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國求援,周蕊徽是一定救的!
高麗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使它絕不能置身事外,尤其是在這個有周蕊徽的世界里,高麗絕不能倒向蒙古人!
漢家軍隊對上北方游牧帝國軍隊,單說能穩贏的一個兵種,那就是海軍無疑了。周家軍原有積累船只,后從宋朝購買、繳獲的船只,還有膠州節度使、登州節度使、威海軍節度使三家靠海自備海船的水軍,山東水軍加在一塊兒,大小戰船論千,水兵過萬板上釘釘!這種規模的海軍力量,不能穩贏高麗水軍、扶桑水軍,還打不贏蒙古人的那點海軍?把他蒙古帝國海軍司令打的片板不能下海!
周家軍對蒙古帝國有海面上的優勢,這種優勢運用到戰略上,就是周家軍主力可以在幾天或者十天之內,做到從山東部署到高麗,從高麗部署到山東,兩個戰場的快速機動轉移!
如果能有高麗的人力物力支持,山東壓迫的民生能緩一口氣,周家軍對蒙作戰,能處于一個更加有利的態勢!
地形上,山東這里一馬平川,蒙古騎兵優勢能最大化,周家軍將士想跟蒙古騎兵打,只能牽一發而動全身,進行大兵團主力決戰。
而高麗就不同了,高麗是丘陵山地地形,平原雜碎,北邊還有白頭山(長白山)脈,利于步軍作戰、馬步軍打配合戰,也有很多處地方,易于設伏,比如萬歷朝鮮之役中的碧蹄館之戰,日軍伏擊李如松,使得明朝聯軍攻勢生生遏停,地形加成何止一個點!
同樣,守山東,周蕊徽要防三個方向的進攻,除了南面還好,北面西面幾無險可依,兵力被牽制太多。
守高麗?下游守鴨綠江一線,上游守白頭山脈,海軍穩住海面,很簡單就能易守難攻,且國內有鐵有煤,有糧有魚,地形上比山東強太多了。
再說兵力上,中原這邊,大軍云集,宋蒙盡可能的在克制,蒙方的蒙色目漢兵將們屯下不少,漢將里張柔、史天澤在,關中地區還有汪世顯汪家,濟北地區斡陳的蒙古色目軍與董文柄漢軍沒有離開……單指中原地區的蒙古軍隊,保守估計在二三十萬以上,如果中原有危,部署在關中地區的蒙古軍隨時能快速過潼關、洛陽盆地,支援中原戰場。
反觀高麗方面,蒙古軍攻滅東真國,整個內外東北加上蒙古人核心地區的呼倫貝爾,能有十萬不解甲的常備軍?即便有N多民兵組織,壓力要比山東輕了不少。
再者說,在高麗作戰,周蕊徽敢把蒙古騎兵放進來打,霍霍的不是自家百姓;在山東,周蕊徽只有御敵于國門之外,不敢讓蒙古軍過濟水、過黃河。
總的來說,高麗必得!
至于濟州島,一是用來養馬,二是為進攻扶桑國準備的踏板。
高麗使團成員一個不落放歸回國,周家軍開始敲定入高麗人員名單。按周蕊徽想法,本次出征,三大營出一營馬軍四營步軍,共一萬人;登萊軍團一萬步軍全數出動;隸屬的膠州節度使、萊陽節度使、威海軍節度使、棲霞軍節度使、登州節度使各出一營兩千步軍,編入入高麗序列中。
暫時敲定是馬步軍三萬,周家水軍五千余人,隨之開始做戰爭準備。
數日后,周蕊徽在府中與崔靈蘭較量武藝,有女兵來報:有故人求見。然后遞上玉佩。
沈三娘來了,命人請上廳,備好茶水點心,沈三娘健美身材伴隨一股海鮮味,大步而來。
“民女沈蕓,參見齊候!”
“三娘不必多禮,快快入座。”
周蕊徽如和老朋友敘舊般道:“吾本以為三娘需要月余周轉,才有空閑來益都想見,不想旬日之后三娘便到,三娘真是疾如烈風呀!盡管住在府上,吾時間不多,有靈蘭陪三娘好生玩樂。”
“是啊,沈姐姐,俺們自從認識,還沒有在一塊兒好好玩耍過呢,多留些日子,小妹陪姐姐逛便山東。”崔靈蘭笑瞇瞇從旁搭腔道。
“謝齊候好意,俺是沒有時間游玩了。”沈蕓說道:“實不相瞞,這次來益都,實乃受家父之命,向齊候請降。家父愿率船只八十艘,及大小頭目、嘍啰一千七百八十人,歸降齊候,俺便是家父派來的人質,祈請齊候收留。”
說罷,沈蕓單膝一跪。
周蕊徽正一愣,崔靈蘭在旁已驚訝萬分。
“什么!?沈姐姐汝沒有開玩笑吧!俺記得伯伯他麾下有大小船只七八百,嘍啰幾千上萬,怎么就八十艘船,千余嘍啰了?”
沈蕓慘笑道:“都怪俺們大意了,那倭國官吏招安俺們,說要把五島劃給俺們,俺們信了。爹爹傾巢而出,弟兄們一到五島,就被倭國水軍伏擊了,倭人以火船沖俺船隊,把弟兄們沖散了,倭人四面包圍過來,弟兄們死傷無數,爹爹和俺經血戰,才有兩千余弟兄逃得一條命在。回到島上,再被高麗水軍追擊,又折了幾百弟兄,已無家可歸。”
“爹爹現正在登州北鴕基島上避難,懇求齊候相救!”
“靈蘭,先把三娘扶起來。”
周蕊徽問道:“吾有疑問,三娘能解惑否?”
“齊候盡管問,民女知無不言。”
“汝等實力,起初為何不取濟州島,不取五島、平戶島,干于坐等招安呢?”
沈蕓答道:“齊候,非是俺們不打,實則打不過呀。倭國水軍當面鑼對面鼓尚能有一戰之力,若對陣高麗水軍,必當慘敗!至于濟州島……就是耽羅吧,島上有近萬的官軍駐扎,弟兄們不識陸戰,上島廝殺,以卵擊石!”
“行,吾授予汝父軍職,即日起便是吾山東的水軍將士!”
考慮到沈彤的才能,日后肯定需要熟悉水紋的將領,周蕊徽大膽決定,收降招安。
沈蕓拜謝周蕊徽恩德,此后就留在候府,任命為牙門將,與崔靈蘭搭伙兒,統帥女兵們不提。
——————————————————
ps: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