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孟睡的很不踏實,做了個奇怪的夢。
在夢中,他騎上一只巨大的白鶴,穿越蟲洞,回到了幾百年后的家,在飯桌上聽老婆絮絮叨叨,然后騎著白鶴去上班,飛過城市上空,行人在馬路上拍視頻。
醒來時,陽光穿過窗戶破洞照進草屋,灑在臉上。
昨晚那位黑餅少年穿著件黝黑的破棉襖,站在自己身邊。
黑餅少年脖子上有幾個紅點,看樣子昨晚被虱子咬的不輕,他面對齊孟,鼻孔上掛著兩串晶瑩剔透的液體,就快就要滴到齊孟口中。
“你叫啥?”
齊孟連忙站起身,避開了從天而降的鼻涕。
“孟哥忘了?我王道成!”
王道成熱情洋溢,沒想到穿越到血汗工廠也會有小弟,興奮之余,齊孟連忙道:
“道成啊,你這名字很好聽,你看啊,你爹媽給你取名時候就想到了你要當道士,道成道成,你將來會成為道士的!”
王道成白他一眼:“孟哥,小豆子昨晚沒回來!”
小豆子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個,齊孟當然記不得了。
屋外吵吵嚷嚷,齊孟趕緊把破襖裙套在身上,跟著王道成出去了。
庵堂墻壁歪歪斜斜,屋頂蓋著厚厚的茅草,柴門上掛著個木牌子,寫著“子孫堂”三個大字。
子孫堂前站著群小孩,七嘴八舌討論小豆子失蹤的事情。
“怕是在山里讓狼叼走了!冬天山里沒吃食,狼都出來了!”
“他老娘住在老營街,跑回家去也有可能·····”
“下山要兩三個時辰,沿途有提點、道官盤查,走不了的!”
齊孟聽了一會兒,看來真的有狼,自己昨晚沒被狼吃掉也算是幸運。
環境如此險惡還讓上山砍柴,血汗工廠也特么太黑心了。
齊孟在心里默默祈禱這個小孩,祝他平安。
“孟哥,張道長帶咱們去龍頭崖采靈芝,趕緊吃東西,晚點就沒了!”
齊孟點點頭,昨天一番折騰,確實有些餓了。
“就是昨晚那個刀疤臉?”
王道成朝那邊望了眼,刀疤臉正在灶臺前忙碌,圍著個臟兮兮的圍裙,像是藝術家出身的大廚子。
“除了他,還會有誰?”
王道成盯著刀疤臉的眼神像在看張移動的大餅,嘴角流出兩行口水。
齊孟對采藥什么的并不感興趣,都是臟活兒累活兒,他現在只關心穿越到什么時候。
有明一朝,武當皆設有駐守太監,均州設有千戶所,常年香客云集,八大宮殿收下的香火錢不下百萬,當時有太岳(武當)山富甲天下的說法,武當香火錢被用來賑濟湖廣災民,各府縣入不敷出時,經常會找提督太監幫忙。
如果穿越到明末,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崇禎年間,李自成由河南進入荊襄,攻破均州城,擒殺大明最后一任武當提督太監,占據均州城一半面積的靜樂宮被一把火焚燒,一起被燒毀了的武當山下幾座道觀,武當道士被流賊裹挾,由湖廣敗退四川,僥幸逃出去的,被我大清剃成豬尾巴辮,成為滿洲主子的包衣奴才。
齊孟抬頭望向子孫堂,開始認真審視自己的悲慘命運。
子孫堂相當于古代的幼兒園,當然條件要比幼兒園差很多。
永樂皇帝大建武當,朝廷從各地征募得道高士,入住武當道觀庵堂。
當時,天下道士入武當,由于道觀庵堂眾多,一時之間,全國道士竟供不應求,不能滿足所需。
為解決這個問題,朝廷允許武當山收養均州附近孤苦孩童,選取聰慧之人,納為道童,教會他們法器丹藥之術,作為武當道眾的人才儲備。
當然,武當山附近一些富貴人家的孩子如果罹患重疾,醫治無效,也會寄養在道門,以修行保全性命。
這種子孫堂制度貫穿明、清,延續數百年,直到民國還有存在。
“都不要說話了!吃飯!吃完干活!”
庵堂前面升起裊裊炊煙,張道長扯著嗓子喊叫。
齊孟打量刀疤臉,見他劍眉星目,目光凌厲,手腳粗大,看樣子也不像什么養尊處優的道士。
看那條醒目刀疤,齊孟不由對此人身世產生了濃烈興趣。
聞到柴火燃燒的味道,肚子咕咕叫起來。
大家這時不再討論失蹤的小豆子,開始關注早餐問題。
滿滿一籮筐黑乎乎的“餅子”被擺在齊孟面前,刀疤道士瞪齊孟一眼,好像是怕他上來搶餅。
齊孟不屑的撇撇嘴,又不是什么網紅燒烤店,至于去搶?
“把被子蓋成黑色,把餅烤成黑色,這特么都是群什么人啊!”
身邊沖上來幾人,不由分說就要搶餅,齊孟眼疾手快,抓起一塊,吞進嘴里,苦味涌上來,半口餅被他吐了出來。
幾個蓬頭垢面的小孩愣愣的望向齊孟,像在打量怪物。
張道長掄起木棍沖過來:
“造孽啊!糟蹋糧食!窩窩頭不吃!!”
齊孟絲毫不顯愧疚,這特么是什么黑暗料理:
“大叔,今年是哪年,皇帝是朱元璋還是朱由檢?”
張道長撿起已經放下的木棍,劈頭就朝齊孟打來。
“太祖名諱是你亂叫的?!自己挨打就罷了,連累了師傅······”
齊孟躲開棍子,繼續叫道。
“大叔,今年是哪年?皇帝是朱由檢不!”
張道長臉上露出生無可戀表情。
“萬歷三十七年!”
“哪一年?!”
“萬歷三十七年!!“
萬歷三十七年啊,齊孟若有所思點點頭。
刀疤擔心齊孟又說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話,大喊一聲:
“齊大傻子,再敢胡說,把你丟下山喂狼!”
齊孟滿不在乎,背起竹簍跟在眾人后面,他有些精神恍惚。
萬歷三十五年,十年后,薩爾滸之戰爆發,明軍慘敗,杜松被殺,建奴在遼東崛起,之后不斷侵擾大明。二十多年后,多爾袞率八旗軍入主中原,明國滅亡。
齊孟嘆了口氣,抬頭望向前方。
“道長,到了沒?!”
道長也不搭理他,背著巨大的背簍,在神道上健步如飛,像只大猴子。
走了一會兒,青石板神道消失了,變成了土路,土路兩邊是深不見底的懸崖,齊孟不敢再喊道長,生怕跌落下去連尸體都找不到。
道長終于停下,他們來到一處懸崖前,這應該就是王道成所說的龍頭崖。
有人從背簍里取下繩子。繩子一端系在腰上,一端懸崖旁松樹上,沿著懸崖攀援而下,動作顯得很熟練,估計經常來這里采藥。
峭壁石頭滾落,墜入深淵,很久才聽到落地聲。
“快點!日頭升起來,露水沒了,靈芝就不好用了!”
張道士不耐煩望向齊孟。
齊孟鼓足勇氣,綁上繩子,毅然走向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