉,然后跺腳道:“不行,我必須要勸阻陛下,否則,長安危矣,陛下危矣!”
荀攸冷笑道:“中郎,你憑什么去勸說陛下?連斬殺董卓的君侯都不能勸陛下回心轉意,難道陛下還會聽你這個董卓心腹的話?”
蔡邕聞言一愣,頹然說道:“是啊,這該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荀攸說道:“這有何不好?量那西涼軍也不敢拿陛下怎么樣,不過,為了顯示他們的正統,他們一定會威逼陛下,承認董卓是大漢忠臣,君侯斬殺董卓乃是不義之舉,到時候,為董卓哭拜的中郎一定會被陛下追封為大忠臣,名流千古,可喜可賀!”
蔡邕怒道:“住口,老夫又豈稀罕這樣的忠名?董卓不忠不義,西涼軍殘害百姓,殘暴不仁,豈能掌控朝廷?若任由他們攻下長安,天下危矣!”
荀攸不屑道:“就憑他們?豈能讓天下陷入危機?最多也就禍害長安一帶罷了。”
蔡邕突然一把抓住許勇,說道:“君侯,西涼一系,牛輔不過庸人一個,之前只是仗著董卓的女婿身份,才有此威勢,此人不足掛齒。
但郭汜李傕兩人,頗有野心,又驍勇善戰,號稱西涼悍將,在軍中頗得人心。只要再將這兩人除去,則西涼軍必定變成一盤散沙,縱然人多勢眾,亦不能聚眾反攻,所以,老夫懇請君侯,斬殺兩人,救陛下于水火,君侯,老夫給你跪下了!”
蔡邕說著,屈膝便要跪下,許勇連忙扶住他,為難的說道:“中郎,不是許勇不愿意斬殺兩人,但實在不能啊。
刺殺一事,可一不可二,既然西涼一系都得知了董卓被刺殺,如何不防范,許勇縱然是霸王在世,也不可能孤身闖入大軍之內,斬殺兩員大將啊!”
荀攸說道:“中郎未免太異想天開,就算君侯真的能殺死郭汜李傕,又能將天下諸侯盡皆殺死?如今天下,那些諸侯莫不野心勃勃,皆欲推翻朝堂,君侯只身一人,又能殺幾個?
所以,我已經勸說君侯,返回濟陰,厲兵秣馬,方能掃清奸佞,重振朝綱。
只是,君侯一直深慕中郎之才華,欲請中郎一同前往濟陰,為天下百姓出力,只可惜,君侯一片赤誠之心,卻給了一個一心求死,自私自利之人,荀某深為君侯感到不值!
君侯,走吧,反正中郎求仁得仁,日后,在西涼軍的逼迫之下,甚至還能得到陛下追封,何其榮耀!”
“這~”許勇有些為難:“中郎,我師兄心直口快,若有得罪之處,還請中郎見諒。
許勇知道中郎一心求死,許勇沒有什么大道理,只是中郎,您或許忠義,但若就此死去,卻是不仁不孝。
許勇本感覺對不起中郎,欲將中郎救出,但臨行前,老夫人卻告知許勇,中郎是一心求死,許勇本來不信,但現在卻不得不信。
而老夫人亦不愿舍中郎而離開,也存死志。
中郎為人子而使母親求死,為人父而不教子女,只為全己之忠義,卻也當得上不仁不孝。
許勇該說的已經說完,若有冒犯之處,還請中郎勿怪!
昭姬,我們走吧!”
蔡琰看著父親,依依不舍。
許勇嘆道:“昭姬,我奉老夫人之命,要照顧你,以全你父親的忠義,你雖是女子,但自幼飽讀詩書,應該明白事理,走吧!”
蔡琰緊緊的拉著蔡邕的手,哀求道:“父親,跟昭姬回家吧,我們回圉縣,什么都不管好不好,不要留下昭姬孤零零得一個人,父親……”
蔡邕老淚縱橫,仰天長嘆:“君侯和荀侍郎的激將法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