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術赤家的、察合臺家的、窩闊臺家的、拖雷家的就夠亂了,鐵木哥斡赤斤這個叔叔輩的也來湊熱鬧……蒙韃西征主力要是回來了,塞北能殺的血海里撿骨頭!”
等周蕊徽感慨完,宇文路博興奮言道:“君上,此刻正是個好機會啊!”
周蕊徽不置可否,讓他說下去。
宇文路博在沙盤和地圖上比劃道:“大齊營兵、屯所兵數十萬,大軍兵分四路,一路出鴨江據遼東、遼西,一路控河,一路占太行山徑,一路把關。若能實現計劃,則燕山以南之幽、涿、易、定諸州為君上所有,再進河東,南取河內奪蒲坂津,北攻代州取雁門關,河北大地便在主公掌中!”
看著宇文路博給自己畫的大餅餅,周蕊徽內心好生激動,如果能一舉收復燕云內七州,把守住居庸關、紫荊關、雁門關三關,任你蒙古騎兵吊炸天,也躍不過三座天險,再拿下潼關、武關,困住關中蒙軍,先南后北,二十年中國可定!十年休養,厲兵秣馬,舉中國之力,收復西北,出塞大漠爭雄,就算不能一戰開萬世之太平,兩國無非走一遍漢匈老路。我戶口減半,你滾到歐洲!
“召集將軍們……丞相、大司馬也叫上……大鴻臚也叫上,共議大事!”
——————————
“諸君,今有密報,虜酋窩闊臺崩猝,蒙韃為爭汗位,宗室操戈。彼停尸不顧,束甲相攻,孤想趁亂取居庸、紫荊、雁門三關,北守三關,光復河北各州各縣,諸君意下如何?”
書房中,齊國文武重臣在擁擠的區域里聆聽著上首齊候的訓話。
話音剛落,已經看完事情始末原委的領軍將軍杜瓊明一個健步出列,面上掛滿喜色的說道:“君上,這是天賜良機啊!大齊三軍苦訓多時,便在此刻!沒有蒙韃馬軍騷擾,諒董文柄、張柔等部兵馬,口溫不花一部馬軍,都不在話下,兒郎們不怵他!”
杜瓊明說完,中領軍慕容紹云神采奕奕附和道:“君上,三千營現有馬軍將校兵丁兩萬余,蒙韃主力回塞北爭位,中原只有口溫不花馬軍兩萬騎,兼一些雜胡馬軍萬騎,這仗要打,俺們馬軍不怕了,廝殺不會輸!”
他倆人的回答周蕊徽不置可否,問向郭蝦蟆道:“中護軍的意見呢?”
嚴實逝世后,新任中護軍一職點了郭蝦蟆的將。一來郭蝦蟆戰功卓著,周蕊徽還吃奶的時候郭蝦蟆便從戎殺敵,一二十年仗活下來經驗豐富,且他是除姓周武將里最老的;二來郭蝦蟆是西北人,不是山東人,考慮到軍隊里山東籍的成分太嚴重,淮籍太少呈現同化趨勢,單一化不利于軍隊掌控,剛好用西北籍往里面攪拌攪拌。非但要有西北籍,將來收復了河北,打下了兩淮,更會廣募河北、兩淮壯士從軍,遏制軍隊的單一化。
郭蝦蟆認真思考,回復道:“君上,蒙韃馬軍遇強則散,遇弱則聚,忽東忽西,難抓尾跡,欲想全殲需耗很長時日。是故君上要打,須快速占據三關,三關在手,有七成勝算;若三關不在手,勝算超不過五成。”
周蕊徽頷首道:“一場賭博呀…………”
“如果分一支兵馬走海路,在清州、中都一帶登陸,急驅奪關,大軍向北進兵,里應外合否?”
“那奪關兵馬就成了孤軍,稍有閃失,是全軍覆沒之危!”宇文路博不同意周蕊徽的冒險計劃。
苗嚴輔也不同意這個冒險計劃。
“君上,從清州到居庸關,到紫荊關,小一千里的路程,地勢平坦,幽州、保州(保定)、定州、真定、河間幾座大城少則千騎馬軍、多則數千騎馬軍,我軍步卒暴露于野,怎么奪關?”
苗嚴輔繼續說了下去:“而今南有強敵虎視眈眈,中原有蒙韃主力偎聚,君上率主力北征遠離山東,強敵聯合兩面來攻,基業難存。”
“君上當真要北伐,臣建議攻至白溝河——拒馬河一線,先復宋之舊界,再看時局變幻。山東有險救山東,山東無險再北上收取三關,光復山南七州。但鴨江一路不要動了,遼東地利不在我,鎮朝將軍一出鴨江,步軍野戰廝殺孰難取勝。鴨江大軍若有失,蒙韃帶勢陳江,恐高麗反復,背棄君上。”
周蕊徽尚未表態,宇文路博就反駁道:“大司馬說的是有些道理,可如果沒有鴨江兵馬牽制遼東蒙韃,即便鐵木哥斡赤斤、別勒古臺二酋不來,單史天澤兵馬五六萬人入榆關支援河北蒙韃,為之奈何?而且打大戰,鴨江幾萬將士只在守土,不參與,將士有怨氣,大司馬不覺是在縛了一只手嗎?”
兩人爭吵時刻,洪世賢突然說道:“何不調倭州兵馬守鴨江,警示高麗;鴨江兵馬過江牽制遼東蒙韃,亦或水軍掩護搶占榆關,分兵奪居庸關、紫荊關,三千營疾馳到幽州匯合鴨江兵馬,會攻幽州…………”
周蕊徽發問:“邵云,三日疾馳,千里奔襲,三千營能做到嗎?”
慕容紹云臉帶臊色搖頭:“稟君上,三千營現在還做不到。”
“……”
“……”
“這…………”
周蕊徽也開始有些語噎了,難道沒有一條能一口把河北各州吞下的計劃么?不過這個反對便是那個反對!
忽然,周蕊徽無意識的瞥到文官里另一重臣——丞相劉玄增老僧入定般靜坐在席上,看他老眼瞇地程度,十個猜測里有九個是在睡覺!
“丞相,昨夜沒有睡好嚒?”
劉玄增迷迷瞪瞪睜開眼,第一眼反射進大腦中的影像是周蕊徽關切、關愛的〔慈祥〕眼神。
“老臣昨夜書看的晚,是有些乏。”
“孤想趁蒙韃內亂收復河北,丞相之意如何?”
“噢~~~這是個大事情呀……嗯~~老臣糊涂,不知道君上是有確定蒙韃真亂起來了嗎?”
“啊!這~~~”
劉玄增點題一句話,在周蕊徽腦海里宛如撥開云霧見天明!
問題的核心是蒙古人自己打起來了,引發的后果才是周蕊徽趁機強點東西回來。而蒙古宗室們沒有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對峙或者談判,正在和平解決,周蕊徽這種時候急哄哄點兵去打,不就狗帶掉了。
公孫二袁合力抗曹,郭奉孝遺計定遼東。
三國演義白看了!
————————————————
ps:求推薦,求收藏,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