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太原城,古之晉陽,歷史名城,劉琨拒胡馬南下的地方,李淵起兵爭天下的起點,殘唐五代時期想當皇帝必須要得到的重地!它始建于趙氏,亦毀滅于趙氏。趙無恤從北方戎狄手里打下來,在遷都邯鄲前一直是趙氏的本據,見證三家分晉;高粱河車神攻打城池,又是火攻又是水淹,生生把一座戰略要塞、金城湯池夷為平地。
〔太原前臨臺駘澤,后倚懸甕山,堅而難拔。太宗遂命毀舊城,以杜尾大之患。〕
毀了晉陽城,外敵打來無險可守,耗錢糧耗人力新建太原城,宋太平興國七年,太原建城,由一座大城一座小城,三座關城組成。大城中的小城,位居城之西北,“周長”五里一百五十七步,幾乎占去大城半城之地,城名“子城”,攏共就十里,比晉陽城相差千里之遙!
而就這小城,金兵攻一次,王稟戰死,子城夷除;蒙兵再攻一次,城墻傾塌,關城盡毀,從未修繕。
一座破窗爛瓦城池,守軍不足一萬,于濟南軍團兩萬兩千步騎兵,加上濟州軍團兩千騎兵(余下幾萬部隊防備黃河南邊蒙軍),不夠看!不需要指揮官指揮若定,各營都虞侯齊上陣,兩萬四千人馬一日攻克太原,漢將投降,色目人投降,蒙古人的河東達魯花刺斬首,周元略掌控河東明珠。
留九尾龜公陶進領本部營兵守太原,大軍北上翻山越嶺克忻州、定襄,周元略以韓朋德率馬軍營為前驅,沿滹沱河水走,向代州前進。
路途,時瑁打馬上前搭訕:“俺們攻略一路告捷,所過城池望風而逃,都督怎么悶悶不樂呀?”
周元略濃須輕飄,養氣很好,頸不撇說道:“爾等太過樂觀了,河東道古稱并州,大禹鑄九鼎之并州鼎。并州歷來南北相爭不斷,吾翻閱史籍,從南向北的要地分別是風陵渡——上黨——太原——雁門關,從北向南則是雁門關——古云中——離石——井陘——上黨,南北爭奪關鍵在上黨,在雁門關!雁門關一日不得,吾心一日不安!”
“蒙韃一觸而潰,要是拼勁死力守雁門關,不用太多,依關隘守上一兩月,吾軍便大大不利!”
時瑁不知是真蠢還是找話題聊,接著問道:“都督,河東幾萬兒郎在,兵將士氣如虹,怎么不利?”
周元略聽了,馬鞭在空中輕輕點了幾下,道:“這是居庸關,這是紫荊關,這是倒馬關,這是雁門關,這是榆關,五關在吾方一手,僅以營兵駐五關即可擋住蒙韃,南屯重兵守黃河可攻可守,河北、河東、山東的糧食就能年年長熟收割,士卒有足夠時間拿起武器訓練成軍,不消三五年河北、河東就能提供四五萬兵馬、十余萬大軍出征口糧。此外,君上動員的屯所兵便能解散回鄉搶收糧食,天越熱,現在快到八月了,路上起碼要用一個月。”
“反之,雁門關沒有在九月秋收前拿下,君上便無法解散太多屯所兵回鄉,還要在太原、忻州留下重兵,防著蒙韃子騎兵從雁門關南下,甚至離石還要布置重兵。一進一出,耽誤農事,俺們廝殺漢會如何?沒飯吃!”
時瑁聽完直嘬牙花子。
“都督,雁門關俺聽說過,那楊業楊大刀就守得雁門關,后來更是在雁門關外面的陳家峪戰死……咳~~俺是想說,當年遼軍不善攻城吧,要砲有砲,要糧有糧,兵比俺們多,可楊業憑一陣的人馬打退上萬遼軍的進攻,雁門關還不跟潼關似的等閑千八百人攔住十幾萬人馬…………”
“話不能這么說。”周元略收了警告眼神,笑道:“之前的時候,某家還住不其那會兒,君上給俺講過先秦時期函谷關,某問君上為何同樣一座關,秦能據關抵抗六國百萬大軍連攻,而魏韓卻不能據關抵擋秦進攻?君上答俺函谷關東邊來的軍卒打,地形限制,一次只能沖一千人;西邊來的軍卒打,能擺開砲,能幾千人沖,守關損失不比野戰少…………”
晃晃馬鞭,周元略得意道:“所以,守雁門關北邊不如南邊!”
時瑁聽得暈暈乎乎,只覺得濟南督說的有道理。
哦不,是齊候說的有道理。
談話間,一騎快馬從身后趕來。
“報!!都督!太原急報!!!”
周元略臉色大變,拿過軍報一覽,臉色再一大變。
從旁時瑁好奇周元略為何兩次大變。
“陶進來報,中護軍奉君上令,領營兵、屯所兵三萬,走井陘破娘子關,到太原了。”周元略淡淡說道。
“徽妹她回來了…………”
時瑁有些怪怪說道:“俺們已經打破了太原,河東就差一個代州,君上憑得這時候插一手干嘛?!”
周元略目不轉睛斜著他看,時瑁聲音越來越小,直到僅供自己聽到。
【灑家還沒死,帳下兵馬就不聽話了……河東是天下之重,北可控草原,西進關中如李淵,東出河北如石勒,南下中原如金兀術,要是依憑太原、上黨、河內經營,未嘗不能問鼎天…………】
一念之此,周元略不禁驚出滿身冷汗,趕緊把這個念頭丟進大腸里。
…………
兩萬兩千步騎兵走到雁門關下,抱有一鼓作氣攻下天下第一雁門關,可親眼所見之后,齊軍將士心涼了半截多加個肺。
彎彎折折上山路,一陣步兵并行都擠的慌,兩萬兩千步騎兵合帶輜重糧草,能拉成一條長壽面!兩側山上不用埋伏弓箭手,放點民夫往下丟石頭,齊軍十亭能折去八亭!
周元略信楊業老將軍用五百士兵擋住數萬遼軍攻關了。
“直娘賊~~天殺才~~此等雄關能被胡虜打破奪去,宋庭兵將都是什么玩意兒!?五千頭豬都能守住關隘,居然丟了。”
“呵呵~~呵呵呵呵~~~~”
周元略氣笑道:“戳鳥斯趙官家,灑家日爾先人!!!!”
“在座都是咱大齊的能征善戰虎將,那么……哪位將領去打頭陣?”
十二員戰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很友善把名額讓給同僚。
周元略再道:“弟兄們,拿下雁門關,君上勢必站穩山東、河北、河東,稱王……反正誰打下雁門關,灑家去求君上封他為雁門伯!誰去?!”
“俺試試吧!”柳秉應承下來,喝下壯行酒,帶著麾下兩千號人視死如歸并小心翼翼摸上去,約莫過半柱香時間,柳秉派人來求援。
周元略咬口舌頭!
“臥槽?!柳秉攻上去了?!!”
還是要感謝鐵木真和窩闊臺,雁門關太重要了,掌握河東之后,怕有伙反抗軍占雁門關一卡脖子,故而把雄關拆到是個智障雜碎都能輕易打進去占領。〔雁門伯〕幸運大獎砸到柳秉頭上,追悔莫及同僚們吃味兒呀吃味兒…………
周元略高興,作為周家人,雁門關拿下,一顆跳動不安的心終于能放進鹵煮里了。
——————————————————
日常三求,日常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